一蓑烟雨任平生:乐天派苏东坡记事

星期五言: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三次被贬偏远之地,他的人生理想几乎都被奸佞小人所摧毁,可是苏东坡依然能乐观,豁达。这其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起追忆这位千年之前“乐天派”的执着人生。

文:大土豆

编辑:栗南瓜

图片:网络

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初一,苏东坡和长子苏迈离开京都开封,启程前往幽居的黄州。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他,可以说九死一生: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经历——朝中那些奸佞小人从他的诗歌中千方百计要找到“反动”的隐喻,要置他于死地,好在皇上喜欢苏东坡,并且被苏东坡的才气所吸引,因为爱惜苏东坡的诗才,以至于信任这位豁达的诗人。所以,无论那些小人多么猖獗,苏东坡在皇上的关照下,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他的仕途却没有那么幸运,朝廷发出圣谕,将苏东坡贬往黄州。
到了黄州之后,因为整个官场情势所迫,他开始选择做一个逍遥的隐士,一个用双手侍奉大地的农夫。他自酿粮食酒,常常大醉在田野。他和周围农夫做朋友,向他们请教种植的诀窍。他和朋友偶尔泛舟游山玩水,沉醉不知归路……
到了1802年,苏东坡在生活状态上,俨然是一个“农夫”了。3月7日这天,他和朋友出游,忽然天降大雨,向来豁达的苏东坡毫不在意,穿着农夫的鞋子,披着蓑笠,吟出了这千古绝唱的好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这首词的豪迈之处在于一个词“豁达”。他的一生十分曲折,官场仕途一直坎坷。曾数次被贬往外地,最后一次在蛮野的海南岛,宋朝时期黄州还是未开发的地方,在海南很少人能够与他聊诗歌……那些奸佞小人就希望苏东坡活得凄惨,活得悲痛。可是谁知,无论把他贬到何处,苏东坡性格中乐天的因子,豁达的世界观都让他能够让他苦中作乐……

一、一个快乐的农夫: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黄州是一个在长江边上的贫困小镇,大约在汉口六十里的位置。由于当时俸禄减少,东坡又不善于理财,所以一大家子的花销,是他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他的两个小儿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不能因为穷困而影响了儿女们的发展。当时朝廷其实把他贬到黄州,其实是拘留他在黄州,当地官员要对他严加看管。
幸好,东坡的才气让很多人欣赏。当地太守知道他的一家子人来到这里将居无定所,就让他们暂时住在了林皋亭。
这里的风景算不得极美,和杭州比起来算得上很普通了。可是苏东坡有一双诗人的眼睛。他居住在此地,每次饮酒饭饱,便倚在茶几上,看着白云飘过,清江东流,森林雾霭,就觉得这是大自然给予他的莫大的恩惠。
后来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说到在此地居住的感受: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
有了一个安居之所,也并未解决苏东坡的贫困境况。为了缓解一大家子吃饭问题,他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农夫了。东坡曾经在官场沉浮的时候,想放弃一切做一个农夫,可是始终未能如愿。朝廷总是把他从此地调往彼地,疲于奔命。如今在这样的生活情势所迫下,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农夫了。
东坡的农场在黄州东边,占地10亩。他还在此地建造了三间房子,可以俯瞰下面的茅亭,亭下面是著名的雪堂。这农舍中,墙壁都是诗人自己油漆的,还在上面绘画。
农舍的后面是远景亭,可以俯瞰乡村风景。他西边的邻居是一位古姓的邻居,这位邻居种了一片竹子,竹子长得粗大,人在里面行走,感觉到了幽闭。东坡常常在里面像个儿童一样穿行,找一些平滑的竹子,让妻子做鞋子使用。
苏东坡用双手为全家建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农舍,之后他希望全家生活更加便利,农田灌溉更加便捷,就要亲手建造一个水坝,建造一个鱼塘。他从邻居那里借走树苗,从家乡托人带来菜种,向左邻右舍打听种植的秘诀……
一阵忙碌不久,孩子们高兴地告诉他,他们的井出水了,他们的稻谷发芽了,他们的蔬菜成熟了……看着漫山遍野的瓜果蔬菜,东坡感到一种满足。曾经在官场上,他都是用俸禄养活全家,如今全家人一起用双手培育出五谷,才知其中的喜悦和那种满足感多么的难得。
东坡在乡下有很多朋友,有酿酒的,有药师,有大夫,也有农夫和大嗓门的婆娘。大家喜爱和这位大诗人话家常,太守也经常去东坡的农舍拜访他,大家一起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
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东坡还发明了很多菜肴。比如“东坡肉”。当时在黄州猪肉特别便宜,很多人不愿意吃猪肉,东坡发明了一种吃的方法,就是很少水烧开后,放酱油,小火慢炖。另外还有鲫鱼的做法,东坡蔬菜汤的做法等等,东坡做农夫的时候,俨然也就地取材,发明了许多美味的农家小菜。
当然,农夫靠天吃饭,并不是一切都如意的。有一段时间,久旱不雨,等了好久下了一场大雨,东坡开心的模样和其它农夫无异了,他写诗抒发道: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怳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这首诗歌便是东坡享受田园生活的写照。他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像陶渊明笔下的那种田园生活。现在的他自给自足,衣食丰足,心满意足。虽然在黄州被拘禁,可是依然挡不住一个“乐天”的诗人那种享受自然馈赠的心。
二、一个发现幸福秘密的诗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黄州是一个偏僻、冷清、贫困的地方,可是苏东坡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却把在这里的生活过成了神仙般的日子。他对月亮的倾心,对美酒的迷醉,对长江的迷恋……一片云的掠过,都能让他开心许久。尽管在朝中不得志,可是他能很快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幸福是有秘密的,而苏东坡洞察了这种秘密。这位天才,用艺术的双眼发现了最普通之处的诗情。他贪婪地享受着生活,并在这段时间了写出了精美的作品《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
因为这里距离长江很近,东坡喜欢夜间饮酒并和朋友恣意畅游。有一次东坡在江上租了一条小舟,那晚夜色极美,一碟小菜,一盘牛肉,他一时兴起,唱了一首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样的豁达和自然,这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诗人在江河之上所写。忽然想到了庄子那句“驾一叶之扁舟,飘飘乎而不知其所止。”伟大的人在思想上是相通的,他们在自然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而不是在人世的蝇营狗苟上。
东坡这样的解脱自如的生活,让他们在精神上又有了一个提升。他以前的笔锋尖锐,抨击时政。而在黄州的阶段,则呈现一种柔软,一种宽容和诙谐,深刻而自如。
寄情山水,恣意汪洋,可能就是他让自己超脱的诀窍。那段时间,东坡的饮酒达旦传到了宫廷,很多人想着东坡现在是一个醉鬼了。有一段时间东坡还曾好多天不曾出农舍半步,朝廷有人传言他过世了,皇帝也担忧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就询问臣子,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悲从中来,叹道:“再难有此等人物。”于是拂袖离开桌子而去。后来才有人去打听,原来东坡数月闭门不出,才有了种种流言蜚语。
东坡热爱夜景,他和同乡道人杨世昌在仲夏之夜,一起畅游赤壁古战场。当时清风徐来,水面平静,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白雾笼罩着江面,感觉人在天上荡舟一般,这种逍遥之景象,让东坡拍手称快: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道人杨世昌擅长吹箫,此时跟随着东坡的唱诗,他开始吹箫。箫声悲凉,如慕如诉,连江河里的小鱼都感动流泪。东坡问朋友为何如此悲伤。朋友告诉他一千年以前,这里发生过赤壁水战,而这里便是古战场。这一场战争决定了三国的命运。
如今,他们两人在江面之上,无拘无束,一杯美酒在手,一轮圆月在天,天地浩然,人生就在瞬息之间,幻化虚无。不如趁着当下,乐享此时。两个人荡舟彻夜长谈,美酒已尽,便躺下睡觉,不知道东方太阳已经缓缓升起…
这或许就是大诗人苏东坡的悟道。他在黄州安静的田园生活中,在与大地最亲近的这段时期,他在“道”中找到了一种持久的宁静。东坡深知人的生命如蝼蚁,如风中的羽毛。很多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随风飘摇,可是什么是永恒的呢?如何做一个永远快乐的人?他在精神寻找一种“克己”的方式,让身心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共处,这样就能够安然享受瞬息万变的人生。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月下漫步者:青年苏东坡的迅速成长记

 庄子:道是无情却有情, 人我两忘无所伤

 如此晦涩抽象的一本书,竟然是鲁迅写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东坡与苏子由的千年兄弟情

这6部电影告诉你:团圆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