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别乱买,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
口口相传的那些故里,
藏着每个孩子生的“根”。
张狂和无知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慢慢长大,却慢慢开始了解寻常百姓家的疾与苦,欢与喜。一件件的事,一个个身边的人,就像父母当年讲过的故事一样,生生变成了一桩桩寓言。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1971年就做一件事,那就是“找故事”。他发动了100多个文字编辑,300多个美术编辑,走访民间的“故事大王”,查阅了众多民间故事典籍,历时5年,整理出了一套中国人自己的童话——《汉声中国童话》。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为“传承”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带来风靡几代人的“传家宝”。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一定要给孩子收一套中国童话的话,那么这套就足够了!
本丛书由汉声杂志社编写、绘图。自1971年成立起,汉声杂志社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亲力奔走于民间,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拯救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长期收集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出版杂志140多期,内容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若干方面。
汉声三十六年如一日投身民间文化保护事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很早就被喜欢东方文化的人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甚至享誉全球文化界。《汉声中国童话》是汉声杂志社出版的第一套丛书,也是汉声杂志社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丛书按照传统农历岁时,每月一本,每天一则故事,全套12本,共362个故事,涵盖节日传说、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科学故事等。
汉声杂志社深入民间,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文化中,以童趣为标准,发掘、精选出这些故事,再以简单、浅显、亲切的文字,融入丰富的想象力编写而成。本丛书不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一幅插图也饱浸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声从传统年画、皮影、刺绣、壁画、雕塑石刻中汲取技法,以毛笔、宣纸细细描绘,将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化为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传统风味的图画,让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了解中华民间美术的精髓。
本丛书向上承接祖辈的精神,经过仔细咀嚼后再往下,诚信地交到新一代儿童手里。每天读一则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中国童话”,可以让中华文化在中国儿童心中扎根。
相比很多西方童话的“单纯小美好”,咱们的中国故事更强调人对于神(自然)的逆向征服。面对人口荒创造出女娲摶土造人,针对大洪水创造出大禹治水, 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创造出愚公移山,针对天气干旱创造出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什么精卫填海,刑天断首……我们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从不把幸福的生活寄托于王子拯救公主的遐想,而是为改变命运、追求理想不断去抗争。而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信仰。
中国孩子更应该得到中国故事的滋养。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里,有我们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中国式的审美、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这是西方童话故事绝对无法给予孩子的精神财富!
在这三百多个故事中,我也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名字:《矮子晏婴》《宋定伯卖鬼》《牛郎织女的故事》《唐三藏西天取经》《落难好汉林冲》《盲人摸象》……这些故事,很多都曾入选中小学课本,也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学甚至一些科学内容,不仅内容经典、各种涨知识,而且三观很正。
不仅故事吸引孩子,843幅经典细腻的传统美术配图,更让人惊艳。一页页翻过去,中国版画、年画、彩画、壁画、漆画、剪纸、皮影、刺绣、彩塑、木雕、石刻、砖刻、晕染、拓片……每一个画面都可以挖掘出无数有趣的知识,处处都是亮点。而这些不过是从中国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民族美术宝库中截取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套书,可以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亲子共读,每天一个传统故事,雷打不动地读上一年,再也不怕“故事荒”;6岁以上,识字了,就可以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