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学书法之临赵孟《三门记》

《胆巴碑》是接触赵体的第一个帖子,初起时写得自然是磕磕碰碰,总是特别抵触,抵触于这样的字也是楷书,但分明人家就是楷书,虽然带着行意,但毕竟也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

第二个赵体的帖子,就是《三门记》了,有了《胆巴碑》的胡乱一通抄,多少对赵体有了一点感觉,才发现,原来生活中平时四处可见都有赵体的影子。

写了赵体,有种依稀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然滋生,是的,平日里其实是见多了无处不在赵体的影子的,只是以前一直不熟,总觉得那是二王的影子,再如今,才知道,那是赵体,虽然看起来挺象二王。

回头再细看了赵的书法成就,评论高自不必说,关于其出处也有很多说辞。有说他书多从二王中来,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

也有说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

写赵体,有一种感觉,就觉得写字没那么复杂,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特别是写楷书,不象颜体要中宫外拓,要回锋中锋,也不象柳体,要笔笔方头瘦如硬骨,更不象欧楷,要秀美险峻架构奇出。

写赵楷,就是顺着字型写去便是。虽然也有回锋中锋之说,但至少,没有其他三家楷书那么多的讲究与鲜明的特点。

是不是,这就是九九归一之后的大繁至简,去除了繁杂的装饰,脱根本于桎梏,把写字本身意义体现在其书写性上,不再追求那各种各样的表面装饰上,虽然,各种装饰看起来是那么美。

《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以之为底本的石刻位于苏州玄妙观正山门内。文章由宋末元初文人牟巘撰写,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

原稿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笔面间偶露行草笔致。用笔风格一方面恪守中锋、顺势的原则,一方面又杂糅行书的笔法,从而形成了或藏锋痕迹含蓄,或露锋意味明朗的风格。

《三门记》全帖497字,用时两天,于2020年9月25至26日抄完。回头看看,2020年,因为疫情,从1月29日重新拾笔开始,至此,想写的楷书,算是告了一段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