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揭露WM失败原因,但他说的未必是真相

一个多月前在一片尖叫和欢呼声中,微软推出了他们时隔多年后全新的智能手机产品Surface Duo。在很多微软的粉丝看来,这款换用了Android系统,但同时引入了最新Windows 10X风格界面以及创新双屏交互的产品,可以说是其对此前多年智能手机业务的一次成功反思。尽管目前的Surface Duo严格意义上来说仅仅是一台工程样机(暂时还没有配备连摄像头),但它显然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甚至让一些网友感叹“微软接过了苹果创新的大旗”。
然而,有一个人似乎对基于Android系统的Surface Duo大受关注感到不是太开心。他就是Windows系统的缔造者,微软的前传奇CEO比尔·盖茨。在近日参加《纽约时报》举行的DealBook大会时,比尔盖茨显然很不爽地说到:“毫无疑问,那次反垄断起诉对于微软公司来说是一件坏事,我们原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上,因此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的反垄断案件,今天的消费者就不会购买安卓手机了,而是将会使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机。”
很显然,在微软自家刚刚宣布用Android取代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时间点上,盖茨这样的说法颇有些挑衅和不服的意味。但问题是,他说的真的对吗?
  • 反垄断拖累了Windows手机系统开发?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需要先确定盖茨先生所言的“反垄断案件”到底指的是怎么一回事。好在关于这方面的公开资料实在是太容易查到,因为这起反垄断案件所指的,是从1991年到2001年期间长达十年的“合众国诉微软案”。
在更进一步的探索之后我们发现,案件后期的各种调查、取证、出庭等活动,的确在时间上与微软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款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2003的研发时期高度重合。比如,1998年比尔·盖茨自己就曾因反垄断案被迫出庭作证,而正是在同年12月,微软首次发布了用于掌上智能设备(不包括电话机能)的初版操作系统Palm-size PC 1.1。
此后的几年里,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的更新步伐在我们今天来看的确有些慢。1999年2月他们推出了Palm-size PC 1.2版本,2000年7月,该系统更换全新CE3.0内核并正式改名Microsoft Windows Powered Pocket PC。此后微软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推出新版Microsoft Pocket PC 2002 Software,而真正具备完整手机通讯功能,目标设备从掌上电脑更换为智能手机的移动Windows,则直到2003年6月才最终面世,其正式名称为“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2003 Software for Pocket PC”,这也就是真正面向智能手机的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诞生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前(2002年),微软才终于和“由合众国联邦司法部与18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构成的庞大原告团队达成司法和解并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在Windows Mobile系统诞生之前的数年时间里,微软似乎的确被垄断官司分散了大量精力。比尔·盖茨如今责怪司法案件拖了微软的后腿,乍看之下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 没能及早联手摩托罗拉,对微软或许并不是问题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假使当时微软没有被“找茬”,假使Windows Mobile比事实上的推出时间更早面世,这是否就意味着它的命运就此转变呢?
盖茨先生对此的看法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他在同一场采访中还说到,“我们就差一点就成功了。那个时候我的注意力受到了干扰,而这种干扰导致我把事情搞砸了”。他还表示,移动操作系统的时间因此晚了3个月,而如果按预期发布的话,本来摩托罗拉会在一款手机上使用这一系统。
说实在的,看到这里我们的确震惊了。一是震惊于微软在官司缠身长达10年的时间里,新款系统的发布才仅仅被“耽误”了三个月,可见其开发实力还是强劲。二是震惊于比尔盖茨对Windows Mobile的乐观态度,难道说假使当年微软真的早早地和摩托罗拉达成合作,在WM生态里多一位强援,就一定能够改变后来自家移动操作系统的未来前景了吗?
摩托罗拉MPX,发布于2005年,使用Windows Mobile 2003SE系统
站在摩托罗拉的角度上来说,这还真说不准。因为我们三易生活早在数月之前带领大家回顾早期移动Linux系统的时候就曾分析过,摩托罗拉当年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明明手握强大的Linux资源,却硬生生地将其做成了“功能机系统”。以Razr V8为代表的一系列热卖手机空有强大的硬件性能和Linux智能系统,却不具备软件扩展能力,更无应用生态,白白浪费了一个绝好的树立摩托罗拉手机智能与互联网形象的大好机会。换句话说,如果摩托罗拉早在2003年便积极拥抱Windows Mobile系统(而不是自家一直没能真正做好的Linux),那么或许至少可以让这家曾经的手机巨头在安卓、iOS出现前就确立自身智能手机的影响力。这样一来,现如今的摩托罗拉会怎样还真不好说。
但是对于微软而言,他们的问题就绝对不是单纯的“进入市场晚了几个月”,或者“少了个亲密合作伙伴”这么简单了。一方面,微软的Windows Mobile虽然可能确实像比尔盖茨先生所说的,晚了三个月发布,但2003年就正式涉足智能手机市场的他们,照理来说还是比苹果、谷歌都早了至少五年的时间来完善自身系统和生态的。因此三个月相比于五年来说,实在不值一提。
  • 比尔盖茨有资格愤怒,但真相还应该被说出

更进一步来说,微软Windows Mobile的市场失败,难道真的就只是因为少了几个合作厂商,缺乏几款更多彩的手机所致吗?要按这样的思路,那苹果iPhone早就该“死”在前几代了,根本发展不到今天。况且微软Windows Mobile之所以合作伙伴少,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那复杂的付费授权机制所致,要知道曾经的WM可是按照不支持通话、支持通话但不支持触屏、既支持通话也支持触屏三种功能级别进行了严格的版本划分。这种完全沿用电脑上的Windows授权销售方式的商业模式,在面对免费、开源的Android的时候,一败涂地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

曾经的Windows Mobile界面

而最要命的是,微软不只是在Windows Mobile的销售模式上照搬PC系统,甚至就连系统的界面、功能设计也是照搬PC体验。如今的手机消费者只怕是很难想象,在2.8寸的屏幕上用触摸笔去点击绿豆大小的“开始按钮”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了吧!更不要说收发短信需要使用复杂的Outlook软件,安装app需要自行往手机上拷贝安装包,有时甚至还要自己修改手机系统的注册表。
Windows Mobile 6.5大幅改动的界面
讽刺的是,直到2009年微软才终于发布了对手指(电容屏)触摸采用友好设计,引入现代APP商店(微软称之为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的Windows Mobile 6.5系统。而此时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系统都已经发布,“互联网手机、“全触控操作” 以及“手机应用商店”的概念早已被大众接受。可是它们没有一个是微软提出的,哪怕微软比对手多了五年的时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家科技媒体,我们三易生活其实很能理解比尔盖茨看到曾经是自己心血的Windows手机系统,最终被自己曾经领导过的企业抛弃的感觉,因此会有不甘、会有愤怒,甚至会迁怒,会找借口都是正常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写这篇文章来和大家共同怀念、探讨Windows Mobile系统的失败原因,这既是出于对盖茨先生的尊重,也是作为科技媒体的负责任态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联合三星发布5G芯片,vivo的领先优势还在扩大

刚刚亮相的三星Exynos 980,也展现了vivo在5G时代的领先优势。

Apple TV+虽然打脸同行,但依然无法取代光碟

尽管Apple TV+提供了更高的码率,但相比蓝光电影却还不够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