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梿味的丘成桐
丘成桐27歲便攻克世界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一举成名,获得了国际数学界两项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在哈佛大学,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从贫寒子弟到享誉世界的数学家,是什么造就了丘成桐?
丘成桐强调学文科的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早期受父亲的训练,我养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兴趣,一生受惠。他甚至影响了我在数学方面的工作。我不是说具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去看问题。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必须了解问题的历史背景。总结过去,才能为未来提供线索。”
例证就是——丘成桐从10岁开始阅读《红楼梦》。但他没有想到,这部小说的结构,竟然影响了他对数学的看法。“书中情节千丝万缕,角色层出不穷,要花时间和眼力,才能把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形成纷沓而又浑成的整体。”丘成桐说,“数学领域有很多分支,乍一看这些分支毫无关系,但当你站得足够高再看时,就会知道它们是一棵大树的各个部分,就如《红楼梦》中贾府各人物的关系一样。”
文科训练还有助于科学家形成独特的文风。18世纪瑞士数学家贝努利读到牛顿的论文时就说:“从爪印判断,这是一头狮子。”
物理学中有大量数学运用,那是否可以先研究数学再研究物理呢?中国电机工程学专家陈之藩认为,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大力神安泰,他在空中战无不胜,但有一个条件,他必须不时地回归大地吸取力量。“物理本身就是这样的大力士,数学的大地就是它加油的地方。”可谓灵心妙舌。
爱因斯坦的思想有一种美学标准,他对统一场论的不懈追求是受到了优雅数学而不是实验数据的推动,因此,他的文风简洁优雅。比如他临终时正在修改的以色列独立日的演说稿,开头就是:“今天,我不是作为美国公民,也不是作为犹太人,而是作为一个人来向你们发表演讲。”
那丘成桐的文风如何呢?丘成桐如此描写数学大师陈省身:“我专程从波士顿飞去加州拜访他,陈先生一个人坐在客厅,将刚完成的一本书放在茶几上。夕阳下,我走进客厅时,感觉自己就如向由马龙·白兰度在电影《教父》中扮演的维托·柯里昂先生求助一样。”电影般的画面感,太传神了!
不管是对细节的捕捉,还是氛围的渲染,丘成桐都表现出出众的文学才华。有批评者说,丘成桐把有些事情搞砸,与他犀利直率的话语风格有关。那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比喻:爱因斯坦的文风像车厘子,简单优雅;丘成桐的文风则像榴梿,浓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