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劝宝玉追求仕途经济,是薛宝钗的良苦用心

宝钗劝宝玉用功读书上进,追求“仕途经济”,被宝玉骂了回去:“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这话骂得够狠,很多读者也被宝玉的这句话误导,以为宝钗劝宝玉读书,完全是出于私心,因为她想嫁宝玉做宝二奶奶,所以希望宝玉能走上仕途,实现高官厚禄。

这句话出现在第三十六回,此时的宝玉,对宝钗完全不了解,他只是凭自己的意气,认为世上读书上进的人,都是“禄蠹”。

其实,宝钗劝宝玉读书,不但没有私心,而且她的这番良苦用心,体现的正是她作为贤者和智者的大爱和高瞻远瞩

以宝玉的聪明才智及仁爱之心,如果他肯用功,他能成为经世济民的治国人才。

读书让人明理,并且通过明理而成为智者。智者的一大能力就是善于识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因此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宝钗读书多,而且她把所读的书都转化为了智慧。她的冷,其实也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只有冷眼旁观,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

宝玉不了解宝钗,宝钗却很了解宝玉。宝玉有着两大天赋,一是拥有常人难及的聪明才智,学东西快,所以他能通过自学而“杂学旁收”;二是宝玉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之心,有这份仁爱做为底色,他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

这样的人,最适合进入官场,经世济民,成为治国人才。

在第四十二回的“兰言解疑癖”中,作者曹雪芹先生通过宝钗对黛玉说出的金玉良言,表明了宝钗对读书的态度,以及对时局的看法:“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

其一、在那个时代,能拥有读书机会的人并不多,而读书的目的是明理,进而“辅国治民”,通过仕途,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保障百姓安居乐来。这才是当官的目的,所谓“仕途经济”,指的是通过仕途经世济民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态和价值观,已经晋升为妃的元春,看到黛玉所写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便把浣葛山庄,重新改回了稻香村。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体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这正是英明的统治者所追求的。

其二、“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原本读书的目的是明理、“辅国治民”,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多是像贾雨村这类,把读书当成“时尚之学”,当成追求高官厚禄的手段

这是宝钗发自内心的慨叹,像贾雨村这类读书人进入官场,将是国家的灾难,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如果贾雨村没有读书的机会,他只能去耕种或做买卖,反而是好事。

这就体现了宝钗对时局的担忧,虽说现在还是盛世,但他通过“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知道国家即将迎来衰败,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将结束。

所以,宝钗非常希望宝玉能把心用在读书上进上。如果宝玉能进入官场,他不但有治世之才,而且无私欲、无野心,一心为百姓着想,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就是宝钗劝宝玉读书上进追求“佳途经济”的第一个良苦用心:宝玉既拥有读书求学的机会,又拥有天赋之聪明,不需苦读就能迅速吸收并领悟。如果宝玉肯把心用在读书上,对他个人而言,有了立身之本;对家族而言,可以起到中兴的作用;对国家而言,多了一个治世能人,可用以对抗贾雨村之流,最大限度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老百姓安居乐业

如果宝玉能进入官场,就可与元春互相呼应,起到扶助元春的作用。

二十年来辨是非”,元春是贾府付出最大、活得最苦的人。当初被父母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为的就是为以一己之力,继续维持贾府的繁荣。

元春做到了,被封为“贤德妃”,既给家族带来了荣耀,又为家族带来了机会

然而,贾府中人只看到了荣耀,看不到机会,所以,元春封妃反而加速了贾府的衰亡。

元春给贾府带来的是什么机会?

通常来说,后宫与前朝需要互相呼应、彼此扶助,才能稳固势力。后妃能否长期维持“榴花开处照宫闱”的地位,取决于娘家有没有势力。

当然,这里的势力是褒义的。如果娘家有父叔兄弟在朝廷有功,后妃也能更被皇帝重视;同样,后妃在后宫的表现,也会直接影响到娘家父兄等的口碑。

可以说,元春已经通过披荆斩棘为弟弟宝玉趟出了一条路。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而要继续维护这个位置,不是她个人努力就能办到的。

但是,贾府的这些男人们,完全无视元春的难处。在元春省亲之时,贾政一口一个“”地自称着,毫无父亲对女儿的怜爱之情。

只有宝钗,提醒宝玉,“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这也是一句总是被误读的话。宝钗说这句话,其实是醒宝玉:那是你姐姐,不是贵妃,你要对她有姐弟之情,而不是君臣之义

只有感情的存在,才能体会到元春的不容易,从而不遗余力地去为她分忧。

此时的元春,太需要有人替她分忧了,而唯一有希望替她分忧的人,就是亲弟弟宝玉。如果宝玉能利用元春封妃给他带来的机会,珍惜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给皇子当伴读),拓展人脉,尽快进入仕途,与后宫的元春互相呼应,贾府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番良苦用心,在宝玉说宝钗像杨妃时,宝钗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杨玉环能长期屹立后宫而不倒,与其哥哥杨国忠在朝廷的威望分不开。虽然杨国忠不是什么好官,但宝钗此话的意思,其实是在指责宝玉整天游手好闲,不懂得替姐姐元春分忧。

所以,即使封了妃,没有好哥哥好兄弟的扶持又有什么用?

宝钗的这句话,也常常被误读,其实她是恨铁不成钢,一方面指责宝玉不懂得疼惜姐姐,另一方面,为宝玉白白浪费了为家为国谋福利的机会而痛心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宝钗就是伯乐,她早就看出了宝玉是一匹千里马。无奈宝玉这匹千里马,空有千里之才,却无千里之志,所以宝钗总想劝导他,希望他能把千里马的作用发挥出来。

这就是宝钗劝宝玉追求“仕途经济”的良苦用心,用她的大爱与高瞻远瞩,希望能把宝玉劝醒,让宝玉成为“于国于家有望”的人才

这也正是作者曹雪芹的痛悔之处,“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天恩祖德”,先祖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姐姐元春为她铺好了一条更易成功的路,然而他却沉湎于“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背父兄教育之恩”,有背于父兄的教育,“负师友规谈之德”,有负于师友的规劝,这里的师友,主要就是指亦师亦友的宝钗。

如果当初体会到了宝钗的良苦用心,听进了她的劝导之语,何至于落得“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下场?

世之很多人如宝玉这样,把宝钗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不懂其良苦用心,导致自误了。

世之能像宝钗这样具备大爱之心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并能不厌其烦劝导的人并不多,这也是宝钗能成为“山中高士”的原因。她拥有救人救世的胸怀,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好意被误解。只要能唤醒宝玉,起到救世的作用,个人的荣辱算得了什么呢?

人生能得一宝钗这样的知己足矣,可惜宝玉有眼不识金镶玉。我们何尝不是如宝玉这样,总是对别人的好心本能地抗拒呢?

《红楼梦》确实无愧于经典,每一句话,都是警世良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