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一线教师选题思路(下)

(三)
近年来,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的热词和新的教育理念,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显然并不陌生。也就是说,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出,都给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核心素养,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还是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内容,都需要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和探索。显然,课题研究工作是推动核心素养深入开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探索方式。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程中,都在对核心素养进行积极地、有益地实践探索,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可行的。
然而,从我们指导或者接触的部分与核心素养相关的课题选题情况来看,我们非常遗憾的发现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选题过程中出现了“赶时髦”、功利性、“两张皮”、概念混淆和认知错误等现象比较突出,这显然不仅无助于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而且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理解和实践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的选题看似耳目一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基于增值性评价的……研究”“创客教育下的……研究”……而当我们打开课题内容发现,相当多的课题内容基本上只是对新理念的简单解读甚至复制粘贴,或者只是带着一顶时髦的“大帽子”,这就造成选题过程中出现了生搬硬套、假大空等现象。其实,这也恰恰说明了部分一线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选题时不能有效找到选题原点,也忘记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初心。
(四)
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课题选题呢?如何真正把核心素养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如何避免一味的“赶时髦”“两张皮”或只是满足功利性需要?如何让核心素养这个新理念能够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落地生根”呢?
我们认为,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课题选题,其具体的选题思路体现在以下几点:
1.聚焦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透过现象,提炼问题,这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原点。也就是说,对于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课题选题的出发点和原点就是聚焦自己(或课题组成员)的具体问题。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课题选题,显然也同样适用的。
2.找到核心素养与真问题之间的契合点。我们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显然,我们的一项课题研究工作,不可能涉及到这么多的研究内容,因此我们选题时就要从核心素养中找到与我们遇到的真问题相一致的内容,即核心素养与真问题之间的契合点。
3.梳理核心素养与真问题之间的距离。在找到真问题以及核心素养与真问题之间契合点的基础上,我们一线教师要梳理核心素养与真问题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我们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其实,我们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课题选题,不是对核心素养这个新理念或者内容本身进行研究的,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向,是能够及时发现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并对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改进和解决。这才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应做的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以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研究》为例,看看如何进行选题?在这个课题中,“责任担当”显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旧问题”,而“核心素养”则是一个新理念,其选题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步,我们通过观察或调研了解目前初中生责任担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具体体现是什么?这是该课题的研究起点和原点。第二步,要了解和认真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关于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具体内容、标准和要求,这也是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所在。第三步,梳理核心素养与目前学生存在问题之间的距离。即我们的初中生在责任担当方面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责任担当”的要求和标准的差距是什么?事实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的标准和要求,就是我们的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方向,这也是该课题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课题的选题方向。
当然,我们可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再聚焦和具体化:如果是校长或副校长承担的相关课题,可以把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如果是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那么就以课题组成员所教的年级或者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结束语
我们看一则寓言故事《赶时髦的鹭鸶》(内容有删节):
鹭鸶长得非常美丽,喜欢追求时髦,一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就不加思索地试一试。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鹭鸶来到大森林中度假。为了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兔哥哥、乌龟奶奶及鹬先生都非常友好地向鹭鸶问好,希望她能在森林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不知这儿的动物有没有新奇的东西,如果有的话,我就学过来,等回到家乡,那肯定是最时髦的!”鹭鸶不愧是位爱追求时髦的小姐,天都黑了,还在森林中找新奇的东西。
森林中越来越静,鹭鸶站在树下四处张望,在昏暗中她看见树上有好多鸟儿在睡觉。鹭鸶好奇怪呀,这些鸟儿的头怎么看不见呢?这是不是这里最时髦的睡法呀?
兔哥哥想耍弄一下这个傲慢无礼的家伙,就说:“你当然看不见他们的脑袋啦,他们在睡觉之前就把脑袋摘下去了。你还不知道吧,这是我们这里最时髦的睡法。”
“哎呀!真是太有意思了!”鹭鸶高兴得禁不住跳了起来。
鹭鸶也想学一下这种最时髦的睡法,于是,她想马上找一个人帮她把脑袋摘下来。
路上,鹭鸶遇见一只狼,她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尊敬的外科医生,您能帮我把脑袋摘下来吗?我想学这里的鸟儿把脑袋摘下来睡觉,希望你能按最时髦的式样把我的脑袋摘下来。
狼高兴极了,“咔嚓”一口将鹭鸶的脑袋咬了下来。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爱追求时髦的鹭鸶丧失了理智,最终不明不白丢了性命,因此我们不要过分“赶时髦”。
李镇西在《要搞真科研》一文中指出:“课题从何而来?我认为,教育科研应该目光向下,对准课堂,对准心灵。‘目光向下’,就是不要从文件中找课题,不要从领导人的讲话中找课题,而应该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找课题。”他还说:“教育科研需要理论指导,但千万不要追逐理论时髦,不要追逐时尚。”
在这两段话中,李镇西老师表达了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告诉我们课题来自于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要聚焦真问题;二是对部分一线教师选题“赶时髦”现象进行了警醒和鞭挞,也对部分教师的科研过于“功利化”现象进行了善意批评。
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不断变革。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或理论会层出不穷、遍地开花,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在选题时应守住自己的初心——基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工作,这样才不会在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教育现象中迷失自我。
当然,我们一线教师并不排除在选题时,可以适当结合新的教育理念或者新的教育理论进行一些科研工作。但我们选题时,切记不要盲从,不要“趁热度”,更不要“赶时髦”,而是应脚踏实地做一些真课题和真研究。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朋友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