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渔文化休闲园,本土原生态的体验
★旅游地点:江阴月城云外水庄之农渔文化休闲园
云外水庄的大门一侧,有个农渔文化休闲园。相对于生态园来说,规模并不很大,占地9万平方米,由生态休闲区和农渔民俗馆组成,为了展示江阴水乡特色的农业、渔业发展过程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其实在迎宾桥上,就能看到文化园里红云般的紫荆花。于是,我们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直奔大门。进去的时候看到有工作人员探了一下脑袋,还以为是需要购买门票的,不过人家很快把头又缩了回去。
走进大门,是两侧栽满漂亮紫荆花的小路。而不远处的碧桃花,又把我们的目光给勾引住了。这树碧桃开得太浓艳,红的白的开满了枝头,洋洋洒洒地映亮了几乎半个天空。
在看完紫荆和碧桃花后,我们才注意到原来路的两侧还有谚语转筒,都是一些与农时相关的谚语,读来也挺有意思。
沿着紫荆花路往前走,左侧是“勇敢者之路”。不过看起来已经荒废很久,虽然设施还在,不过荒草遍生,大约游人少至的缘故。
倒是在草丛里的风车,颇让我对农村的生活有些向往。没办法,打小就没见过这玩意儿,总是会觉得新奇的。
江南的水是公园的灵魂,而我每每都喜欢沿着湖滨漫步。于是,很自然地就转到了湖边的亲水平台。不过木质的栈桥禁不起风雨的侵袭,云外水庄分明建成并没有多久,却已经露出了年久失修的模样。
不过,桥畔的碧桃花,为这片湖生了不少颜色。垂柳依依,有一两枝柳伸展到了水面,风吹柳动,便在湖上留下一圈圈的涟漪,春天就仿佛在这散开的涟漪里。
沿着湖走到歇凉亭,这一带算是公园建筑比较密集的地方。可惜一旁的农渔民俗馆大门紧闭,不知道是否到了节假日才会开放。我想,这个展馆,应该是农渔文化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了吧?
在歇凉亭里歇了个脚,馆旁的桥大约也是年久失修的缘故,被人为地拦了起来,所以走到这里便此路不通,只能原路返回。
在湖畔有一片竹林,时不时听到鸟啼蛙鸣。因为频率比较密集,我初时还以为是播放的录音,人为地营造出一些自然的鸣叫声。竹林里不时扑楞楞地飞出几只鸥鹭,我们才恍然,原来这是真正大自然的声音。
“这里的生态,真是没的说。”朋友感慨。
“在繁华都市里呆得久了,真该到这里来度个假。”我点头同意。
虽然我们长居小城,但如今高楼大厦多了,钢筋水泥环绕,也难以见到这样自然的真趣。或许像《围城》的怪圈那样,住在城里的人来出去,住在城外的人想进来。人们总是对自己随手可得的东西不在意,却格外欣羡自己尚未得到的。
在文化园的边缘还有一块菜地,谓之“六亩田”菜地。油菜花虽然正当花季,无奈规模委实是小了些,比农村里屋前屋后的菜田都不如。这里原来是有门的,不过现在大门紧锁,所以到了这里又只能折返。
一旁是茂密的树林,踩着松软的落叶走进去,我们都很喜欢这种大树遮天的感觉。一时群鸟飞起,我们抬起头,才看到树冠处同时飞起几十只鸟儿。原来我们不经意间,打扰了它们的清静。
小朋友是最喜欢的农村的,以前阿姨家还没有拆迁的时候,他最爱往乡下跑,在田间扑蝴蝶抓蚱蜢,在他看来是比游乐园更有趣的活动。可惜随着农村拆迁,农田被征用,阿姨家住进了商品房,小朋友那点农村的乐趣,也被遗憾地放弃了。在这里看到成群结队的鸥鹭,自然是让人欣喜的。
树林的占地并不大,很快就走到了河边。从这里可以看到不时掠过的鸟儿们,展开的双翼,优美的姿态,它们是大自然的宠儿,在蓝天下翱翔,在树林里栖息。
文化园并不大,两个完整的圈转下来,也费不了多少时间。不过草亭草垛、码头渡口、渔船水车、牛棚磨盘,还是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这里展现的是江阴本土的农渔文化。姹紫嫣红的江南本就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而加上了一点主题,这幅水彩似乎又被做得旧了,让我们一下子穿梭到了被遗忘的曾今。
再度走到树林的边缘,我们没有再走进去打扰鸟儿们的安静生活,只是聆听地它们发出的欢快鸣叫声。
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美妙的音乐。
自由行:云外水庄之农渔文化休闲园
4月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