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195:素养与核心素养
195、素养与核心素养
本学期,县教育局给全县教师推荐的图书是余文森教授的力作《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由于比较忙,领到书后,一直搁在办公桌上,没有时间来学习。不久,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告诉我这次推荐的书不错,她不喜欢看理论类书籍,没想到这一次打开书后,却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看来,不是老师们不喜欢读书,只是很多书不符合普通老师的胃口。
空了的时候,也赶紧把书打开,果然,里面很多浅显易懂的案例,让人很轻松去理解那些曾经以为是阳春白雪的理论。
最近就和大家陆续分享自己一些感受:
今天谈的话题是:素养与核心素养
按照书上的观点,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素养和素质、教养、修养和涵养、文明、习性等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没拜读此书之前,这几个名字对我而言很难讲透彻。现在明白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也就是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体现出整体的气质。素养也是一个人的人格,是指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素养也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样看来,素养已经可以清晰的让人可以感触得到。
我处于一所农村学校,我经常给学生讲,虽然我们身处农村,我们也要体现出自己的高素质一面。有时候,乱丢乱扔、语言污秽、坐相不端,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现在有些孩子坐姿,和他家庭有很大关系,他模仿大人的坐法,手脚乱放。
前几天去一所学校参观,对方领导和教师带领我们的学生去他们的教学楼看了看,看之前提醒我们的学生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们的学生上课。结果呢?我收到了对方学校的学生的反馈,说我们的学生素质太差,严重影响到他们上课了。
行为习惯不好,就是素养不够。可能我们太习惯把不良行为都称之为素质,所以,还没上升到素养层面来理解。毕竟素养这个词语进入我们的视野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现在教育提出来的观点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相信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早已知晓,那就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与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我所在的农村地区,对于学生来说这六大素养都或多或少缺乏。现在农村学生很多不会学,难题不思考,总是投机取巧的办法。如周末作业,要么抄别人的,要么就是百度的,这样无意义的学习,只能体现出这些学生不会学习,不喜欢学习的特点。到了考试,总想作弊。不能作弊,干脆睡觉,150分的试卷上,分数仅个位数。他们不是不聪明,因为打游戏相当精通。只是他们不会学习,也不想学习而已。
有一次,我发现教室外的走廊没有扫,我走到教室说了三次,都无人行动。最后我提高了声音的分贝,才有人懒洋洋去扫。他还说不是应该是他扫,是他大家都不动,才决定去扫的。这说明了他们没有社会参与感,无劳动意识,集体意识。
一些学生要求教师公平,而自己却无规则意识,甚至是法律意识淡薄。最近看到某地几个初中男生对一名女生拳打脚踢的视频,感觉这些孩子的法律观念丧失,做人失败。
还有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我们一直认为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个个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农村的孩子那些淳朴的品性也逐渐被浮躁的现实所打败,很多孩子在家也只睡觉、耍手机、等饭吃,不帮家里干活。有些大一点的学生,周末就骑机动车出来,到处耍,或者约上所谓女朋友喝奶茶。再说每年5月科技活动月时,农村学校很难收到一件可以出彩的作品。
因为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都要归咎于教育问题,所以作为实施教育的教师和家长,还有社会,都要反思,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人?
星期六的时候,我去拜访了一位企业人士,他非常关心教育。他主动和我谈起了教育的问题,他认为现在教育在立德方面做得不太好,需要大力加强,否则,我们只能培养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说他看到我们培养出的大学生居然认为国外的空气比国内香甜,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一些大学生学成之后也不报效祖国,努力拿外国绿卡,效忠外国政府。这些崇洋媚外的大学生,丢光了中国人的脸。
他所说的这些,我都知道。真的,我们一些教师只以自己教了几个高分,考起几个重点大学自豪,对于关系学生一生的素养培养,真的一点也不重视。举个最近的例子:由于疫情影响,某个学校不能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升旗仪式,一般安排一个年级在操场进行,其他班级在教室里聆听。有些班级组织得很好,有些班级就关掉了教室喇叭,上起了自己的课,那声音,操场上都清晰可闻。升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时刻,居然不听。学校正常的制度不执行,不知道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这位企业人士决定做好一个品德教育平台,弥补现行教育上的缺失。不管他成不成功,我都想为他点赞,因为,他眼里有孩子,有孩子的未来,有这个社会的未来。
最近这两年,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学不好其实真的不是他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根本就没有把学习能力当成一种人生必须具备的素养来对待。想要扭转这个局面,需要教师、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当需要用到学习能力的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也许,我们说教会失败,但生活会无情打这些孩子的脸。我们能做的,就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让他一生受益。
(2020年5月31日晚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