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阳货篇(三)
17.0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二、释 解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向善远恶的天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的。从向善远恶生生不息的天性中觉醒的人们,能体悟把握到那种'仁之为人’的才干智慧,这种人性的才干智慧是积极向上的;没能从天性的生生不息中觉醒的人们,常常有一种愚而不知的混沌不明,这种混沌不明是沉沦向下的。前者的智慧被称为上知,后者的麻木被称为下愚。在生生不息的天道自然中,上知是从先前的下愚中通过自觉的觉醒而获得的,同时觉醒后上知又给尚没有觉醒的下愚以引领示范和启迪,让下愚觉醒而并自觉地依顺天性而回归。因此,唯有上知通过先觉觉后觉,不断地给予尚未觉悟的下愚以教化领引和启迪,唤醒本有的天性良知而不断地奋发觉醒,这种持续的奋发觉醒是践行'仁之为人’的正道,是永恒不移的。”
三、释 字
与(與)
《说文》:與:党與也。从舁从与。余吕切。𢌱,古文與。
《说文》: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此与與同。
《约注》:與:王筠曰:“借党为挡者,依经典通用也。《管子》:'请谒得于上,则党與成于下。’”徐灏曰:“勺部'与,赐予也’,與此则为二字二义。然舁而与之,仍是赐予之义,盖与與古今字耳。引申为党與之称,《管子·形势篇》:'见與之交,几于不亲。’《荀子·王霸篇》:'敌国畏之,與国信之。’是也。”舜徽按:此字金文……甲文……诸形,罗振玉释为从舟,象二人相授受形。舟者所以盛物,郑司农谓舟若承槃,是也。可知與字自以赐予为本义。凡赐予之所及,必情好稠密之人,故引申为党與之称。许书以诠释文字本义为主,亦有不得其本义而但举引申义者,此类是已。
《约注》:与:桂馥曰:“'此与與同’,当云'此與予同’。”严可均曰:“小徐作'此即與同’,当作'此与與同’。”舜徽按:许既以赐予训与,已明与、予二字义同矣,不烦复言“此與予同”也。况许但云“此与與同,”,而未言“与與同意”,则所指乃文字之用,而非文字之义,亦明甚。严氏谓当作“此與與同”,是矣。许云“此与與同”者,谓用字之际,与、與二字相同耳。《尚书·汤誓》:“予其大赉汝。”传云:“赉,與也。”《周礼》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三曰與。”注云:“與谓予人物也。”《曲礼》:“與人者不问其所欲。”此皆经传与、與二字通用之证。自来说此语者,多失许意,当明辨之。
《玉篇》:與:余举、余据二切。用也。《说文》云:党與也。
《玉篇》:与:羊举切。赐也,许也,予也。亦作與。
汉字“與”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按说:“罗振玉释为从舟,象二人相授受形。舟者所以盛物,郑司农谓舟若承槃,是也。可知與字自以赐予为本义。”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义》中释解:“與象两人用手钩牙之形。金文从口,附加之形符也。《论语·雍也篇》'與之粟九百’,《尧曰篇》'犹之與人也’,《孟子·离娄篇》'可以與,可以无與’,《万章篇》'一介不以與人’,皆谓给与,当即此字之本义。许君训为党與,乃借义也。”李守奎在《字源》中释解:“'與’和'𢌱’、'与’是繁简字。《说文》释'與’的本义是'党與’,释'与’的本义为'赐予也。一勺为与’,恐均非事实。但说'此与與同’是正确无误的。”“与”是从“與”字简省而来。本义指赐予、给予、领引,引申为赞许,随从。后虚化为介词,表示跟、和、及、替等义,作连词表示并列、或者等义。
移
《说文》:移:禾相倚移也。从禾多声。一曰禾名。弋支切。臣铉等曰:多与移声不相近,盖古有此音。
《广韵》:移:迁也,遗也,延也,徙也,易也。《说文》曰:“禾相倚移也。”
汉字“移”,从禾多声。从禾,表示把禾苗从秧田拔出移到田中种植;从多,多有增益义。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注解:“段玉裁曰:'倚相移者,犹言虚而与之委蛇也。倚移,连绵字迭韵,读若阿那。’舜徽按:倚移为迭韵连语,固也;然非移字之本义。大徐本说解'一曰禾名’,小徐《系传》作:'一曰移禾名,故相倚则移也。’共十一字。大徐本固已阙脱,小徐本亦有误衍。王筠谓'名’当作'也’,'故相倚则移也’六字,乃后人笺记语,其说是已。盖原文但云'一曰移禾也’,此为移字本义矣。戴侗谓'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迻。’孔广居谓'五谷惟禾必先栽秧而后分移插莳,他谷皆可一种不移,故从禾。’两家所言,妙达古初造字之恉,移字本训,固在此而不在彼。初但为移禾之名,因引申为一切迁徙之称。” 高树藩在《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认为,小篆移从辵多声,本义作“迁徙”解,“乃由此迁彼或由由彼迁此之意,故从辵,又以多为移之省文,移本作'移秧’解,乃迁植意,迻为迁徙,故从移省声。”接着,注解说:移,“从禾多声,本义作'移秧也’解,(见《六书故》)凡种稻先密布种,待其苗出成秧再拔而移之,疏植于田内,以利其长成,此为移,故移从禾,又以多,……本作'增益’解,禾移植则增多,故移从多声,在古迻、移音同义近,本为二字,其后迻之本义为移所专,今移字行而迻字罕用。” 移本义是移植禾苗。引申为挪动、移动、转移、迁徙、变化等义。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教导,期望“将欲仕”的君子能够从“性相近”中体悟把握“仁之为人”的仁之善的近,从“习相远”中体悟把握“仁之为人”的知之善的远,从“相近”、“相远”中体察分辨先进之性的“近”和后进之习的“远”,从而把握先王圣贤所倡导的礼乐文明的近仁顺道的要义,摈弃乱臣贼子所鼓吹的巧智弃礼的远仁背道的放任。本章承接前章“习相远也”的教导,通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教导,期望“将欲仕”的君子能从“习性”的“上知”和“下愚”的“远”中,把握“唯有上知能够给予下愚以启迪引领,才能不断地唤醒混沌不明沉沦的天性良知,这才是亘古而不变的”天性道义。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向善远恶的天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的。从向善远恶生生不息的天性中觉醒的人们,能体悟把握到那种'仁之为人’的才干智慧,这种人性的才干智慧是积极向上的;没能从天性的生生不息中觉醒的人们,常常有一种愚而不知的混沌不明,这种混沌不明是沉沦向下的。前者的智慧被称为上知,后者的麻木被称为下愚。在生生不息的天道自然中,上知是从先前的下愚中通过自觉的觉醒而获得的,同时觉醒后上知又给尚没有觉醒的下愚以引领示范和启迪,让下愚觉醒而并自觉地依顺天性而回归。因此,唯有上知通过先觉觉后觉,不断地给予尚未觉悟的下愚以教化领引和启迪,唤醒本有的天性良知而不断地奋发觉醒,这种持续的奋发觉醒是践行'仁之为人’的正道,是永恒不移的。”
本章需要注意有三:一是“上知”不是《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的所谓“上知”,而是指觉醒后获得的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智慧才干。如果是指“生而知之者,上也”,那么这种“生而知之”是随着“生”之性而移的智慧,这和后面的“不移”相抵触矛盾。同样,“下愚”不是指“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所谓“下愚”,而是指没有觉醒的混沌不明的沉沦向下。如果是指“困而不学”为“下愚”,那么这种“下愚”只是不学,还谈不上“不移”。因此,本章的“上知”和“下愚”是“积极向上的智慧”和“沉沦向下的愚而不明”,如果解为“上知”和“下愚”是两种类型的分类,即有两类人,一类是“上知”,一类是“下愚”,那么,“上知”和“下愚”不是指“性相近”的“性”,而是指“习相远”的“习”。这样“上知”和“下愚”是从“习”而来,因而,“习”是可以改变“上知”和“下愚”的分类的,因此,“上知”和“下愚”不是指“两种类型的人”之意。另外注意“知”和“愚”没有褒贬含义,只是一种觉醒和没有觉醒的状态。二是需要注意的是“与(與)”,这里“與”是使用的本义,即给予、赐予之义。不是介词和连词。详见前面释字部分。陈永正在《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一文中说:“春秋时期出现了新的联结词'與’。'與’的本义当为动词,有给予之义。用为连词的'與’,在春秋铜器铭文中仅见一例,……后来逐渐取代了西周时期用为连词的'𩁹’和'以’,成为使用得很广的连词。”可见,春秋时,“與”还没有完全作为联结词使用,时常还作为本义使用,这在《论语》的文本中也是这样。在《述而篇》的“唯我与尔有是夫”的“与(與)”是作连词“和”的。但是本章的“与(與)”是在“上知”和“下愚”之间的,如果作连词,则“上知”和“下愚”应该是平等或平等的类,前面已经分析了“上知”和“下愚”不是表示的类,而是表示觉醒和尚未觉醒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个特性,就是只要觉醒就会自觉向上,觉醒了就不会不明而沉沦。因此,这里“觉醒向上”后会“给予”“尚未觉醒”以向上的引领和启迪。因而“与(與)”在这里有其本义“给予”之义,这正是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一文中所强调的“联结词,包括介词和连词,也包括处于动词和介词、介词和连词之间过渡阶段的虚词。在各类虚词中,介词是最早使用的一类虚词。可以说,大多数介词都是由动词演变而成的,在殷代和西周、春秋时期,不少介词还具有动词的性质,与动词的界限很难划清,甚至到了后世,介词还表示着有相当具体的动词的概念,有些语法学者干脆称它做'半动词’、'准动词’、'副动词’。另外,当介词在演变过程中,意义变得越来越虚,一部分介词逐渐向连词转化,介词跟连词也就容易相混起来。……这个演变过程在殷代、西周春秋时期是不可逆转的,只有实词虚化而没有虚词实化,有些学者指出的虚词实化的现象,只不过是使用了那个字原来的实词本义而已。”三是注意“不移”,“不移”是指“上知给予下愚”的“不移”,不是指“上知”的不移以及“下愚”的“不移”。总之,通过“与(與)”不是联结词的解读,解决了与前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冲突矛盾,以及孔子的唯心教条之说,“上知”不是不移,而是一直在“移”之于向上,“下愚”不是不移,而是一直也期望于向上,只是混沌不明而不觉于明。古注以“上知为善,下愚为恶”的解读,也是一种教条绝对的误解。“上知”为善尚通,但“下愚”为恶则不通,“下愚”只是不明的未觉,何来为恶的主动?这样解读之后,本章和本篇的篇义一致,突出了“先觉觉后觉”是千古不移不变的正道,这就引出下章“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不移”之实践。注意“与(與)”的“给予”之义也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