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的消防观
消防,狭义上指火灾防控,广义上可以指防止和消除众多的灾难,这个词组,来自日本,日本的消防原本就是指处置多种灾难事故的民防部队。
日本、韩国、朝鲜这些国家自古尊崇儒学,属于儒家文化圈,与中国本土有相近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什么?君主以德治国,官员匡扶正义,民众精忠报国。
“焚书坑儒”,当年,李斯的意图并没有得逞,而这种骚主意只让秦传了二世,这足以说明,儒学博大精深并得以影响至今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一直秉承着儒家思想的精髓:以人为本,仁义至上!
孔子汲取前人的思想,编著了六本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以此来教化民众。
《春秋》是一本史书,在这本18000字的史书中,记录了旱、洪、雪、雹、虫等灾害75次,其中火灾23次。
关于火灾的记录,用了几个不同的字,“灾、火、焚、爇(ruò)”。
怎么区分:一是,人火为火,天火为灾。二是,小火为火,大火为灾。三是乡火为火,城火为灾。“焚和爇”则专指战火和纵火。这种笔法,直到民国期间编修的《清史稿》一直沿用。
在记录的这些火灾中,怎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孔子家也着过火,当年他在鲁国任大法官(司寇)的时候,有人报告,家属院起火了,孔子急忙赶赴现场,到场一看,是他家马圈着了,当时火已被扑灭。孔子向救火的邻里施礼,然后问,有没有人受伤呀,那个年代可是人命不值钱,马命很值钱。
在《春秋》中记载的三次特大火灾中,郑国火灾扑灭后,郑国从国君到百姓哭了三天,国都内停止交易,向周边各诸侯报灾,争取外援,官员到现场核查,逐户登记受损灾民财产,烧毁房屋的灾民减免赋税,由官府出钱提供建筑材料,恢复家园。当时,发生大的火灾,宋、卫两国也是这样赈灾的。
而在鲁国的火灾中,记录季恒子到场后下令:救火的人如果受伤了,或者可能因为救火造成伤亡事故,马上撤下来,放弃灭火,因为财物受损可以重造,人要伤亡就无法弥补了。
郑国的火灾中,郑国的国相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近,别信鬼神”的人文思想。
鲁国的火灾中,官员各负其责,保护重点单位,重点单位是什么?宫室、国库、图书馆、武器库等涉及国家安危的场所,没提祭祀火神的事。
春秋时,灭火方法也与现今相近,打隔离带、拆除毗连建筑、覆盖冷却周围建筑,疏散人员和重要物资。
灭火力量主体是官府的公务人员和军队。
平时,要做好防火工作,这项工作主要由街道办事处负责。
春秋时的街道办事处是如何运作的?当时,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25户为一里,每里设里宰1人,城内主管里宰的人叫伯氏,防火灭火的措施由伯氏下达,各里宰抓落实。
这段文字,大家知道什么叫邻里和乡里乡亲词源的来历了吧。
伯氏,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说的大哥、老大,春秋时候叫大夫。
(说个题外话,便于理解:古人用伯、仲、叔、季来对兄弟排行,老百姓没名,就是姓加伯、仲、叔、季来称谓。汉高祖刘邦,其实真名叫刘季。史料记载刘邦在家排行老三,估计上面有一个叫刘叔的哥哥在他成名前就死掉了。所以他叫刘季,刘邦还有一个弟弟叫刘交,那是他爹跟小三生的,所以没在兄弟的排行中。)
为什么春秋各诸侯国要重视火灾。
因为春秋无义战,东周分封的大小诸侯国有181个,从平王东迁到春秋结束,各诸侯国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最终只剩下了12个诸侯国。
当时城郭内的住宅以草木为顶,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那种恢弘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则会火烧连营,周围的诸侯国也会趁火打劫。
《春秋》中记载,不组织救火和赈灾的陈国、许国因火灾而灭亡。
所以,国都如果发生特大火灾,很可能意味着亡国。制订完善的防火制度和救灾制度是必然的,那个时期,大国争霸,小国骑墙,都在国内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所以,也开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跃进的时期。
春秋时期,史料很少有居民火灾的记载,但在《左传》中记录了梁国一起火灾中救人的故事,说有一个叫梁姑姊的女人,家里着火了,弟弟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都在屋内没有出来,她冲进火屋,原本想先抱出侄子,但烟雾大,看不清,先救出了自己的孩子,此时,火势猛烈,无法入室,众人拉着她,不让她再次进入,这女人说,我怎么可以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让国人和家族笑话,于是,再次冲入火中,没出来,与侄子一起罹难。古代女子命贱,但名声,名誉很重要,所以,这段故事后来被汉代大儒刘向截取收录到《烈火传》中。梁姑姊,不是人名,是指梁国一个当爹男人的姐,子女对姑姑的称谓。
孔子自己也救过火,一次城外野火,快烧到城门了,鲁哀公率众大臣到场指挥灭火,但是一些百姓看林中烧出很多动物,就放下工具追赶受伤的动物。鲁哀公很着急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救火的不赏,追野兽的不罚,自然会造成这样结果,于是,下达军令,不救火的按纵火论处,火很快被扑灭,奖罚分明,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也体现在国君对百姓的保护上,鲁国当时就有规定,如果在其他国家发现流亡或因作战被掠走的鲁国人成为他人奴隶,可以用钱赎买回来,这笔钱由财政报销还可以领资金。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钱,从齐国赎回一个鲁国人,也不去领赏也不要赎金。当子贡向孔子炫耀自己的大义时,孔子说,你错了,这事要宣传出去,以后就不会有人为鲁国赎人了。因为索要赎金和奖金的人会被背上“不义”的骂名,出力不讨好的事,多数人不会干的呀!你这是断了鲁人回国的路。
儒家讲仁义,但仁义不是虚情假意。
孔子注释了《易经》,当然熟知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易》的三原则就是,简易、变易、不易。
解释一下,简易:简单的问题繁杂化就是愚蠢,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智慧。
变易,该变就变,随机应变,不再顽固就是识大局。
不易,永远不变的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底线。
我们今天,很多宣传,其实就是步入了“子贡赎人,不图名利”的思维怪圈,实不可取。
份内的事是责任不是大义。
什么是春秋笔法,随手翻开一本县志,首篇的“大事记”就是春秋笔法。
孔子不是史官,他编著的《春秋》自然把他的哲学思想汇入其间。
儒家讲“担当”,道家讲“放下”,佛家讲“想开”。中国文人,自古接受儒家文化思想为主流,面对灾难时,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