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11】辩声已歇,思绪犹在

彼此陪伴,相互成全

跟着刀哥看教育

辩声已歇,思绪犹在

整整一个月了,那场辩论的硝烟早已散尽,无论台上的参与者,还是台下的见证者,心中的余响,或许也已开始飘渺,即使对我的“阴谋”,估计也在淡忘。毕竟,岁月如流,时间无敌。我也担心“忘却的救主”来得太快,所以要再开新篇,记下有关的种种。

说“再开新篇”是因为,辩论刚结束,我就发布了《我爱思辨胜过爱辩论》。在辩论前夜匆匆写就的那篇文章,主要是预告和交待阴谋原委的。所以这篇,就从辩论本身说起。

7月23日上午,“教育行走”第二天的活动,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学术厅如期举行。我是上午的全场主持。开篇的“晨诵”,是来自山东、安徽的三位美女组合,她们朗诵的是《热爱生命》。据说为美国诗人让·休斯顿所作的这首诗,深为我喜爱,尤其那句“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机勃勃的奇遇,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每每让我心有所动。

随后的TED演讲,是湖北名师杨虹萍作的。我们素昧平生,只偶尔网上遇见,略有交流。去年武穴行走时,我便邀她,她也欣然应承,但后来因时间冲突,她没能参加,很遗憾。好在她未忘旧约,今年早早便说要来,并反复保证。她讲的题目是《从一厘米之变,营造局部的春天》,极合我的胃口:“一厘米之变”,取自朋友永通兄的说法,“营造局部的春天”,则是我11年前的创造。她以班级为视角,讲一个好教师的所作所为和所能——内容所涉,不是高标,而是底线。正如事后我所说的:没有谁会满足于“一厘米之变”,也没有谁会满足于“局部的春天”,但,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这样做,这样坚持,教育就会好得多。

邀约台湾的陈香吟时,她隔着海峡给我发来的讲座题目,居然就是“思辨如何教育”,这让我顿时觉得彼此的心有灵犀。所以作方案时,毫不犹豫放在了这个时段。说来也巧,五年前我们初识,便在厦门,我知道她的讲课风格,活泼,灵魂,不乏机智。还可报料的是,香吟对讲座的认真,既体现于讲课前一晚还在调整和修改课件,也体现于她特别拜托厦门朋友购置课堂上要用的道具,所费不菲,而我早已告知她:活动是公益,没有课酬的。

在香吟的精彩分享后,是茶歇。茶歇结束,便是辩论。

近些年,随着辩论比赛的式微,这一语言形式在学校似乎也已遇冷。有两个细节可以为证:一是摆放辩论席的老师,不太清楚台上的布局;二是,参与辩论的8位选手,几乎都是平生第一次——老实坦白,作辩论赛主席,我也是大姑娘坐轿。所以事先作了些功课,拟写了简单的主持词,熟记了几个大的环节,这才上台。

8位选手上来时,只知道辩题,而不知道立场。他们将要表达的观点,由现场的一枚硬币决定:两位男领队,选择硬币朝向后,当场抛掷,然后按硬币的安排,率领队员就位——我的右手,是正方,左手,是反方。两队人马8个人,分别来自8个不同的省份,但都有各具特色的队名和宣言,看得出,也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的。

尽管事先已经在群里布置了观影的预习,但我还是根据网上资料,做了一个剪辑版,用5分钟时间,跟大家重温《摔跤吧,爸爸》的剧情,然后才宣布辩论规则。这其实也是给选手预留的准备时间——毕竟,上台后才明确站队,需要有梳理的过程。

辩论开始,就是按部就班走程序:双方开篇立论;双方攻辩;自由辨论;双方总结陈词——既是程序,一切便都在我的预料中,在台下两位计时员的掌控中。尽管是初次参加辨论,但8位选手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双方攻辨和自由辩论环节,虽然如文质后来点评时所说,大家更习惯“陈述观点”,“不善于抓住对方的缺点或弱点”进行追问和质疑,但双方的攻防,既有火药味,也有硝烟味,而且不乏精彩处,所以台下时有掌声响起。

双方总结陈词后,我把战火燃到了台下。三位老师举手,即兴发言,有表达自己观点的,也有针对台上辩手提问的。随后我又现场“民调”,看得出,认同正方(“辛格是个好爸爸”)的人更多——这个时段,我其实非常纠结,甚至有些分裂,因为我身兼活动主持人和辩论赛主席二职。现场互动是主持人的职责,组织辩论则是主席的职责。在跟大家坦言这种纠结和分裂后,我说:

“按照主席的身份,我应该宣布辩论结束,但是按照主持人的身份,我必须继续接下来的环节——请场上选手交换场地,正反方互换,再辩一场!”

台上一片惊愕,台下一片哗然——我似乎听到有选手说“这一刀太狠了”。

这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这就是我的阴谋所在。估计,这也是辩论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反转——去年在武穴,广西的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上了一堂小学语文课,南京的一位初中语文名师,上了一堂小学数学课,四川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则来了一堂全英语教学的英语课,当时我明确说,这不是反转,而是“反串”,看起来有些“无厘头”,但实际上,这不正是所谓“全科教师”的方向和追求吗?

在我的想象和期望里,“教育行走”一定要有好玩的成份在,而这种好玩,又必须建立在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去年武穴活动结束后,我就一直在考虑今年的“好玩”项目。当我终于决定采用这一方式时,我只跟文质讲过这想法。所以,直到选手们上场,除我和文质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会有这样的“突然袭击”。尽管泡桐花开曾疑惑:“刀哥,你会不会让我们倒过来再辩一场?”但我无视她的猜测,便转移了话题。

双方互换位置坐定后,下半场正式开始。尽管双方都有预案,但立场转换太快,无论思维还是语言,似乎都跟不上趟,所以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时,就差点站到对方立场上。而随后的攻辩阶段,双方也都有替对方“背书”、站队到对方立场的时候——实在是太“烧脑”了,好多人的频道,似乎都没有转换过来。

我就在那一刻,笑场了。记得,我还说了句“实在忍不住了”,然后就在台上,在主席的位置上,当着全场四五百老师的面,“笑得像一个孩子”,用文质后来总结时的话说,我笑出了“童年的样子”。然后我看到,台上的选手笑了,前排的嘉宾笑了,几乎所有老师都笑了——笑声和笑容,都持续得很久。我则持续得更久,而且怎么也控制不住,感觉快要岔过气去了。两三分钟后,才勉强压制住,继续主持。

我愿意相信:这样的笑,是快乐的笑,好玩的笑,是参与游戏时有愉悦体验的笑——事先我强调“辩论不赛”,其实已经剧透了游戏的意味。当然,我也期望这样的“不赛”,能够让他们有更自然的心态,更轻松的状态。平常,我们被“赛”弄得够紧张、够焦虑的了,很多时候,教育也因为这样那样的“赛”,而有些喘不过气了。

显然,我的笑里,还有“阴谋得逞”的意味——刚刚还看到,他们为自己所坚持(虽然并非真实意愿,但置身现场,只好坚持)的观点慷慨激昂,并振振有辞地反驳对方的观点;现在,一切都倒了“个儿”,短短时间内,他们又得反驳自己刚才所坚持,而且要证明现在所坚持的,这种“自掴其掌”的感觉,肯定特别奇怪,特别异样——我明显感觉到,无论是开篇立论,还是总结陈词,他们都不像上半场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咄咄逼人了。

我想要的,就是这效果,就是这样的“倒过来思考”,或者如文质点评时说的“自我颠覆”。“自我颠覆在很短的时间里是很困难的。”我清楚记得这句话,也清楚记得彼时台上选手们的分裂、纠结和痛苦,当然也包括台下所有的见证者——我的“阴谋”其实很简单,就想让大家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向度思考问题,真正明白什么叫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同时我想告诉大家,很多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包括我们的人生,包括我们置身的教育,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像周伯通“左右手互搏”那样,学会自己和解,自己妥协。

这其实就是我所理解的“思辨”的意味。所以,在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结尾我说:“生活从来不会和你辩论,而要更好地生活,必须依靠你自己的‘思辨’(思考和辨别)。”文章发到群里后,很快有老师提醒大家特别注意“辩论”和“思辨”的区分。

下半场的辩论,并没有完全展开,尤其是双方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时间上作了大大压缩,因为我和文质都觉得,“颠覆”已经完成,效果已经达到,或者说,本次辩论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体现出来——这样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并不只是现场的,也不只是即时的,我相信,无论参与者还是见证者,通过这样“变态”的方式,都会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活动结束后,我便在公众号里发布了那篇文章,并专门在为“辩论不赛”群里跟大家语音道歉:“各位老师,不好意思,事先没跟你们征求意见,也没有告诉你们现场会颠倒过来,好像是我玩的恶作剧一样,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台下老师们一定会有更多思考,你们或许也会对自己当初的看法有些修正。”

无论是当时群里的表态,还是后来私下的接触,或者再后来文章里的思考,大家都对这次辩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而且几乎所有选手都觉得,的确很好玩,有难度,有挑战性,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启迪,有收获。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毕竟,这不是为人所周知的辩论方式,而且老实说,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所以,无论是场内者的建议,还是场外者的意见,我都理解并且尊重。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很恶劣的方式,因为它会“改变选手的人格”——说别的什么,我都能接受,唯独对这说法难以理解,所以我回说:“一场辩论就能改变的人格,只能说是太脆弱了。”

原本以为可能引发辩论,但对方似乎志不在此。不仅没有接话讨论,而是马上又抛结论,说台上的选手只不过是组委会的“工具”,是组织者的“棋子”——看起来很高妙的论断,很深刻的观点,却让人不免觉得可笑:要说工具或棋子,谁又不是呢?在上帝眼里,人或许连工具和棋子都算不上。可惜,说话的人并非上帝,甚至可能并未看过我的文章,便信口开河。出语惊人的效果是有了,讨论问题的诚意却丝毫不存,所以我未加辩驳——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其实不值一辩,甚至不值一哂。

当然,这是题外的话了。随手一记,或许它会成为另一篇文章的引子或由头。

2017年8月22日

更多声音

●阴谋者说

◎张文质点评

◎谢    云:我爱思辨胜过爱辩论

●参与者说

◎陈    蕾:在那场辩论里行走

◎柳咏梅:辛格是不是好父亲——辩论会记录

◎程锐刚:辩论赛之思:让你的思考更负责

◎刘    茜:烧脑辩论留下了什么

◎陆燕舞:行走远方,遇见自己

●旁观者说

◎沈    兰:只辩不赛,思辨思维的生发时刻

◎李明侠:辩论赛中的“阴谋”

下面的广告系公众号平台随机配送。你的每一次点击,都可能为本号带来“一点”的收入。所以特别感谢你的金手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