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风潮“刮”进短视频
网视导读:2021年的暑期,虽然被疫情反扑的阴影所笼罩,但也有奥运会令人心情激荡。奥运期间,我国体育健儿勇夺88块奖牌,并实现许多项目的突破,他们的努力拼搏让网友们热血沸腾。
奥运期间,大赛相关、运动员相关内容成为了各大社交媒体的主流。对新面孔的认识,对老面孔的调侃,对退役选手、夺冠背后的考古,对值得尊敬、受大众喜爱的对手们或“吸”或科普……种种内容都被大量转发。见证着奥运健儿们的风采,大众对于运动美、健康美的追求氛围也愈发浓厚。
闭幕式前夕,许多网友感叹着奥运会结束到全运会开幕前的空窗期,提前怀念奥运期间的社交网络生态。不过,这些遗憾的感慨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奥运健儿们的隔离vlog来了。
从东京凯旋的奥运健儿们在归国后正在遵循管理规定隔离21天。
全运会即将到来,但防疫显然更加重要。运动员们只能在各自隔离地点生活与训练。这时,填满网友与运动员无聊日常的,正是他们隔离生活期间的vlog。
无论从什么定义上,运动员们的隔离vlog都是丰富多彩。
有的比较日常,从吃饭、唱歌皆有,或者分享自己爱好中的手工过程。
刘雯雯
孙一文
刘洋
还有人开始“整活”,和同队队友乃至乒乓球队玩接发球游戏的陈清晨。
有的看起来挺无奈——国乒队纯训练不掺一句话的视频遭遇了大家的“猛烈”吐槽,仿佛在校生隔离期间提交的网课作业。
国乒孙颖莎
国乒许昕
当然,说到“作业”这个关键词,这里面还真有交“作业”的——三人女篮杨舒予与举重石智勇都分享了艰难撰写大会后小结的经历。
篮球运动员杨舒予
举重运动员石智勇
总体上,占比最大的却是这样的视频——训练,训练,训练,秀身材!
射击队张常鸿
训练与小科普
游泳队汪顺
隔离vlog
可以说,众多网友都被身材牢牢吸睛。
根据射击队杨皓然新锻炼短视频的“爆料”,有关运动员发布锻炼教程一事,是本省体育局要求的内容。恐怕其他省体育局也免不了这一遭。
仔细想想,这样的要求超级合理。短视频的存在,一方面是要求运动员增加本身社交媒体使用率、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运动员们的明星效应,让室内锻炼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之计。
在二十年前,退役运动员走向何方是一个大问题。尽管热门项目的运动员们称得上前途无忧,但一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即使拿到了世界冠军的荣誉却也不太好过。
但是,随着规则的逐渐发展,有关运动员们走向何方的问题也逐渐有了更多、更全面的回答。
关于退役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的事宜,从1986年至今,一直被不断完善。优秀运动员的标准从世界冠军拓宽到细分级别,让国内冷门、非强势项目的运动员未来也有了保障。同时,从“免试入大学”到“免试读研”,优秀运动员的学历助力上限也有了拓展。
顶尖的运动员毕竟只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另一方面,非顶尖的运动员也在被安排着出路。
鼓励创业的有之,对于帮助退役运动员创业的培训机构与自己独立创业的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暂行办法》都有不同的扶持标准。
《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暂行办法》第三章节选
当然, 从其中的细则来看,扶持基金明显更鼓励运动员继续从事体育行业或在体育行业创业。
这大概也是有地区安排统一培训转行健身教练的原因。健身行业既关乎国民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也是朝阳产业之一。
但要说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且朴素的,还是得说短视频中的kol,将运动员造星。
毕竟,时过多年,能被网络大众而不是仅有某项目发烧友记住的体育明星大部分还是两种:一,国内热门、强势项目中,多年夺金的“大魔王”级人物;二,除去本身在体育项目上的成就,另以签约经纪公司、成为明星被持续曝光的选手。
但是,目前的网络直播的发展,也让运动员的“明星化”有了另一种可能,通过网络成名。奥运期间,小编获取的冷知识之一,便是我国的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在国外颇受追捧,日常训练视频有可观的播放量、点赞与视频播放收益。
田径队黄博凯的
接力挑战
举重队李发彬
跳柜子举重若轻
让运动员以运动成为网络明星,绝对是符合“鼓励运动员继续从事体育行业”原则的好方式。
可以说,部分运动员或顺应着网络流行、或进行的常人难以模仿的“开瓶盖挑战”、“跳桌挑战”,当真吸睛又造星。
当然,除去运动员的自发参与,还有短视频平台进行的专题活动相互助力,真正做到了热度、正能量并存。
举重运动员李发彬
游泳运动员汪顺
而此次运动员隔离期间的运动教程,可以说是一场大规模的“无器械健身”教学现场。可以看到最多的东西大概就是三样:瑜伽垫、弹力带、怡宝矿泉水箱。
此前,体育总局提出“体育改革要走出'圈子’突出'开放’”。其中强调了四点内容。
图源:体育
现在,借由奥运的东风,其中两点正以与娱乐效应并存的方式,走近、走进大家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