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辽事杂诗》(卢龙雄塞倚天开)赏析
辽事杂诗
其一
明·陈子龙
【原诗】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胡骑来。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注释】
卢龙塞:长城上重要关口之一,为明代内外交通的重要通道。 倚天开:形容自然地理之形势险固。 胡骑:指女真族的骑兵。
碛:指沙漠。 回中:秦代有回中宫,在今甘肃省,此处是指代北京附近的明朝宫廷园林行宫。
陵园:指明帝诸陵,在京城以北之昌平县,崇祯九年清兵曾由此进逼北京。 白露:秋天到了白露时节,万木肃杀,此处是描写战后一片荒凉。
樽俎:语出《晏子春秋》:“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是说能在谈判的酒席上,退却千里之外的敌兵。
【赏析】
崇祯十年前后,陈子龙写了《辽事杂诗》八首,这是其一。此诗感叹边事废弛,朝廷武备不修,揭露女真人入侵给人民造成的灾难。
首联“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胡骑来”,险要的卢龙雄塞却抵不住女真族铁骑的入侵。后金军马在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七年(1634年)七月、九年(1636年)七月近十年内三次跨过长城,京师震动。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则是对剽悍的少数民族斗士们的描述。大漠中战斗的鼓角摇撼日月,敌军无比猖獗,战斗的烽火逼近了明代的离宫园囿。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描述了少数民族入侵造成的凄惨景象。无论是皇帝的陵寝,还是京畿诸县城外,都留下了敌军践踏的足迹。屈死于残暴的敌人的孤魂怨鬼,夜夜哀鸣,白骨遍地,夜晚分解出荧荧磷火。树木繁茂的陵寝也被战火烧成一片白地,荒无人烟,笼罩在寒露之中。语言生动真实,描写出一幅凄怖可怕的画面。
前面数句对敌人的强悍、凶残作了充分描写,末联一转为写我方“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原来朝中全是缩头畏尾的怕死鬼,没有胆量去与强敌作殊死搏斗,只把安危大事寄托在外交谈判上。“共道”写出满朝文武皆为怯懦且不顾国家安危的情形。那些守边的武将皆是“黄金辇下征输尽,红袖军中歌舞还”(《辽事杂诗》之五)。不禁感叹当今没有敢于挺身而出,担负起保卫国家重任的杰出人才。“出群才”,出于杜甫诗《诸将》:“安危需仗出群才”,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本诗实用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意,但又是完全贴合现实之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明诗“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