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校友录⑽《也说绽放⑵》
原创|校友录⑽《也说绽放⑵》
文/欢爸
时间/2018-08-05 11:18
【引言】《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
【广而告之】胡桃里音乐酒馆(普陀店),地址:上海市普陀区118广场伯士路57号(农工商超市入口处),联系人:聂元彪15856188882/胡亚伟18816580187。
【正文】原创|校友录⑽《也说绽放⑵》
开篇,请允许我把一中87届旗袍佳丽群的故事再聊上几句。
去年10月2日张罗完高中毕业30年聚会,4日便是丁酉年中秋节了,坐在合肥老姐家的沙发上,看着同学微信群里依旧聊的热火朝天,当真是人在家里坐、魂在聚会中,随以《原创丨梦回一中(丁酉中秋)》为题赋诗一首,算是送给老同学们的中秋祝福。
原创丨梦回一中(丁酉中秋)
(阿蔡/2017.10.04)
一夜寒雨入中秋,
魂仍校园梦里游。
旗袍款款知雅韵,
佳丽缓缓媚回眸。
卅年归来握君手,
合影八七诉离愁。
散场人远心愈近,
梦醒几行老泪流。
【注】淮北一中1987届高中毕业30年聚会,旗袍佳丽群在校科学馆门前的庭院里给大家表演旗袍行走秀。袅袅婷婷、优雅婉约的淑女们,生活中可个个都是“功勋赫赫”的虎妈,“青花背影(旗袍)”的儿子是前几年全国化学奥赛金牌获得者(保送北大)、“短发玫红(旗袍)”的儿子读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五彩斑斓(旗袍)”的女儿南师大研究生毕业在南审做大学老师、“盘发玫红(旗袍)”的女儿在美读金融数学的研究生...
聚会之后几日,朋友圈里发的图片皆以“生为同学、荣幸之至”作为提示语,既是心里话,又是对大家参与聚会的感谢和感激,提笔行文遂成《原创丨生为同学、荣幸之至》。
原创丨生为同学、荣幸之至
(阿蔡/2017.10.05)
佳丽聚
满园闹春意
风华挑染丝鬓白
妩媚何人敌
相拥叙
笑看喜泪滴
团花锦簇一姐在
愿爱此生依
酒杯举
情真岂能替
醇香只因藏日久
深浅皆超力
挥手去
哽咽语声低
风雪雨雾归乡路
约签绝无欺
【注】由左至右:汪洪燕、郜冬梅、秦佑娟、马颖、李红梅、刘爱云、朱新玲、杨兴勤、孙宏侠、汤玉、蒋骏玫、梁筱梅。
【注】印童鞋语录:我们是高中同学,同届不同班,读书期间大家都很羞涩,不甚熟悉。大学读书期间,她在合肥,我在淮南;工作了,她到了淮南,我到了合肥。2017年国庆期间,高中同学毕业30年聚会,我们女同学专门建立旗袍佳丽群。因对旗袍喜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了共同的话题。她的身材窈窕,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参加了旗袍行走的训练。今年母亲节,我和雨梅在合肥万达乐园相遇,共赴全省万人旗袍行走艺术节,她是专程从淮南赶过来的。经过不到一年的历练,雨梅愈发显示出岁月沉淀后的气质神韵,玫红色的旗袍衬得身形愈发窈窕。
【注】日看,看不够。
昨日跟着马老师聊绽放,《也说绽放⑴》说的是文化的绽放;今日继续跟着马老师聊绽放,《也说绽放⑵》来说说心理的绽放,通俗点儿说就是个性的绽放。
赴港参赛的小城旗袍研究会代表队的队员,大都是50后、60后、70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完成了人生中立业、成家、生养、教化等诸多必做的大事(必修课),一下子轻松下来,有了大把的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选修课),我去,居然被我胡编乱造地整了套理论体系出来,看着好像还挺是那么回事儿的。
既然是选修课,无疑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兴趣和特长来选做的了。
只要翻翻朋友圈,就知道小城的同龄人的日子是何等的惬意和洒脱了。
闹腾的,远的,有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还是那种我一辈子也未必去的地方,回回和春杨这几日自驾进藏了,老戴一行自驾海南环岛,老赵带着老张去了锡林郭勒大草原、雁妹带着才女和静静周末去了微山湖吃什么四孔鲤鱼...男的一帮、女的一阵的,各玩各的,不亦说乎;近的,天气好的时候,随时拉上几个人去龙脊山、大五柳烧烤,居然还带着职业烧烤师,让我这魔都蜗居之人无论如何都大跌眼镜、羡慕嫉妒恨啊。
安静的,去东篱山庄,品着孙义顺安茶,听楚馆长的古筝花韵琵琶语、听老马讲“伴月坛”的故事以及“闪友”趣闻,还有南山“渔庐”、“望稼楼”赏张老师的字画...
摆脱了生活的重压之后,小城人那些烟火气实足的个性便争先恐后地释放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50~70岁的这群人,从来不缺经风历雨的阅历,也不缺慧眼识人的火眼金睛,如果他不说、你也不问,那便是肚明心知的“难得糊涂”了。借用此潜先生那句“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弗来道者来”,没有那尊贤礼道的肚量和拒闲防盗的本事,怕也入不了小城人的法眼了。
个性的释放少不了吃喝玩乐、离不开衣食住行,俗者可掼蛋取乐、雅者可书画怡情,有道是:
琴棋书画诗酒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
久居小城不为客,
此心安处是吾家。
上海知青从66年上山下乡到78年返城工作,有的直接回了上海,有的就在小城工作了一辈子,期间把孩子送回了上海,退休之后也回了上海的。这些人或多或少地跟小城有着从未间断的联系,近些年,常有“意志不坚”者,又搬回了小城居住,就是因了挥之不去、融入血脉的思念和情结,小城就是这般让人无法割舍,虽身在万里之遥亦心怀眷恋,我想这便是小城的魅力和魔力吧。
小城的文化之美、人情之美、宜居之美,聊不完、叙不够,随处可见的范例,更无需证明给谁看。
闯荡异乡的游子无论何时回身,美丽的小城、你的家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注】夜看,看不够。
相关文章链接: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