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地委】忆辽东沈抚本三角地区斗争(五)

1948年9月12日开始,我东北野战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到11月2日攻克沈阳,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三分区武装参加了这场战略决战。这支地方部队于10月30日解放了本溪,成为肖劲光司令员、肖华政委统率的第一兵团中的独立十四师,参加了解放沈阳之战。以后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六三师,作为主力部队进关参加了解放全国之战。

11月初,在哈尔滨参加了祝捷大会后,我随同东北行政委员会回到沈阳。东北行政委员会设在北陵原东北大学校址。东北大学是我的母校。自“九・一八”后我离开沈阳,到这次胜利归来,整整十八个年头。沈阳街头再也没有日本侵略军横行霸道,再也没有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百姓了。解放了的沈阳,红旗招展,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真是换了人间。

回顾自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局势的变化,回顾三分区两年多的战斗历程,我深刻体会到党中央为解放东北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深刻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作用。三分区在敌后斗争的全过程中,即便在四面被围最为艰苦的时期,始终保持了同上级党委的电讯联系,及时地得到辽东分局和省委的指示,使我们能够临危不惧,转危为安,心明眼亮,坚决斗争,直到胜利。三分区的各级党政军组织,各级领导同志,团结一心,行动一致,毫不动摇地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带动部队、干部和群众,突破敌人四面包围,抗击在兵力和装备上占优势的敌人,终于坚持下来,保持并巩固了根据地。党的领导,是我们所以能取得胜利的首要保证。

其次,我三分区的武装部队,在战争中显示了独立作战和各自为战的力量,各县区武装始终活跃于本乡本土,整个三份区处处都是战场,牵制了大量敌人,使敌人攻不胜攻,防不胜防。三分区的部队有时虽然分散各地孤军奋战,但实际上是相互支援,共同对敌的。特别值得提起的是,主力部队两次大回插,都是在我们处于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刻,沉重地打击了进犯的敌人,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增强了我们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如果没有主力部队,没有东北正面战场的胜利,没有相互之间的配合,我们的斗争坚持到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三,战争教育了群众,人民群众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援。在两年多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坚持敌后斗争的8个月里,敌人打进来,我们打出去;敌人占领过去,我们又夺了回来;几经拉锯,几经反复。国民党一来,就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为,地主还乡团,则借机反攻倒算,迫害贫苦农民。那些曾经盲目“想中央,盼中央”的人,经过“中央来了遭了殃,白天抓小鸡,晚上拉姑娘”的实际教育,很快地醒悟过来。群众痛骂国民党是“刮民党”、“遭殃军”、“二满洲”、“清草(剿)驴子”。相反,我们的部队一到就剿匪除奸、镇压地头蛇,实行土地改革,分粮分地,帮助农民翻身,因而,原来那些对我们抱观望态度,或担心我们走抗联老路的人,终于相信了我们的力量。广大群众在事实面前认清了敌友,判定了是非,坚定了支持我们的立场。在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送粮送油送盐,掩护干部和照顾伤病员。我们到了驻地,群众就封锁消息,使人成了瞎子、聋子,不知我们的去向,而人一有珠丝马迹,群众就主动为我们充当耳目,给我们送情报,有的甚至牺性在敌人的刀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三分区的斗争实践证明,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要想站住脚,就得有群众,有了群众就有了一切;没有群众或失去群众,就必定招致失败。“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千真万确的。

此外,从整个东北战场上看,我们有良好的国际条件。苏联红军自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一举消灭了日本关东军,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统治,使国民党失去了利用日本关东军阻挠我军进入东北的可能。我军到东北后,收缴了日军大量武器,使我军装备得以改善。辽东地区与朝鲜接壤,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军民给了我们各种方便和支持。这些事实,也是应该载入史册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