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讲授法”是否过时
熊雪芬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遭受着强有力的冲击。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使用已久的“讲授法”就过时了呢?我认为,虽然讲授法与其他教法相比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存在价值。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具有优越性。
一、讲授法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生动的描绘,有启发性的提问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是重要而经济的途径,文言文是中学生最惧怕的一种文体,我们在讲授文言文时多采用串讲法。先逐句朗读、逐句结实,然后逐段串讲,全文串通,点名题旨。(串讲过程中可适当点学生回讲,检查其接受情况。)用串讲法省时,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大意、掌握相关文言词汇、理解文章主题。与“探究教学法”课堂内难以完成任务,教学时间难以把握相比,讲授法显得优越得多。它容易控制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讲授法有利于学生准确、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法有多种方式:讲述、讲解、讲读(串讲)、讲演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时候多采用讲解的方式。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地理》中气候和天气的概念时曾尝试在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法。在一个班我直接用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并举例区分了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且记忆较准确。在另外一个班我采用了讨论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并比较两者的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虽然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小组的学生能说出两者的概念并能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但是不够全面,表述也不科学。教学目标即便是完成了,但耗时过长,且我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系统性、准确性。由此,我可以说讲授法强调的是系统地讲解知识,注重双重传授,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系统的知识。
三、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都渗透着讲授法,可以综合使用
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而没有过时,不仅仅在于它容易控制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系统的知识,还在于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新教法不断出现的同时,讲授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点评、总结,这些都是教师运用讲授法的过程。讲授法渗透于其他教法的实施过程中,离开了讲授法,其他教学方法就难以独立存在。同样的,讲授法只有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弥补使用该教法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发展容易受到影响的不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因素,一堂课以何种教法为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即以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特点为依据,虽然讲授法有其不足的一面,但它有着自身的优势,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仍要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方法,将讲授法与其他方法合理结合,探索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好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讲授法在新课程理念下重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