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七七 || 弄“鬼”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弄“鬼”》
作者|于七七(北京)
《说文解字》说:“人之所归为鬼。”
一直害怕鬼神之事,甚至朋友讲个鬼故事也让我浮想联翩,很多年轻人愿意从中寻求刺激的鬼片,我有自知之明,更是从来不碰。那种阴森瘆人的气氛让我战栗,很长一段时间不敢独自处于黑暗中,否则头皮发麻、神经紧张。哪怕是早年流行的以喜剧为招牌的《开心鬼》,都让我心有余悸。
去年清明节和家人一起去陵园给外祖父扫墓。一路上,好几次看到人们小心翼翼的抱着用红布包裹的骨灰盒,泪流满面、眉头紧缩、或平静如水……但无一例外都是小心翼翼——那是生命的重量。然而生者仍挣扎在世上,逝者却已成为一捧土、一掬泪了。来祭奠的人形形色色,很难想象出每个人步出陵圆后,在社会上不同的道路。
然而无论坦荡或崎岖,来到这静谧的山上,对死者的敬畏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样的纯粹与凝重。这就是中国人的历史感与责任感吧,我们是一个把祖先背在肩上的民族,而远非迷信。
外祖父的墓后是我应该称呼为祖爷爷和祖奶奶的墓,我从未见过他们,但我仍衷心向他们祈祷,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更因为他们曾是鲜活的生命。
放眼看满山葱翠掩映下的墓碑,忽然感受到造化隐隐逼迫的力量,陵园果然是一个可以让人思想深邃、凝固永恒的地方。
想起曾看过的电影《死亡诗社》,那位老师一边让学生们仔细看往届学生的黑白照片,一边告诉他们这并不仅仅是一张张照片,更是一个个故事,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不可一世、充满希望或忧虑,但现在已成为尘土。
即便如此,祭拜结束后,我和妹妹还是匆匆往山下走,想离开这阴凉的地方。下山中看到许多健身器材,妹妹惊叹说:“难道还会有人来这里锻炼身体吗?”
相伴一旁的母亲微微一笑:“当然有!这个地方多好!我还常常来你爷爷墓旁坐一坐,平时人很多呢!”惊讶之余,我忍不住追问母亲如何看待“鬼”。
从前我也向好多不怕鬼的人请教过他们的心理感受,基本相近的说法是,“看鬼片的时候你就想:这脸是白粉抹的,这鲜血是人造的,这气氛是灯光打的……总之都是假的”。
也许他们真能这样说服自己,但我始终不能,当我想到鬼的时候仍会脊背发冷。但母亲的一番话缓缓地走进了我心里,让我不再无谓的害怕“鬼”,而更多是敬畏“鬼”。
“其实,是否存在‘鬼’并不是我们是否害怕‘鬼’的前提,因为谁也无法甚至连科学都无法完全证明究竟是否有‘鬼’的存在,而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鬼’。”
说到这里我想起“鬼”字的篆书,一种灵动的游魂之气倒挺让人幽然欢喜。母亲继续说,“人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消亡,有精神的气体留存也很正常,正是这种气场让生者怀念,也正是生者的怀念让这种气场萦绕在我们身边。
人们常常会在一定时期内梦见已故的人,然后渐渐减少,这时他们的灵魂或许正渐渐进入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如花的世界草的世界一样,与人的世界并不对立,只不过他们属阴我们属阳。
之所以会怕“鬼”正是在于我们把阴阳两个世界决然对立了,其实我们同是在这个伟大造化中讨生活的一种物质,本该是和谐统一的,同阴阳八卦一般相生相息。况且这种气场如何谈得上危害人呢?
或许比人类还要纯净的多,毕竟他们没有肉身,也就没有了由此带来的众多欲望。他们大概只是在另一个世界静静地看着在世的亲人们,祈福、保佑我们这些有生之人。然后投胎,进入另一个轮回。或许我们从此就各自天涯,但毕竟有过一世的缘分……”
远望满山青翠和山下繁华,我沉静而沉思、幽然而悠远。
孔夫子曾曰过:“不知生,焉知死。”表达的是一种“知生乐命”的现世学说,或许由此衍生出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入世观念。
我曾对历史之记忆不以为然,这大概也是许多现代人特有的僭越自然、自比上帝之狂妄的症结。然而当我试着一点点去接触这个由无数人的血肉积淀了千百年而得的厚重之躯时,忽然觉得不知死,又焉知生?
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而炎帝又为黄帝所杀,三皇五帝个个叱咤,如今安在?禹之治水有功从而建夏开辟帝王之制,但终为夏桀之暴虐所亡,德行与暴虐,如今安在?
汤之改朝换代,面貌一新,终敌不过纣之残暴好色,妲己狐精与否不过一介愿得君王宠幸的女流,如今安在?文王有姜尚辅佐为武王伐纣铺路,建立八百年之周王朝,终不敌幽王贪淫为褒姒一笑“戏了诸侯”,如今安在?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政治经济大变革,文学艺术大繁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如今安在?秦之雄霸,却二世而亡,“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商鞅、李斯、韩非……人物的光芒,如今安在?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英雄!终是四面楚歌,挥泪别姬,自刎乌江;刘邦却是流氓之气,然破关亡秦,开创大汉,文景之治,汉武大帝,萧何、韩信、卫青、霍去病、李广、贾谊、张骞、司马迁、窦太后、昭君……数不尽的名人,如今安在?
魏蜀吴三足鼎立,绞尽脑汁、头破血流,不过三分天下,却被司马氏坐得江山,如今安在?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又一朝政乱,又一代文灿,魏晋之风骨,名士之气度,如今安在?终至隋唐,帝王鼎盛,文豪武将女中英杰,太宗之贞观之治、太白之醉酒谪仙、李靖之征战疆场、则天之武周政权、贵妃之风韵妖娆……
一切的辉煌时代,如今安在?北宋的积弱,南宋的偏安……我写不下去了,写不下去这满纸的“如今安在”?
那么如今安在?
——“荒冢一堆草没了”。
希腊神话中,阿克琉斯的母亲因为是神而可以洞穿人生,她在儿子阿克琉斯迷茫时让他选择:你是愿意参加战争,取得无数成功,赢得后世的铭记,但一定会英年牺牲在战场上?还是拥有妻儿,过长寿而简单幸福的生活,但几代以后,你的子孙便会把你遗忘?
在那个追求光荣与英雄的时代,阿克琉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选择了人生的短暂与孤独,选择了死后的辉煌与声名。
然而这还是古今将相,能留下个“荒冢”供人嗟叹凭吊,但茫茫草芥之辈又该如何,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无数选择,或许不像阿克琉斯的那么清晰明确,但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都有可能让我们转变终生。一段革命,一场冲突,甚至只是普通生活,就会有多少鲜活的、拥有自己故事的生命荡气回肠。
这便是历史的循环,这便是历史的厚重,正因其“循环”与“厚重”,我们无法抗拒。一把利剑可让英雄魂归、一尺白绫便叫美人沉睡,哪怕只是自然而然——死,仍在那里等待着。
所以,不知死之将至,焉知生只一次!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这个世界,把所有的美好都留下吧。倒不是赞成“人生不得恒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的及时行乐说,但人生应该有所附丽,莫辜负了这“生只一次”。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足矣。
随着年龄一点点增长,死亡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走入我们的生活,生与死变得渐渐清晰,当刹那间有所动容的时候,那份想要抓住的心是徒然的,跟随着曾经被当做理所应当的情感,我们自己也终有一天会步入此途,悄然走远直至永远消逝。
我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惋惜,因为这种陨落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我也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祈福,因为他们即将步入生命的下一站。
约翰·伯格写作《我们在此相遇》,或许就是出于这样的立意吧,超越时间的界限,在一个个契合的城市,相遇。因为“每样东西都始于死亡!”那一场场与亡灵的对话,犹如锋利寒冷的冰上之舞,美丽、“冻”人。
把生命本身释然,也把生命中最珍贵的人和最重要的事紧紧记下。想起《士兵突击》中的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让即将逝去点滴丰满吧。
又一年清明节即将到来,心中突然涌起一层淡淡发光的神性,很期待去山上的墓园看看,看看那个我们每个人都将回归的地方,那个最简单也最神秘、最轻微也最厚重的地方。
然后在每个即将成为过去的今天里,“装神弄鬼”,为自己招魂。“魂兮归来……”
于七七,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语文教师。
业余喜爱文学,发表散文《弄“鬼”》、书评《这条清泉流向大海——评长篇小说<你好,教授>》、诗歌《清明花开(二首)》、翻译《金凡——画布的灰调》、教育论文《找准切入点打开一片天——谈抒情性散文教学中的留白》等。
《嘉年华时光》
“一人一城一故事”有奖征文
2016年10月起,《嘉年华时光》公众号面向全国有奖征集“一人一城一故事”。
一、征集主题:面向全国所有写作爱好者,以“一人一城故事”为主题,将你的故事以文章形式写出来,友情、亲情、爱情、亲子、人生、职场、倾诉等,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为宜,所有来稿将在原创文学公众号“嘉年华时光”择优发表。经作者授权,“嘉年华时光”公众号也会帮助投稿者向更多媒体投稿传播。
二、评奖办法:文章一经修改发布,我们会在当月月底,结合文章的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等,为综合数据前3名的的文章作者,额外支付30元~80元的奖金。超过10000+阅读量,额外加奖80元。
三、投稿须关注微信公众号“嘉年华时光”( slycniegl)”;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四、请将你和这座城市的故事编辑好,务必写清楚文章标题、作者姓名,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以Word打包文档的形式,通过邮件发送至邮箱:408440374@qq.com。邮件主题名为《***在**城市的故事》。
五、来稿文末必须附有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微信号、手机等),以便联系和发放奖金。原创首发故事优先采用;已在纸媒发表作品择优发布。
六、本启事从即日起到2016年12月31日止。
七、特别欢迎有识机构或个人冠名、赞助,支持征稿、特约发布品牌故事。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