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养黄鳝 一年四季稳高产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只要让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便不会恶化,养殖效益将成倍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一、养殖池建造
⒈开放式养殖池 适合在长年有流水的地方建造。该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埂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另一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置金属网防逃。将若干养殖池并列排成1个单元,每个单元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
⒉封闭循环过滤式养殖池 适宜在缺乏水源的地方使用,养殖池的建造方法与开放式养殖池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池,增加净水、抽水、加温设备。
二、大棚建造
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最好每个单元设置在同一个大棚内,以便管理。
三、鳝种放养
鱼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将水放干。然后将与池底高程相平的排水管塞住,放水保持每个池内有微流水,水深5厘米。这时即可放养。鳝种放养前,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8克、漂白粉10克的比例配制药液,拌匀。待药物溶解后将鳝种置于药液中浸洗20~30分钟(水温10℃~15℃)。鳝种消毒后及时放养,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每公斤35~50条的鳝种4~5公斤,同池的鳝种要求大小一致。
四、饲料投喂
黄鳝放养2~3天后,将蚯蚓、螺、蚌、蛙肉等切碎,放在食台内驯食,并适当增大水流量。第一次投喂量为黄鳝总体重的1%~2%。第二天早上检查,若饲料被全部吃光,下次投喂时投饲率可增加到2%~3%,以后投饲率逐渐增加直至5%。随着黄鳝食量的增加,可在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和血粉、鱼粉、豆饼、菜籽饼、麸皮、米糠、瓜皮等,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为35%~40%。当黄鳝吃食正常后,每天上午8~9时、下午2~3时各投喂饲料1次即可。
五、日常管理
采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由于水质清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预防鼠、蛇等天敌为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时,要及时分开饲养。黄鳝饲养5~6个月即可上市,规格为每公斤6~10条,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六、疾病防治
用本法养殖黄鳝,极少发病,但对以下几种疾病也应注意防治。
⒈感冒 该病一般因注入的新水与原来水温温差过大所致。换水时用水温过低的水,池水温度骤降,黄鳝一时不能适应,易出现感冒症状,严重时病鳝易死亡。病鳝表现焦躁不安,皮肤失去光泽,黏液增多,颜色变为暗淡。严重时,病鳝呈休克状态,以致发生死亡。因感冒而引起较大损失在初次养鳝的经营者中较为多见。
当黄鳝从一水体移至另一水体时,水温相差不要大于3℃,一般在放养时尤为重要。给养殖池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不要过大,新加水不超过老水的1/3。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温度计进行监控。
⒉梅花斑病 该病发病初期于伤口处或体质较弱的黄鳝的肛门附近等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尾部全部烂掉,漂浮水面而死。
治疗可在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进行消毒,也可用生石灰、孔雀石绿等进行消毒。
⒊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病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之一。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此病发生较为频繁,黄鳝群体感染率高。病鳝轻则消瘦滞长,重则大量死亡,从而导致养殖失败。毛细线虫寄生于鳝鱼体内,使鱼消瘦死亡,并伴有水肿、肛门红肿。
冬季干塘时,暴晒池底、池壁,鳝种放养前,每立方米鳝池用200克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死原塘病原。放养鳝种时,严格挑选,遇有异常症状鳝种,不让其入池。流行季节,用0.3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月1~2次,或每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6天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