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刊备选)​​黄玉金易经山水刍议(25)|云风景(广东)

本文由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号ID:wxsdwk)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6525期

黄玉金易经山水刍议(25)

文/云风景(广东)

二、正文

(续上文)
(二十)易经山水六十四卦第二十卦 
内察外省

象曰:风行地上,观。以省。

先生说,学习书画艺术,首先要做到“内察外省”。内是习艺的修养,内心明朗了,就可以醒觉自己,才能对艺术专注用心。外是书画的作用,如果要让自己明白,就要将艺术修养运用到生活当中,令自己平心静气,加强方法学习与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先生给我说了两个字“路,知”。当时我很愕然!路和知说明了什么呢?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

在日后的学习当中,我大脑里经常思考“路,知”两个字的艺术哲学关系。

记得有一次在临习书法的时候,古人经常说到笔法的提按问题,现在的老师也会重复提到这个话题;我没有想那么多,我总记得启功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什么笔法等等都是靠不住的,有这功夫,还不如多买几本古人的法帖去加以临习。

我觉得启功先生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光听别人去说,书法确实不会长进的,也不会悟出什么道理来。再说,书法理论有这么一说:

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

也就是说,会书法的人,他不会专注于鉴定别人写的东西;而会鉴定书法的人,也不一定会书法的。

如果拿这理论用到传统国画上来说,也如同先生所说,写意山水画画得好,关键是行笔的效果作用;但目前的国画理论体系总是在说,国画就是一种线条艺术。这是一个很专门的学术问题,我不在这里多谈。

还是回到“路,知”这个话题上来。经过多次的,反复的临习,我觉得自己会画山水画了;但潜意识当中好像又不会。在会与不会之间,我已经在运动当中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我有自己的一个练习路子了。既然有了路子可寻,自然就会知道、明白传统山水画当中的画理,以及其艺术特色等等,就是明白“内察外醒”的道理。因此,心里觉得明亮起来。

我们教育孩子学习书画的时候,不断叮咛要埋头学习呀!努力去苦学呀!但这样做,有好的和明确的目标和结果吗?我想应该不会有的。

先生刚开始教我画画的时候,他也不要求我去学,因为这样做,已经有了绝对硬性的教育标准,而灵性启发的东西,却在学习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了,消解了。

象辞白话文解释:本卦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坤为地,风行大地吹拂万物,这是观的卦象,及观察教化。

如果懂得了传统写意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就好比心被灵性艺术所吹醒了;那么,风就是一个灵动的故事,它可以观照自己,教化自己的形象内心。

先生的易经山水画就有一幅“路远而知力”的画,这画里有一个人,在奇山妙水当中,他在寻找自己需要的灵感东西,需要的灵象关系;而这个人却在不停地行走,他在翻山越岭,永远不知道疲倦!这里面就充满了禅意和禅机了,也就是易经当中,那种运动变化的规律。

“路远而知力”,是不是在说:

我们的艺术道路,一直在行进当中;但思想是永远不会停歇的。这种“力”的修为,不就是在体现和建立一种艺术风格的超越吗?不就是在完善、完成艺术精神和灵魂系统的造像吗?

(未完待续)

辛丑年立秋后(公历2021年8月17日)下午南粤藏拙居定稿。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卢月明,笔名云风景,广东人,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蓑衣水岸,观鸟看云;传统易经写意山水画民间研究者。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