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育种就要先了解遗传 赛鸽遗传入门之双公双母
赛鸽遗传入门
在我们实际作育幼鸽的过程中,时不时会碰到双公或是双母的情形,按照以往的鸽经,会有小雄大雌尚飞赛,反之大雄小雌做种优良的论述。但是结合这么多年的实际情况,以上的论述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因为反过来的情况也有,更有同窝两只既能飞做种也优秀的情形,所以凡是太绝对的论述大多经不起拷问。我个人不喜欢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感觉更难受,尤其是面对鸽子这些复杂而又无解的现象,凡事总想弄个究竟真可算是个“自寻烦恼”的毛病。虽然在双公双母优劣方面一时找不出满意的答案,但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按以往得到双公双母的经验,如果是双母多会出现一个体型较大,长相酷似公鸽的母鸽。反之是双公则会出现一只相对同窝体型较小长相酷似母鸽的公鸽。而较少出现一窝双雄全部阳刚气十足,或是一窝双母都灵巧秀美的。按道理左右后代鸽性别是由母鸽释放的性染色体决定,但是偏偏有的公鸽无论配什么母鸽出双公或双母的机率都超高。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我甚至猜测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会不会同鳄鱼和蜥蜴一样产下的卵会因为受孵化温度的影响而左右雏鸟的性别,以至于两蛋中原来本应为雌或雄的雏鸟因为孵化温度的影响性别发生改变,所以才会生得一副不雌不雄的模样?
不过猜想终究不可一厢情愿,得有实际的论据支撑才行。刚好最近对鸽子的遗传方面很有兴趣,毕竟养鸽玩到一定程度,总觉得鸽种是可以用钱解决的事,训养的技术也是可以习得的,唯独育种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有钱起棚赢三五年容易,但要靠一个品种发挥八代十代就有点难度了,非要精通选种和育种技术不可。
玩育种就要先了解遗传。遗传学的知识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十分烧脑,天资不行,勤奋来补,花了些时日总算粗浅了解了什么是“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换”、什么是“连锁遗传”,什么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那么这些又与前面的双公双母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做一下科普。
所有生物的内外在性状(性状:是指动物的内外在所有形态和表现,我们鸽子的归巢能力也包括在内)都很大程度受体内的基因影响,基因存在染色体中。鸽子每个细胞核内含39对常规染色体外加1对性染色体,共40对合计80条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用蓝色区分),一条来自母方(以橙色区分)。为了便于理解,我以豌豆荚和豌豆来比喻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每对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就好像两条形态和长度一样的豆荚,成对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两条同源染色体(豆荚)中有数量和位置排列一样的等位基因(豌豆),假设每一个基因可以控制一个性状。那么最终表现在鸽子身上的性状,会由一对等位基因互相作用产生,而且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表现有相对的显性或隐性表现。比如一对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黄眼基因相对白眼基因表现为显性,那么鸽子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那就为黄眼。而且各对不同的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表现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再来讲一下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换和连锁遗传。以下为鸽子的精原细胞所携带的染色体。
精原细胞第一次分裂的状态
在精原细胞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各一条染色单体会先各自复制多一条姐妹染色体,复制出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同原先的染色单体上的所有基因是一样的。即原来父母各一条染色单体,变成了两条父方的染色单体和两条母方的染色单体。这时候两条父方的染色单体会同母方的两条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就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换。如下图:
由于有的基因个体之间好像天生就注定如影随形一般,在发生等位基因互换的时候也会连带将连锁的基因一并互换到另一条染色单体上去,也有部分基因会和性别绑定。这个现象就造成了有一些鸽子后代一旦出特定毛色、特定眼色或是其他外部条件,就多能进奖;或是出现有的鸽族出公的能飞,母的不能飞,诸如此类。
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换之后,会接着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精原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之后是如下的状态:
但接下来两个精原来次细胞会再进行第二次分裂,这个时候主要的现象是各对同源染色体分裂成两条同源染色单体。之后这些非同源染色单体再随机组合成一个染色体组,即随机组合携带39个常染色单体和一个性染色体,而成为一个个体的精子。即一个公鸽的精原细胞或是母鸽的一个卵原细胞,最后会形成四个有着不同基因组合的精子和卵子。
从以上的现象看,母鸽一般产生的四个卵子中有两个为雄性两个为雌性,而最后会受精生出双公双母或是一公一母,完全是靠母鸽当时随机释放的卵子性别为准。但是鸟类的进化程度仍然不如哺乳动物,所以母鸽的那对性同源染色体WZ并不排除有等位基因段的存在,在第一次分裂的时候并不排除有等位基因互换的现象。而Z染色体上存有的雄性性证基因,W性染色体上存有的雌性性证基因,一旦发生等位基因互换,那也难怪会生出雌象的公鸽,或是雄象的母鸽了。这种现象就算是平常在非双公双母的情况下也时有出现(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母难辨),所以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如果说小雄大雌飞赛较好,那么大概是生性暴烈的公鸽生得一个体型良好的母身,配上破风良好的母鸽翅膀,而性情坚韧的母鸽却生得一个壮硕有冲劲的公鸽身,所以相对一般的公母鸽竞赛确有优势,当然前提还是得在好血统之间互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
以上的现象让人细思恐极,鸽子的遗传基因一点都不安分,它们不但喜欢玩跳槽,而且一言不合就分离,有的大哥讲义气去哪都会带上几个固定的兄弟,到新团体之后重新组合又为新团体效命。但如果是化为精子或是卵子之后运气不好“上错船”错过投胎的机会,那也无用武之地了。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母鸽一个卵原细胞会分成四种组合只要能受精就一定有机会出到,这点精子就不一样了不但数量和组合多而且能不能投胎总要凭些实力和运气。所以为什么用母鸽来守护鸽种的问题,而用公鸽来寻求突破。所以平常讲鸽子和父母的基因遗传到百分之五十和祖代的基因是各百分之二十五其实都不一定准确,具体能遗传到多少完全看运气。
从上面的现象看,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换,和非同源染色单体的自由组合,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对于培养赛鸽而言,同样对保种和杂交带来了挑战。
针对以上的现象,也再一次坚定了适度的沾亲配才是保留优秀基因的做法,而杂交则应当十分谨慎。因为好和不好的基因都会在染色体之间互相渗透,不好的隐性基因之所以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受等位的优秀显性基因的掩盖。如再往下传,这个隐性的劣质基因日后配对如遇上等位的性隐劣质基因,成为纯合子,那缺点就暴露无疑了。所以会有“选育”并存的二字,却任一方面育种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既然遗传如此让人捉摸不定,那也只好专注于少数几个品种。凭借长期的观察总结,了解特定品种的连锁遗传和伴性遗传现象,以做到先见之明和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