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满意度如何保障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习满意度;保障
摘 要:首先是高校践行“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观,为“地位满意”提供宏观保障;其次是教师依据年级特点增强教育针对性,为“过程满意”奠定坚实基础;最后是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并提升职业技能,为了“前程满意”而持续奋斗。
学习满意度简单来讲是学习者对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是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个体需求或愿望得以实现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愿望与诉求得到满足,便会感到愉悦,学习满意度就高;相反,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愿望与诉求并未实现,则会表现出失望和低落等情绪,说明学习满意度低。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满意度包括对自身学习的满意度、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以及对高校所提供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度等。学生对于自身、教师、学校等的满意度情况,影响着学习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学习满意度高,学习者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学习;相反,学习满意度低会导致不良情绪,进一步减少学习投入。为了提升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满意度,需要改进学校层面的工作以实现学生的“地位满意”,需要改善教师层面的教导以促进学生的“过程满意”,需要从学生层面增进“前程满意”。
一、地位满意:高校践行“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观
在对A校b院教育学硕士生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校存在不满情绪。一种是活动层面的不满,比如住宿条件差、校园活动不够丰富,反映出对于校园环境设施的不够满意。另一种是制度和观念层面的不满,比如“管理轻培养”、“重科研轻教学”、学院不重视教学、教师的教学投入不足,等等。从中反映出“管理者”视角过强,以方便管理为原则,出于“政绩思维”而过于重视科研绩效。这样就很难改变“科研冲击教学”的状况,不利于践行“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观。不满的情绪会降低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
为了增进学生的“地位满意”,高校需要努力贯彻“学生中心”,从制度上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比如,高校应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师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等。因为学生对于教师的不满,主要针对的是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指导。而要改变教师,必须从改进教师管理制度入手。高校管理者应当从考核制度上向教学倾斜,引导和激励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到教学方面。只有从学校制度上保证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除了学校制度的保障之外,搭建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也很重要。师生可以通过微信、QQ、邮箱等多种网络途径,随时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采用对话而非说教的形式,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为了弥补网络交流的不足,还可以定期举行师生交流会,让师生有机会开展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这样不仅能当面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也能展现教师的个人风采和魅力。高校应当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比如规定教师设定固定的交流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开设小型研讨室,方便师生预约使用;对于教师在课堂之外的额外付出,或者有创意的人才培养举措,积极加以关注并实施鼓励和表彰等。
二、过程满意:教师依据年级特点增强教育针对性
在访谈中发现,学生们最直接抱怨的是老师。认为部分任课老师应付课程,有些导师应付毕业论文,师生之间交流太少。这种抱怨其实是相互的,甚至是互相强化的。学生对教师失望,觉得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科研,而忽视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很难在“跟老师一起做科研”中得到锻炼与培养;而现实中也有很多导师认为学生态度不端正、学术功底差、热衷赚钱和功利目标,无法胜任“科研助手”角色,只好一再降低对学生的“科研期待”。导师们依据多年的经验,更强调“基于科研能力所提出的科研要求,需要因人而异”,既然很少有合格的“科研助手”,不如自己亲力亲为更省事;而且老师也可能怀疑学生对待科研是“叶公好龙”的态度,认为学生要求“参与科研”也许源于对科研艰辛的不了解,或者只是一时冲动,但没有毅力真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和教师“互相失望和抱怨”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双方在学术合作上更加松懈。
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教师应当主动做出改变,引领硕士生慢慢适应从学业到学术的改变。教育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灵性成长。因此,教师要耐下心来,一步步关照硕士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种状态,做出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导师要把握硕士生求学的全程,任课教师也应理性分析教学对象所处的阶段特征。
研一学生刚进入校园的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一方面,教师要帮助新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许多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只看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的自由,于是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其实,时间自由只是一种表象,研究生的学习应该变得更为繁重了,需要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和学习。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学生入校时就加强宣传和教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研一学生制订出符合自身特殊性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很多学生在刚入学时会比较迷茫,特别是那些跨学科报考教育学的学生,虽然内心里想学习,却不知道如何学习,渐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承担起方向牌和指明灯的责任,引导学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研二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基本上都能适应研究生的生活。这一年应该是硕士生较为轻松的一年,因为他们所修的课程变少了,也还没有面临就业的问题。可是,研二处于学位论文的开题阶段及进行职业规划的最好时机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依然非常重要。导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发挥重要的论文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开题阶段的任务。同时,学校应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督促学生树立职业目标,以增强学习投入。
研三这一年是硕士阶段非常重要的一年。研究生的生活已接近尾声,无论是准备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学生都必须做出选择了。这一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位论文和就业。教育学硕士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普遍比较焦躁和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容易从众而涌入“考试党”大军,以此来安慰自己。此时,学习投入往往是最低的,仅仅是焦躁的情绪就很难让学生静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越是这种关键时期,越需要沉着冷静。学生除了做出抉择、沉着应对学业和就业挑战外,还要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此时,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最全面的就业信息,以及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机会。
三、前程满意: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并提升职业技能
调查中发现,教育学硕士生对自己的不满也非常强烈,丝毫不亚于对学校和对教师的不满。在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中,每一次升学都是一次质的飞越,都需要备考时树立坚定理想、调动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正因为这种高竞争性、高强度的备考过程,导致入学后学生的情绪往往会有报复性反弹,以松懈弥补备考时的过度紧张。“入学懈怠”加上对研究生学习的不适应,会带来教育学硕士生的迷茫和不满。再加上兼职的诱惑、学位论文的压力等,又会导致学生的焦虑,似乎怎么选择都充满遗憾,总觉得自己不如以往那么积极进取,对自身的各方面表现产生不满。这些对自身的不满,会造成负面情绪的聚集,助长各种“破罐子破摔”式心理,更加导致学生减少对学业的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鼓励学生自律和勤勉,已经很难发挥奇效,因为很多学生在颓废状态下,已经没有太大的“学术梦”。这时的目标激励,有必要从“学术”转向“职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激励学生为前程而持续奋斗。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在自己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还可以缓解学生因就业而产生的过度焦虑。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团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职业指导,使学生遇到择业困惑时能及时获得支持与帮助。
其次,职业生涯指导应当融入课堂,这是因为职业规划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来思考、寻找与定位未来的职业方向。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中进行点拨与教导,学生就能对自己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也只有确立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加强学习投入,产生良性循环。
再次,学生也要多方寻求资源支持和方向指导,比如参加研究生会或学生社团的职业规划类主题活动,以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学校里的“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学生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规划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定理想、谋划未来。
最后,导师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也要发挥积极作用。这需要导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规划中适时提供恰当的指导意见。
总之,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满意度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综合性保障。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增强教育针对性、学生以职业规划为抓手的持续奋斗,有助于从地位、过程和前程方面,提高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