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想当然的故事
想当然的故事
文/应可军
童年的印象特别深,记得大人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的一个村里的农户主人正在斩猪草,一位邻居来串门,突然他有好奇心,把手伸进猪草,他当时想当然,我手伸在这里。总不会把刀斩下来。而主人想当然,我刀斩下来。你肯定会害怕收回去的,结果悲剧发生了。殊不知想当然会闯祸的。
想当然”最早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城, 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想当然”是一种惯性思维,是人们在原有知识、经验甚至刚产生的感觉影响下,重新认知事物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普遍存在,几乎是人的本能。情况变化不大时,惯性思维能帮助人们迅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而当情况发生质变时,惯性思维则会束缚人的创造性,妨碍人们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古今中外不少指挥员都败在自己的“想当然”上。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想当然地用冬季刮西北风的一般气象规律排除了对手的火攻威胁,将战船连在一起,完全没考虑万一风向有变怎么办,结果一把大火烧出数十年的天下三分。再比如拿破仑在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期间,想当然地认为船没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换成钢板就会沉没,轻率否决了美国工程师富尔顿提出的法国海军应砍断桅杆、撤掉风帆,用蒸汽机作动力建造铁甲舰的建议,痛失良机的法国海军实力大大落后于英国,最终输掉了欧洲争霸战争。
凭“想当然”, 得到的结论(判断)错误会滚滚来。对于科学研究危害极大。与“拍脑袋下结论”的错误性质差不多。都是唯心主义的思维。我们必须消灭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用逻辑学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真理进行科学思维, 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千万不能够用感性认识代替理性认识。不能够搞让实干(实践)感性认识包打天下。否则真理近在眼前也会发现不了。自以为是,我的结论永远正确。想起童年一件好笑的事,在一书看到,香蕉水加乒乓球,可变胶水,结果特地去寻找香蕉,和2只乒乓球放在一起,三个月也没有变化,后来才知道香蕉水是一种化工产品。我想当然将香蕉加水。哈哈。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