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惯性,重新界定‖文/流莫客
摆脱惯性,重新界定
我对美的本初定义只是来源于一些景色所带来的短暂的视觉冲击,那种霎时闯入心扉的快感以及思想上不可言语的愉悦,因此我带着对于美的好奇读了朱光潜先生写的《谈美书简》。
“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总能不经意间学到些东西,就像猛然发现美竟然还有门学问—“美学”,好奇指数瞬间上升,尽管书中有很多看不懂的术语,但也不妨碍我继续读下去。那么话说回来美到底是什么呢?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各派别之间则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基本分歧也就在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物质与意识的分歧,也有人曾下过定义,但在朱老先生看来,也只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而朱光潜先生谈的美,更偏向于文学之美,或者更宽泛的美感。不得不承认,在我看完人、艺术、浪漫与现实、悲与喜后,也无法定论美到底是什么?同时但也不可否定的是,美的确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有很大的主观意志性。如果大家对于美学也挺感兴趣的话,马克思主义对于美学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在书中朱老先生也谈到了自己是如何学起美学来的?他一开始从未梦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到美学的道路上去,他在前后的几个大学里做过14年的大学生,学习过许多不相干的功课,解剖过鲨鱼、制造过染色切片、读过艺术史等等许多,他也从来没上过一次美学课,他原来的兴趣中心也不涉及美学,但也不妨碍其在美学上的钻研力度。所以说,从他的人生经历上看,事情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在成家立业之前,他的生活的安定方向是模糊不定的,有面对选择的不知所措,有万事皆试的好奇心,但千万不要太着重于一件事情,就像朱老先生一样,美学并不是他的初衷。因此,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对于他的他在美学上的成功,他的坚持、执着和深入是非常影响到我们的。尤其是对我们的学习,解题不能模棱两可,阅读不能浅显而过。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到这里人们就应该排除一切疑虑,这个领域里是不容许有丝毫恐惧’”的确如此,然后不仅仅可以从朱老先生研究美学的态度而他的作品中看出,也可以在从事各类科研人员的身上发掘,这是涉及人生态度的,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要端正其态度,认清其方向,规范其行为,正所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个我们在读书上也是相吻合的,“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以上是我对朱老先生谈到自己与美学的一些感触!再次回到他的作品上来,在谈美中关于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特别吸引我,里面讲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等。它以生活中的小事给我们分析几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打破了原本我的看法。原本我认为感性即情绪化,理性即讲道理或者感性多是女性,理性多男性。实则不是,这让我想到了关于读书的重要性。
有些同学喜科幻,有的则喜言情,还有的则喜伦理,但不管怎样,我们读书读的是他讲的表面后的本质,而不是在单纯的看故事图享乐,就像我们经常说要以谁为榜样,我们在意的不是这个人的外貌多么俊美、衣着多么时尚,而是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迷人气质。因此,我们要讲究收获性,尽管在你看不懂的情况下,你也要让自己能在其中有所收获,我们要讲究体验感,要有极强的尝试感,珍惜过程,正视结果。
其实这也是美的一种。美之重大,他有悲喜浪现;美之重大,他活在任一角落;美之重大,他透于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