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的人,阳气的三个“泄露点”,想要阳气足,最好“堵上”
王悟营聊娱乐关注2021-01-18 14:24大图模式阳虚的人,阳气的三个“泄露点”,想要阳气足,最好“堵上”。对于一个正常的机体来说,阳气的充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历代中医著作的描述来看,都把阳气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比如内经的“阳气者,若天与日”之类,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图模式但是,阳气作为一类“宜动不宜静”的属性,因为推动着生命活动,抵御着外邪的侵袭。这本身就是一个消耗的过程,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补充。而生活中,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习惯,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阳气的损耗,从而形成所谓的“阳虚体质”。阳虚,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不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心理情志上的压力,都有消耗阳气、让阳气趋向于虚弱不足的可能。所以,保护好体内的阳气,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大图模式就阳气本身的特点来说,它喜欢循行在体表,成为身体抵御外邪的屏障。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它才向内进入到营阴之中,就像一个人需要喘口气一样地休整。如此日复一日,生生不息。整个过程,简单说来,就是两个字:出、入。而阳气出入的通道,算是阴阳媾和的途径,也算是“百密一疏”之处。因此,也在体表形成几个容易“泄露阳气”的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所谓的“泄漏点”,基本都和经络穴位相吻合。如果我们日常对这些地方做好防护,对养护阳气是很有好处的。在我看来,至少有如下三处穴位,可以看作阳气的“泄漏点”:
大图模式大椎穴在第七颈椎骨的下方。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第七颈椎”,那就用手摸着脖颈,左右摆头,最上端不动的那块就是。大椎穴是督脉的大穴。督脉有“诸阳之海”的别称,手足三阳经在这里和督脉进行交汇。就身体而言,背为阳、腹胃阴。大椎穴位于督脉的上端,刚好是衣服覆盖不到的地方。为什么在风雪天外出的时候,会有“寒气灌脖子”的感觉?其实就是大椎穴受到寒气吹扫的原因。为什么将大椎穴当作一个阳气的“泄漏点”?就因为我们对它“缺少”关爱。戴帽子也遮不到它,穿衣服也暖和不到它,唯一的方法似乎有个“围巾”,但我们又嫌它不方便。可以说,大椎穴是最容易受寒之处。即使是夏天,空调也经常吹到它。
大图模式所以,做好大椎穴的“防堵”,在寒冷季节适当做好它的保暖防风,避免寒气直吹。夏天的空调,最好也不要对着后颈直吹。平常还可以经常揉按它,有助于阳气的交汇。涌泉穴在脚底,属于足少阴肾经的大穴。冬天来了,我们身体上哪个地方最觉得冷?就是双脚。完全可以说,脚冷了全身都觉得冷,脚暖和了,全身都会暖和。
大图模式因为足少阴是“先天之本”,内蕴元阳之火。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中医经络学认为,足少阴经气从此而出以气化,故曰“涌泉”。因为脚底经常寒冷,所以,涌泉穴也算得上一个阳气的“泄漏点”。我们常说的“寒从脚底生”,其实就是说涌泉这个部位最容易耗损阳气。如何“堵”住这个泄漏点?冬季做好双脚的保暖,尽量让脚掌暖和。夏天也不要光着脚踩在湿冷冰凉的地面上。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经常揉按涌泉穴,冬天可用一些如艾叶、生姜、花椒等阳热之物熬水泡脚。
大图模式中脘穴属于奇经八脉里的“任脉”。位置在上腹部正中线、肚脐眼上4寸处(同身寸)。因为任脉“诸阴之海”的叫法,很多人认为中脘穴不应该属于阳气的“泄漏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我们喝冷饮的时候,会觉得中脘穴附近有凉飕飕的一团,这种感觉在冬天更为明显。而且,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有点发冷时,会在肚子上、也就是中脘穴附近放个热水袋,其实,这种做法,正是在“堵漏”。从中脘穴防止阳气的“泄露”,堵不如疏。因为它是任脉上的穴位之缘故,可以经常揉按上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摩腹”。也符合内经“阳在外、阴之使”的宗旨。从调和阴阳上着手,也就有防止阳气外泄的好处。
大图模式总之,阳气不足,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上述三个阳气的“泄漏点”,如果能经常调理一下,对养护阳气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