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丽越危险:艺术史中致命的色彩诱惑

早在4万年前,人类的艺术家就发明了第一块颜料:一种泥土、动物脂肪、燃烧过的木炭和白罡的混合物,并创造出基础调色板上的五种颜色:红、黄、棕、黑和白。从那时起,颜色的历史一直被不断发挖掘和探寻。

新颜料的发明,总是伴随着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运动,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艺术家们不断尝试着各种在之前的绘画史中从未出现过的颜色。而这些颜色的来源,大都伴随着各种或迷人、或可怖的传奇故事。

红色

红赭是世界上第一种颜料,距今几万年的史前岩洞笔画,就使用了这种红棕色的石块。自从绘画技艺被发明以来,每一块有人居住的土地上,就必然有被人使用着的赭石。它盛产于含铁丰富的泥土里,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最好的赭石来自于黑海城市锡诺普(Sinope),位于现在的土耳其境内。这里出产的赭石如此珍贵,以至于所有来自锡诺普的产品都刻上了特殊印记,被人们称为“印记锡诺普”,而Sinope甚至还成了红赭的代名词。

史前岩洞壁画

16到17世纪,最受欢迎的红色颜料来自胭脂虫,一种只能在墨西哥找到的,寄居于霸王树(红色仙人掌)中的昆虫。这些看起来像白霉块的虫子被捏扁后,会挤出一摊鲜艳的、带紫晕的红色。胭脂虫红被发现后,很快便成为来自“新世界”的第三大进口物品(前两名是黄金和白银)。但16世纪的大多数人,都误以为这是一种水果或浆果。

《红衣主教肖像》,拉斐尔

拉斐尔、伦勃朗和鲁本斯都使用过胭脂虫红作为釉彩,覆盖在其他红色上面,以增加色泽的强度。

作为一种无毒的天然色素,胭脂虫红也被用于制造口红和腮红。经常卖断货的圣罗兰圣罗兰(YSL)金管64号、迪奥(DIOR)烈焰蓝金999号、纪梵希(GIVENCHY)小羊皮315号,配方中所用的红色添加剂,大都来自天然胭脂虫红。

蓝色

几百年来,青金石的价格一直胜过黄金。从中世纪起,画家们笔下的圣母就披上了亮蓝色的袍子,之所以选择蓝色,并不在于它有什么宗教象征意义,而纯粹是因为它高昂的价格能衬托圣母的尊贵。(相关阅读 蓝色,不止是星空:十位艺术家的蓝色时期

《祈祷的圣母》,萨索费拉托

圣母标志性的色调----群青蓝,来自青金石,一种几个世纪以来,只能在阿富汗的山脉地区找到的宝石。这种清澈的深蓝色内含闪烁着金光的黄铁矿斑晶,经久不变,被用来画法老面具的眼睛和蓝胡子。至今已经有15000年历史的图坦卡蒙面具,就是用金子与青金石制成。

图坦卡蒙面具

青金石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从埃及的墓葬肖像画,到伊朗的古兰经,以及维米尔那幅举世闻名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女孩的蓝色头饰也来自青金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1665年

1950年代,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合成了一种独特的群青蓝,过了五年,他为这种颜色申请了专利,被命名为 “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简称IKB)。克兰茵深深迷恋蓝色,对他而言,“蓝色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宇宙最本质的颜色。”

伊夫·克莱因

黄色

在绘画史上,很少有画家因为使用黄色出名,威廉透纳(J.M. William Turner)和梵高是其中的例外。

透纳在他的水彩画中使用了一种试验性的印度黄,这种颜色不仅明亮,而且充满味道:它是用喂了芒果树叶的母牛尿制成的。透纳对这种颜色深深着迷,以至于同时期的批评家嘲笑他的绘画“像得了黄疸病”,并怀疑透纳视力错乱。

《接近威尼斯》,透纳,1844年

为了实现更明亮的笔触,透纳还使用了一种合成的铬黄----一种含铅的工业颜料,它比以往任何颜料都闪亮夺目,但副作用是会导致精神错乱。

梵高也是铬黄的深度使用者,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正是这种颜料使他发了疯。当他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就被那里的以黄色为主旋律的美妙景色所吸引:“这个旋转着的柠檬黄的液态火球,正从蓝得耀眼的天空中掠过,使得空中充满了令人炫目的光。”一想到要画出这种强烈的黄色调子,他就不由自主的紧张和兴奋。

《向日葵》,梵高,1889年

梵高的《向日葵》中,那些明度非常高的黄色就是铬黄。梵·高在一些信件中,将铬黄色的品种分为铬黄1型、2型和3型,大约与现在的柠檬黄、黄色、橙色相对应。仔细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可以看到他巧妙地利用了这几种黄色的差别,把向日葵画得层次丰富、生气勃勃。然而,铬黄的稳定性随其颜色深浅而呈明显变化,颜色越深越耐久,浅铬黄受热或年久会变暗,这也是时至今日,《向日葵》的黄色有点变“蔫”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