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国:韶华旧梦——再回首:人生路上文坛杏坛两道辙

韶 华 旧 梦

——再回首:人生路上文坛杏坛两道辙

安徽  陶明国

  有爱妻如男的侧翼辅佐,更有我自己的不懈奋斗,我的小说创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后叶,呈喷发态势,几十篇短篇小说、二十几部中篇小说,都在这一时间段中连篇累牍地问世。大量作品的连续问世,使我在安徽省文学界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仅加入了安徽省作家协会,并于1986年被选为安庆市文联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也曾因为这地市县级的“文化名人”之故而被选为安徽省怀宁县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如下一系列文学生活阅历记录了我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之路的迤逦轨迹——
  1973年秋至1974年春,应西安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孙敬(即电影《桃花扇》导演、西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之邀,为其将上海知青作者胡惠英的四千字小说《阿勇》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1975年应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之约,为该厂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使命》。
  1981年在河北大型文学期刊《长城》发表爱情题材中篇小说《山乡情笺》后,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胡炳榴(即百花奖获奖影片《乡情》、金鸡奖获奖影片《乡音》的导演)拟将此小说搬上银幕,邀我去该厂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河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在各自的小说连播节目里播出了这部小说。
  《山乡情笺》的发表刊物《长城》将该作列为参加1981—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评奖推荐篇目。
  1983年9月,应邀参加浙江省文联《江南》笔会。
  中篇小说《小县风流》发表后,即被河北梆子剧院改编为大型现代戏曲于1985年7、8月份在石家庄公演并搬上荧屏。
  国家级文学刊物《小说选刊》1982年第12期转载了我的短篇小说《义女》。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在文学节目中播出了这篇小说。
  《小说月报》1985年第5期转载了我的短篇小说《己之不欲》。
  1985年10月,应邀参加北京市文联《北京文学》笔会。
  1986年,发表于《安徽文学》的微型小说被《小小说选刊》转载。
  1986年秋,应邀参加安徽省作协在皖南泾川山庄举办的笔会和读书创作活动。
  1986年,被选为安庆市文联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1987年,应邀参加安徽省文联举办的文学讨论会。
  1987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了我的中短篇小说集《童男子》。
  1998年,应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之约,将我1986年发表在山东《柳泉》杂志上的中篇小说《乡路》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篇目如下——
  中篇小说:
  《童男子》(中短篇小说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出版发行;
  《山乡情笺》,河北省文联大型文学季刊《长城》1981年第3期;
  《月妹子》,浙江省文联大型文学双月刊《江南》1983年第1期;
  《蟹灯》,《长城》1983年第4期;
  《大先生小传》,青海省大型文学季刊《雪莲》1984年第4期;
  《凤之鸣》,唐山市文联《冀东文艺》1984年第5期;
  《小县风流》,河北省文联大型文学双月刊《长城》1984年第6期;
  《乡路》,山东省文联大型文学双月刊《柳泉》1986年第2期;
  《跳荡,爱心在乡原上》,河南省文联大型文学双月刊《莽原》1986年第4期;
  《陌路》,安徽省文联大型文学双月刊《清明》1986年第4期;
  《孑然者歌》,保定市文联《小说创作》1987年5、6月号;
  《野星》,辽宁省文联《文学大观》1988年1月号;
  《我们曾经是夫妇》,广西梧州市文联《西江月》1988年第3期;
  《桃花恨》,杭州市文联文学月刊《西湖》1989年第1期;
  《芳年梦絮》,河南省文联《莽原》1991年第2期;
  《孔雀怨》,安徽省《怀宁文艺》1992年第2期;
  《逝》,河北省文联《长城》1993年第2期;
  《匆匆人生》,安庆市文联《振风》1998年第1期;
  《英年》,河北省文联《长城》1998年第2期;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津市文联《天津文学》1998年5月号;
  《梦归谁边》广西梧州市文联《西江月》1998年2月号。
 短篇小说:
  《义女》,中国作协《小说选刊》1982年第12期;
  《己之不欲》,天津《小说月报》1985年5月号;
  《关于狗的报告和批复》,《北京文学》1985年9月号;
  《处子》,西安市作协《延河》1980年5月号;
  《采玉人》,《延河》1980年11月号;
  《高邻》,上海市作协《萌芽》1981年11月号;
  《故乡情》,西安市文联《长安》1981年7月号;
  《无名的纪念》,安徽省作协《安徽文学》1983年12月号;
  《天涯人》,浙江省文联《东海》1985年9月号;
  《光棍石抱喜》,石家庄市文联《新地》1981年第3期;
  《栽花人二三事》,唐山市文联《冀东文艺》1981年第4期;
  《机密文件》,安庆市文联《振风》1982年第2期;
  《罗印》,保定地区文联《花山》1981年第2期;
  《舅母》,广西河池地区《金城》1984年第2期;
  《落选之谜》,梧州市文联《西江月》1985年总第18期;
  《忘年》,温州市文联《文学青年》1985年11月号;
  《夫子》,西安市文联《文学时代》1985年12月号;
  《幸福的一对儿》,安徽省作协《安徽文学》1985年12月号;
  《失落的桔园》,合肥市文联《希望》1986年4月号;
  《小县风物》,安徽省作协《安徽文学》1986年7月号;
  《车铃》,郑州市文联《小小说选刊》1986年10月号;
  《老车》,保定市文联《小说创作》1986年第6期;
  《我处人员超编》,梧州市文联《西江月》1986年第5期;
  《迟悟》,《安庆日报》1989年8月15日;
  《悼》,保定市文联《小说创作》1989年7、8月号;
  《早市》,《合肥晚报》1989年10月某日;
  《修志》,浙江省文联《东海》1989年某月号;
  《仙浴溪》,安庆市文联《满江红》1989年第6期;
  《常客》,保定市文联《小说创作》1990年3、4月号;
  《微型三题》,安庆市《振风》1992年第1期;
  《白野》,保定市文联《小说创作》1993年某月号;
  《坐守》,宁夏文联《黄河文学》1997年第6期;
  《居士》,安庆市文联《振风》2000年第2期;
  《办公室变奏曲》,宁夏文联《黄河文学》1998年第6期;
  《怀期点染春光》(散文,《安徽教育》1986年第2期)。
   影视作品:
  《借机腿》,单本电视剧,安徽电视台1987年录制,同年7月20日在安徽电视台播放;
  《远方的青山》,电影文学剧本,根据本人的中篇小说《山乡情笺》改编,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通过;
  《学士村官和他的女友们》,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本,曾先后有安徽电视台和北京两家影视制作单位表示过有浓厚兴趣;
  《生涯》,电影文学剧本,根据本人发表在山东《柳泉》上的中篇小说《乡路》改编,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曾一度扶植。
  我的几乎所有的作品,包括小说以及偶尔发表的散文,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作为我小说创作的总结性篇目,我精心构思并完成了长篇小说《白与红》的创作。小说着眼于表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后期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中,我和我的同龄人所属的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红专”和“白专”的时代舆论和弃取的风雨中所遭逢的不同命运,或被人们认作大有与十九世纪西方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相匹敌的文学野心之嫌,俨然属意于要成为二十世纪东方的一部《红与黑》。作品完稿后,径直寄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编辑室的赵水金主任和另两位编辑读过书稿之后认为,该作已经达到他们出版社出版水平的要求,并将这一看法书面告知于我;但最终能否付梓,还得等待上峰终审后才能作最后定夺。嘱我耐心等待。我于是在焦虑不安中等待这上峰的终审定夺。终于等来了上峰的定夺。上峰认为:作品由于题材和倾向方面的敏感性问题,现在还不宜出版。然则何时才宜出版?这是一个不可能预设答案的问题,并且越是往后,越是难有答案。即或在将来某个年代获准出版,只怕书稿中所表现的时代生活因为距离读者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让那时的读者感到陌生而不为他们所关注,由此而落入历史的冷宫。
  如前既述,我的这些小说作品主要写作于在怀宁师范任职的岁月中。我并不是一个专业作家,我的专职是教师,教书是我的老本行。因而,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也成为我的笔墨所浸润的范围。在怀宁师范任教期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总共在全国各地多家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了教研论文近七十篇,在整个安庆地区所有语文教师中属首屈一指。现列举其中部分篇目如下——
  《物本无别文自别》(发表于河北师大《语文周报》2002年6月19日总第25期);
  《也说“落英”》(发表于郑州大学《语文知识》2002年第1期);
  《最美的彩笔是真情》(发表于安庆市教委《青少年文汇》2001年第2期);
  《千古名作的缺憾美》(发表于郑州大学《语文知识》2001年第8期);
  《取原语之形,而用今语之意》(发表于郑州大学《语文知识》2001年第2期)
  《错把状物作说明——记叙文习作通病丛谈之三》)(发表于安徽省教育厅《初中生必读》2001年第12期);
  《平铺直叙 叙事笼统——记叙文习作通病摭谈[之一]下》(发表于《初中生必读》2002年第1期)
  《试析韩愈<早春>》的古今歧解》(发表于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名作欣赏》2000年第3期);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三论》(发表于《镇江师专(现江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元音鼻化”的发音方法》(发表于上海市语委《汉语拼音小报》2000年6月21日版总第852期);
  《谈教师的成就效应》(发表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书育人》2000年第12期);
  《<关雎>后两章的新解读》(发表于郑州大学《语文知识》2000年9月号);
  《标点符号告状——“语文童话”之三》(发表于安徽省教育厅《小学生导读》2000年第9期);
  《主体教育模式论》(发表于安徽省教育学会《安徽教育论坛》1999年第3期);
  《语文教改呼唤战略性突破》(发表于《安徽教育》1999年1—2期合刊);
  《试论语文教育任务的定位》(发表于《安徽教育》1999年第7—8期合刊);
  《诗意盎然的画面构思——<泊秦淮>艺术手法赏析》(发表于广西大学《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12期);
  《“教学相长”的本义》(发表于广西大学《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11期,转载于《滨州师专报》1999年10月15日版第8期);
  《“合葬华山傍”之“华”应读“hua(阴平调)”》(发表于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2000年第6期);
  《让普通话成为思维语言》(发表于上海市语委《汉语拼音小报》1999年6月9日总第798期);
  《“演课”何以成风?》(发表于《安徽教育报》1999年8月25日版);
  《<卖火柴的小女孩>并非童话》(发表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5期);
  《找准<赵州桥>的中心词语》(发表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7期);
  《段落划分中的“思维粘连”》(发表于安庆市教委《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增刊);
  《儿化发音的两个教学要点》(发表于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1998年2月15日版第319期总第791期);
  《摆准应用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位置》(发表于国家教委委托江苏省教委主办面向全国中师教育专业杂志《师范教育》1995年7—9期);
  《艺术素质——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发表于《青海教育》1994年第5期);
  《做语文教学中追日的夸父》(发表于《青海教育》1994年1—2期);
  《艺术的教学和教学的艺术》(发表于《安徽教育》1993年1—2期);
  《教学能力结构刍议——兼议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发表于安庆师范学院《教研报》1987年第4期);
  《阅读和写作“双环扣”尝试》(发表于《安徽教育》1987年第11期)
  《作文批阅应紧扣教学要求》(发表于《安徽教育》1987年第9期);
  《<兰亭集序>“引”字析疑》(发表于湖北大学《中学语文》)

  我的写作成绩,直接影响到我的学生们,有相当一批学生跟在我后面积极地学习写作,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文学作者,有很多人成为作家,加入了安徽省作家协会。如前文已述李光南同学和余长江同学。门生范庆元在怀宁师范读书期间,经我指导,参加全国各层级作文竞赛多次获奖。参加工作后发表大量散文作品和教研论文。现为安庆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门生苏潘云有大量小说、散文见诸报刊,现为安徽省作协会员。门生汪全平致力于学习写作和绘画,成就卓著,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师范教育》等诸多报刊;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怀宁师范毕业生璩静斋在怀宁师范读书时,仰慕愚师我的文学成就而萌生作家梦,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学习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路精进,现已创作出长篇小说《木兰花》、《青青果》、《天使的印章》等多部作品,成为当代中国的新实力派女作家;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教授。门生查永利,走上工作岗位后,业余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有古体诗词集《心叶》、《澜湄诗词 风吟南华》、现当代诗歌集《菩提树下的鸟潮》、《雨朵诗波》、长篇散文集《怀邑传》、长篇小说《哑巴叔叔》等多部作品;现为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纯文学网注册认证作家、诗人,现任中国诗歌在线云南频道版主,云南成功数码公司内务总监。门生蒋曹斌在我直接教学指导下刻苦学习写作,在校读书期间就已有作品《火红的枫树》等篇发表在《怀宁文艺》上,由怀宁师范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发表大量教学论文,撰写《教育超市》等教育专著,主持编写校本教材,曾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为省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门生范方启,怀宁师范2000届毕业生,最初有小说《夏殇》发表于《中华传奇》,后小说和散文创作一发不可收,在《四川文学》、《美文》、《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安徽日报》、《扬子晚报》、《今晚报》等多家报刊有大量作品发表,先后出书三本。更有门生逾百人,在校读书期间,就有作品发表于全国多省市各级报刊千余件,不胜一一枚举。

  我的写作成绩,在文学创作方面给众多学生树立了一个思齐的标杆;在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方面也同样给众多学生树立了一个思齐的标杆,很多学生从怀宁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全国各地多家教育报刊发表了大量教研论文。

  由于在教书育人方面长期以来的突出贡献,1998年经省教委最终评审,我获得当年度“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安徽省中等师范学校优秀教师奖”,被授予获奖证书及奖金。如今,在年近八旬之际,深知:我应当放下过往的一切,让自己的夕阳岁月过得彻底轻松、心中了无挂碍。可以自我陶醉于曾经的事业有成,也可以自得其乐于玩转笔杆,追记往昔的人生故事,还可以情发由衷,给自己献上一捧祝贺的玫瑰,祝贺自己老来体健,心无所求,采菊东篱。我在内心为自己放声歌唱;我在为自己歌唱的同时,仿佛同时听见了我的上千名学生也正在齐声为我真情歌唱!

附:
陶明国:韶华旧梦(1)
陶明国:韶华旧梦——就 是 她 了
陶明国:韶华旧梦——金风玉露终相逢
陶明国:韶华旧梦——家是幸福的故乡
陶明国:韶华旧梦——梦牵西影
陶明国:韶华旧梦——万水千山总关情
陶明国:韶华旧梦——人生之路新里程
陶明国:韶华旧梦——福祸与共;黄泉夺命
陶明国:韶华旧梦——如男的大不幸中之小幸
陶明国:韶华旧梦——我的背后,站着如男
陶明国:韶华旧梦——如男的“珠峰”登顶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陶明国,安徽怀宁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坚持教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多家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近七十篇,在多家文学刊物发表中篇小说二十余部,短篇小说三十余篇,并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中短篇小说集《童男子》。代表作主要有中篇小说《山乡情笺》(该作曾被发表刊物、河北省文联主办的《长城》推荐参加1981—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评奖,被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胡炳榴看中拟搬上银幕,曾被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里播出。曾在国家级小说刊物《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转载作品。自1980年在陕西《延河》文学月刊发表小说《采玉人》和《处子》在文坛初始展露头角之后,便连篇累牍地在《清明》、《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安徽文学》·、《萌芽》、《东海》、《江南》、《柳泉》、《莽原》、《黄河》、《文学时代》、《文学大观》、《文学青年》、《长安》、《雪莲》、《西湖》等多家文学期刊发表小说。累计发表、出版小说总篇幅达近二百万字。系我省八九十年代著名作家。

  《韶华旧梦》系陶明国先生近期推出的长篇自传体散文力作。作品回顾了先生生平生活轨迹,表述了先生孜孜矻矻于事业的奋斗和对人生的感悟,对爱情的人性化理解、诗意化追求和忠贞不渝。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总能感受到陶老师和夫人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祸福与共的夫妻深情。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