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子:小张碧云寺正殿(五代.国7)
碧云寺位于长子县城西北十余公里的丹朱镇小张村,始建年代无考。因为所在位置偏僻隐蔽所以发现也比较晚,山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后直接被列为第七批国保单位。这是个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的小殿,坐北朝南,坐落于两米多高的平台之上,明间置板门,次间直棂窗,灰筒瓦布顶,出檐深远,檐下斗拱疏朗,规制严谨,角柱略有生起,檐角起翘和缓。
长子小张碧云寺是第七批国家文保单位
由正面可看出檐下第一道泥道拱由素枋隐刻
看上去构造古朴简洁,如:柱头卷刹圆润,斗拱硕大,阑额不出头,无普拍枋,没有补间铺作,柱头四铺作批竹昂,令拱抹斜,昂式耍头,角铺作的双由昂。最突出显眼的是这个巨大的华头子,也是华拱与下昂共出一跳。处处都体现出早期的结构特征。还有:泥道拱第一道是素枋隐刻、梁栿搁架由斗拱承担、角梁斜置、草栿压昂、梁栿对接底面平齐等。
东北角上的转角铺作
华拱与下昂共出一跳是碧云寺的一大特点
檐下巨大的华拱头子与下昂共出一跳,这种例子很少见。在早期的进程中,现存唐、五代、辽的建筑中还没有华头子出现,而且北宋初年(990-994)的游仙寺毗卢殿普遍认为是华头子出现的首例。而碧云寺这一独特的华拱出头与昂身斜切抵住下昂共同完成出跳的形式被贺大龙先生解释为,华头子的雏形。同一类型还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的转角铺作与其类似。
山墙上的斗拱,昂嘴都曾被锯掉过
转角铺作上的双由昂
第一道泥道拱由素枋隐刻。碧云寺正殿泥道拱位置以素枋贯通柱头栌抖,并隐刻出泥道拱,拱端各置小斗上承一真的泥道慢拱。此种形制也比较少见,在晚唐的平顺天台庵和龙门寺西配殿出现过,之后并无发现。所以这也应是早期做法的特征。
内金柱上的十字斗拱和搁架斗拱
梁栿搁架由斗拱承担。按照常规梁栿间的搁架,一般由驼峰、斗拱、蜀柱等构件来承担。这里当然也有混合的做法,但总体上按早期出现的时间排序应该是:使用驼峰的要早于斗拱,斗拱要早于使用蜀柱。就是驼峰最早出现,蜀柱最晚,而斗拱则居中,基本上是这个规律。
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三椽栿接后剳牵用三柱,梁栿底面齐平
角梁斜置。这是一种早期的做法,大多出现于宋以前的建筑中,如南禅寺大殿(唐),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等。而到了宋代大部都习惯角梁平置的做法了。
从室内看角梁部分,角里转四跳偷心托大角梁
草栿压昂。碧云寺的形制是对古老的双栿体系的一种传承,是一种简化处理方式,上端的草栿本来应是一根完整的四椽栿,但是这里做了简化,简化为两端的剳牵压在铺作顶端的昂尾。下面的明栿作为了承重栿,只搭接里转第一跳华拱的跳头之上楔入双下昂的内侧三角区。
碧云寺草栿压昂
梁栿对接底面平齐且两颊上有仿月梁形的肩折线隐刻。梁栿对接平齐的形式多集中出现于宋中期及以前,这实际是小型简化殿堂的一种做法。晋东南地区绝大部分古建筑,都相应继承了古老殿堂型建筑的做法,而且具备一些殿堂型结构的属性。如:梁栿间层次分明、内外柱等高、类双栿体系(如:草栿压昂)、内柱不冲槫等。还仿造月梁形结构,在主梁栿上隐刻肩折线,这是对古老做法的一种传承。
从小张碧云寺侧视剖面图看出梁栿间搁架用的是斗拱而且草栿压昂实际是四椽草栿的简化
小张碧云寺大殿内景
最后还有个很大的疑问,就是梁栿不过柱。主梁栿只搭在跳头之上,这是一种由斗拱斜下昂等铺作组件构成的一种综合平衡系统,用它来平衡外檐和内部承重。这一平衡远不及梁栿过柱稳定,也就是说,如果其中有一个构件老化损毁,都将会造成不可逆损失,也不知古人当初是怎么想的,难道是材料不够用吗?当然这也反映出古人的奇思妙想独具匠心,用材大胆,不管如何到现今也延续了千年。当然与其相似的例子是宋初(971)的崇明寺中殿,也是巧妙利用了铺作层构成的综合平衡系统减散重力作用。有些学者也将碧云寺断为宋代其中就是参照了这个例子。
山面丁栿也不过柱,是搭在里转第二跳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