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凉夕《<丰乳肥臀>之个人解读》

在寻根文学兴起的20世纪80~90年代,很多作家都表现出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恋母倾向,因为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当前的道德沦丧就是传统文化的沦丧,所以主张回到古代传统中去寻找道德资粮,小说中的“我”(上官金童)是一个依恋母亲的“杂种”,长大十几岁的时候还摆脱不了母亲的母乳,这正是中国文化现状的缩影,当今中国文化排斥西方文化,外来文化,认为(男性)西方文化是对母亲的侵犯和亵渎,每当上官金童想起或者发现他的那些姐夫们拥有他姐姐们的乳房时,就会变得愤怒,占有欲即刻占满了他的五脏六腑,甚至连他的同胞姐姐(玉女)都排斥,每当玉女一靠近母亲的乳时,“我”就会哇哇大哭,这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想要单靠母乳(中国传统文化)长大,想要自力更生,但现实是,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快,中国这个婴儿越长越大,母亲稀薄的乳汁已经不能满足婴儿成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当今的中国文化处于一种不成熟或未成年的状态,反映在小说中就是上官家阴盛阳衰的状况,实际上莫言在小说中给当今的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出路:要想改变这种阴盛阳衰的状况,改变中国文化不成熟的处境,就必须引进外来因子(外来文化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杂交出有优势有个性的“杂种”。

上官金童实际就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杂种),上官鲁氏在之前连生七个女儿没有改变这种阴盛阳衰的状况下,与马洛亚牧师结合之后便生下了扭转这种局面的“男婴儿”。中国文化既需要传统文化母乳的哺育,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传统文化的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食量时,就要吸收外界的粮食,也就是外来文化,而不应当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从而形成“杂种”优势,改变阴盛阳衰的状况,中国文化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独立生活的资本和条件,使得中国文化的血液绵延不断。上官金童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怯懦和感性,正是当今我们的文化处于还不成熟或未成年状态的体现,尽管有五千年的历史,却像个老小孩。

莫言崇尚民间文化,经常站在民间视角上去构思一部作品,莫言本人也承认自己是一个乡土作家,莫言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关于乡土,我的理解并不仅仅是指农村,乡土应该是一个和童年紧密相连的概念,也就是说,你童年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乡土,上海也是乡土,北京也是乡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所有的作家都是乡土作家,对乡土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并不仅仅限于作家,这种依恋含义很丰富,其中有爱,也有恨。”莫言在其他作品中,例如《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对原始血性的赞同和欣赏溢于言表,而上官金童表现出来的怯懦,依赖,正是想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原始血性的退化,上官金童是整个民族原始生命力退化的缩影。

寻根文学不仅寻求物质上的“伪精神”,更要寻求精神的根,灵魂的根,从清朝末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广袤狂野的高密东北乡,这里的人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战乱纷杂的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培育了一代像沙月亮,司马库,余占鳌等这样的草莽英雄,他们骁勇善战,充满阳刚之气,但内心仍然幼稚的像个孩子,在这些草莽英雄的内心里,几乎都住着一个上官金童,渴望母亲的拥抱和安抚,崇尚不负责任的“自由”和解脱,他们的精神世界缺乏勇,缺乏智,缺乏反思的心力。经历了抗日战争,国民党执政,解放战争时期,高密东北乡由一片荒芜变成了繁华市镇,高密东北乡不再荒无人烟,但人们的精神世界仍然处于一种“荒原状态”,仍然缺乏勇,缺乏智,缺乏反思的心力。

莫言做到了一个寻根文学家所可能做到的极限,他是第一个敢于自我否定的寻根文学家,他向当代思想者提出了建立自己精神反思机制,真正长大成人,拥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任务。但他没有完成,甚至没有着手去完成这一任务。

作者简介

这次算是写了一篇文学评论,之前写的都是关乎个人的小情绪小惆怅,纵观历代的文学家都是心怀社会,能用自己手中的笔或揭露社会弊端或提出国家建设的意见,作为一所普通大学的中文系学生,我认为不能把个人情怀放之于社会国家之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贡献祖国的使命,我们都需要在感性的生活中添加理性的调味剂。《丰乳肥臀》这部小说历时一周把它看完,仅用自己拙劣的语言堆砌而成,各位有不同见解或补充,欢迎留言~我正在努力让你们看到另一个凉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