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舜帝挑选接班人
【原文】
皋陶(1)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2)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3),祖考(4)至,群后(5)相让,鸟兽翔舞(6);《箫韶》九成(7),凤皇来仪(8),百兽率(9)舞,百官信谐。帝用此(10)作歌,曰:“陟天之命(11),维时维几(12)。”乃歌曰:“股肱喜(13)哉,元首起(14)哉,百工熙(15)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16)曰:“念(17)哉,率为兴事(18),慎乃宪(19),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20)哉,股肱良(21)哉,庶事康(22)哉!”又歌曰:“元首丛脞(23)哉,股肱惰(24)哉,万事堕(25)哉!”帝拜(26)曰:“然,往钦(27)哉!”于是天下皆宗(28)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帝舜荐禹于天,为嗣(29)。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30)舜之子商均于阳城(31)。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32),国号曰夏后,姓姒氏(33)。(出自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
【注释】
(1) 皋陶(音高摇):人名。
(2) 则:效法。
(3) 行乐:制作乐章。
(4) 祖考:祖先,指祖先的灵魂。祖,先祖。考,先父。
(5) 群后:各地诸侯。后,君主。
(6) 鸟兽翔舞:鸟兽随着音乐在飞翔、起舞。描述音乐的感动力量。
(7) 《箫韶》九成:《箫韶》奏完九次。《箫韶》,相传为舜时的乐曲名。九成,奏九次,每奏完一次乐曲称为一成。
(8) 凤皇来仪:凤凰飞来。凤皇,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皇,通“凰”。来仪,飞来。
(9) 率:全都。
(10) 用此:于是。
(11) 陟(音至)天之命:遵循上天的命令。
(12) 维时维几:无论何时何事都要小心谨慎。时,时时。几,小;小事。
(13) 股肱喜:大臣们乐于尽职。股肱,比喻大臣。喜,乐于。
(14) 元首起:天子振起奋发。元首,指天子。起,振起。
(15) 百工熙:各种事业才能兴盛。百工,指百官之事。熙,兴盛。
(16) 拜手稽首扬言:先行拜手礼,再磕头至地,然后大声说。拜手,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稽首,磕头至地。扬,大声。此处先拜手再稽首,表示高度的尊敬。
(17) 念:记住。
(18) 率为兴事:君主应该要做大臣的表率,使国事振兴。率,表率。兴事,国事振兴。
(19) 慎乃宪:谨慎地制定国家的法度。乃,其,指国家。宪,法度。
(20) 明:圣明。
(21) 良:贤良。
(22) 庶事康:诸事安宁。庶,诸。康,安宁。
(23) 丛脞:繁琐细碎。
(24) 惰:怠惰。
(25) 堕:荒废。
(26) 拜:答谢。
(27) 往钦:以后要努力办好各自的事务。往,往后。钦,恭敬,此处指敬其职事。
(28) 宗:尊崇。
(29) 嗣:继承人。
(30) 辟:同“避”。
(31) 阳城:故址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城镇。
(32) 南面朝天下:天子即位,面南而坐,接受所有臣民的朝拜。南面,天子即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帝王见群臣,面向南而坐,因而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臣民的朝拜。
(33) 姓姒(音赐)氏:以姒为姓。传说禹的祖先是吞了薏苡而出生的,所以姓姒(姒、苡古音同)。
【语译参考】
皋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大家都以禹为榜样。对不遵守命令的人,施加刑罚。因此,舜的德政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时,夔担任乐师,奏出乐曲,祖先亡灵降临欣赏,诸侯们相互礼让,鸟兽在宫殿周围随着音乐飞翔、起舞。《箫韶》奏完九次时,凤凰也飞来了,百兽都舞起来,百官忠诚合谐。舜帝因此作歌说:“奉行天命处理政事,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谨微慎行。”又唱道:“大臣们乐于尽职啊!作为君主的也要奋发有所作为啊!所有的事业才会兴盛啊!”皋陶跪拜,先低头至手,又叩头至地,然后高声说道:“一定要记住这些话啊!君主应该要做大臣的表率,谨慎地制定国家的法度,不可懈怠!”于是改变词意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大臣贤良啊!天下万事都安宁啊!”又唱道:“天子忙于琐事胸无大志啊!大臣就会日渐懈怠啊!天下万事都荒废啊!”舜帝答谢说:“对!以后我们都要努力办好各自的事务!”
从此,天下都遵循且采用禹明确设立的法度和制作的音乐,并尊奉他为山川神灵的主宰。舜帝向上天推荐禹,做为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后,舜帝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而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而朝拜禹,禹才继承天子之位,面南而坐,接受所有臣民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
【研析】
本篇的前半段在于描述舜与皋陶唱和的快乐,将君臣同心同德的和谐情形表露无遗,歌唱的内容,是在讨论帝德,提到君王英明,大臣才会贤能,各项政事方能顺利推展;如果君王忙于琐事而胸无大志,则大臣们就会怠惰,所有的政事也就荒废。舜与皋陶为君臣关系,所以皋陶在对话过程中的礼节上,仍谨守本份,对舜拜手且稽首,以示高度尊敬;但在对话内容上,皋陶则对舜提出君王应有作为的期许及建议,而非一味的逢迎拍马。由他们二人的密切互动对话,互相提醒君臣应尽的职责,并共同勉励以谋天下太平盛世,可以看出两人的真诚与对德行的重视。
本篇的后半段则在描述禹的功德有目共睹,所以舜帝也采取尧的禅让作法,挑选禹作为接班人,将帝位传贤不传子。但,禹在舜死后,决定推辞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惟因禹的功德得到天下诸侯的爱戴与推崇,所以诸侯们都还是选择离开商均而朝拜禹。由此可知天子德行的重要,有德,自然人心归顺;无德,即使强求得到帝位,也无法得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