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的作用有多大,一线老师都清楚,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花拳绣腿

看一个视频,一个中国的特级教师到日本的小学做访问,发现日本所有的学校是没有教研活动的。不但日本没有,很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没有。

那他们是怎么教学的呢?很简单,国家配发有统一的教学设计、教具,老师们照着上课就行了。

他在日本不同的地区听了两节同样的课。一个在城市,一个乡村,但听完他发现,两所学校的老师教学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学生练习用的教具也一模一样。

这位专家特别奇怪,你们相隔这么远,难道在一起教研了吗?如果没有教研,为什么课程设计环节一模一样呢?后来问了日本人的老师,日本老师也很奇怪,什么叫教研?我们日本从来就没有。

大家之所以教学一样,是因为国家配发的教材完全一样,大家按照教材上课就是了。

后来专家才明白:日本所有的老师自己是不用设计教案的,国家配发有统一的教案(有顶级专家设计好的),全国任何地方的老师按照教案设计的环节一步步上课就是了,包括学生用的学具,每一节课的作业设计,国家都有统一的规定。

他们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均衡教育,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孩子们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模一样的。

也许是国情不同,我们的国家,到处都是教研,几乎每个老师每天都需要教研。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教研机构:各地有教研室,有进修学校,有督导组等等,这些教研的主要机构每年都会到各校听课指导教研。

除了这个,我们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教研活动:比如各种观摩课、每次考试后的分析会、每科一周一次的教研会等等。

教研能力是中国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

我们的各校为了比较每个老师的教研能力,还会专门让几个老师“同课异构”,既几个老师同时设计同一节课,比一比赛一赛谁设计的好上的好。

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热衷教研呢?实际原因很简单。

第一:为了评比比赛。

我们的教育上喜欢搞各种评比比赛,比如每年有优质课大赛,从县级一直到国家级都有;还有各种一师一优课;还有各种名师、骨干、学科带头人的评比等。

除了这个,还有各种荣誉的颁发等。这些都需要大家竞争获得,如果大家都一模一样,荣誉给谁呢?

当然了,日本学校人家也不评比的,更没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荣誉。

人家的老师只管好好上课就行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竞争!

第二:国家对教材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们国家可能因为地方太大,各地都不一样,所以全国的教材也不统一,更别说教案设计了。

市面上的教案设计也有很多,但每本几乎都不太一样。

我们的教育专家虽然很多,但各自的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所以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并不会专门为教材编写统一的教案设计。

我们特别强调老师的特色个性,越有新意越好。所以从来也不注重这方面。

至于均衡教育,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上考虑,我们更是想都没有想过。

第三:喜欢培养一批能力出众的专家名师。

我们的教育是一个筛选过程,对学生如此,对老师也是如此。

在很多人眼里,老师专业能力一定是有区别的,所以就设计了很多东西让老师们去体现自己的能力。

比如,各种优质课比赛;

比如,各种撰写课题;

比如,各种教案设计大赛;

比如,各种荣誉证书比较。

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荣誉越多,这个老师就越优秀。然后还出台了名师骨干的评选标准,有的地方还要扬言几年内打造多少个名师等等。

老师,一定有极优秀的,我们的教研有责任把这些最优秀的挑选出来!

第四:因为我们老师有职称。

外国学校没有教研,可能与人家没有职称也有关系。

我们有职称,职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体现老师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评职称需要优质课,需要课题,需要各种荣誉证书,不评比不竞争,怎么区别对待呢?怎么让一部分突出出来想评上高级呢?

日本没有职称,没有教研也正常!

我们的教研这些年成果显著,涌现了许多课改理念:什么翻转课堂,什么生命课堂,还有什么目标教学。几乎每隔两年,我们的专家就会推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至于大多数老师怎么上课,实际和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都是没有区别的。

也不能说外国的就是最好的,但我们的教研活动是不是太多了呢?究竟作用多大,实际一线老师都清楚,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花拳绣腿。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专家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教研到底怎么做对学生才更好?反思一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