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青春需要鼓励,但无需捧杀与跪舔——也谈后浪与前浪》
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很奇怪,比如一方面崇拜死去的天才,另一方面又仇视活着的天才,恨不得立刻就把他们掐死。所以我曾经揶揄:天才如果要交好运,就得早死。
同样,对年轻人,一边骂着“一代不如一代”,一边又开始跪舔,这种操作,也让我半天没看懂。
昨天,那个《后浪》,就那么义无反顾地刷屏了,刷的我一激灵,赶紧打开一个看了看。
看完了,感觉这个文案写得真不错,注意,我用的是“文案”这个词。可以与当年陈欧的那篇“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相媲美。
那篇说词是这样的:“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我记得当年不少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喜欢引用,当真是验证了“年少轻狂”这个词,不知今天,已经为人父母的他们,是不是还在骄傲地说着“我决定我的未来” “我有我的选择”,还是苦笑一声。
而我的知道的另一个事实是,陈欧的聚美优品已经难以为继了,可谓昙花一现,风光不再了。这个时代,真的不是你吆喝几声口号就能混下去的时代。
仔细看了看我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人,真正属于“后浪”的人没几个,反倒是如我这般年纪的“前浪”或者“伪后浪”在疯狂转发。与其说是为后浪们加油打气,我觉得倒不如改个名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因为这事现在看起来,后浪们似乎并不感冒,倒是把一众前浪们感动了,感动的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说白了,与其说是对后辈们的追捧与艳羡,倒真不如说是对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的不甘与祭奠。
前浪没有不羡慕后浪的,因为人人都想着年轻,都想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其实是句屁话,谁也不能永远年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永远年轻这件事本身就很可怕,因为这意味着你永远都不会成熟,永远都会处于被打压的阶段。那样,还真有可能“永远热泪盈眶”,只不过这种泪水肯定不是感动,而是委屈。
前浪说你们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我心中想,后浪们的心里一定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呵呵。我真心不知道他们有了什么选择的权利,真的。
稍微有点社会阅历的人就会明白,社会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了“选择权”。
无疑,时代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别说现在的“后浪”,就是我们这代人开始,也有了比前辈多得多的选择权,我们深感庆幸。
但是,我们也仍要看到,依然还有为数众多的年轻人,还游荡在“快手”上靠比谁更能吃面条、喝啤酒以及各种奇葩事来谋得关注。甚至昨晚我还看到了一个拿着大铁棒在磨针直播的人,我觉得袁隆平院士如果能够决定减产,那他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英明的,因为确实有太多的人吃饱了撑的。
同样,我们也仍然还有数百万农村孩子,并没有选择不做留守儿童的权利。根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69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我实在懒得挨字挨句的去批判里面的每句话。我并不否认里面有些积极的成分,然而,这就像鸡汤一样,偶尔喝点,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一直喝,就容易出问题。这也正如多年前流行打鸡血针的时候,据说打一针确实让人挺精神,不过我估计要是输入个400毫升鸡血,这个人只怕就要过去了。
对于青年人,对于青春,赞美一下,本无伤大雅,但无需追捧,更不要捧杀,甚而有了跪舔的嫌疑,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尴尬了。
我想说的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卓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的忧伤,同样,一代人也有一个代人的经历和使命。没有哪一个时代只有卓越没有忧伤,也没有哪一代青年只有奔涌没有彷徨。没有彷徨的青年不可能有呐喊,没有迷茫的青年不可能有青春。歌德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我说,谁的青春不迷茫?
没有迷茫的青春,果真就好吗?如果《后浪》里说的那样,什么“童年的时候就已经不惑”,我觉得这很可怕,也很反科学、反人类。
青春本来就应该有迷茫,正因为迷茫,我们才会在迷茫中寻找。青春就是寻找,在寻找中否定。青春就是否定,在否定中坚定。然后坚信自己的价值理性,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最终实现自己的蜕变。青春就应该伴随着蜕变的苦涩与阵痛,否则,还算是青春吗?
我们都曾经经历过青春,我们曾经是他们,他们终究是我们, 如果我们有同样的感慨,那么就不要装大尾巴前浪,捧杀年轻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给后浪多留一些资源,坚决不挡住后浪的道路,给后浪一点活路,允许后浪试错闯荡失败,不用自己戴着老花镜再加上手持放大镜的眼光评判后浪包括赞扬。批评不自由,赞扬没意义,跪舔更没面子。
鲁迅先生说得好,他们应该有他们的人生,是我们所未曾经历过的。老浪和前浪,最大的帮助就是早点退出沙滩,洗洗睡,这是对后浪最大的尊重和敬意。
当然了,说完了前浪们,我也想跟后浪们说几句,这种东西,看完了就看完了,笑一笑,该干嘛干嘛,不要浪,更不要浪里个浪……
最后,再啰嗦几句:
我并不反对在“五四青年节”时热烈的赞美青春,呼吁关爱青年,我只是觉得,在我们赞美或者贬低某一个人、某些事情时,不宜极端化、绝对化。多元多面的看待世界,比单一化、片面化地“压缩”世界,更值得鼓励和提倡。
尤其,在五四青年节这样的日子。尤其,是我们面对的一群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有时候,适当泼点凉水,比给他们打鸡血,似乎更好一些。
这是我为什么要在这一片赞美声中,坚持泼这瓢冷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