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不决定你的未来,你的成长和效率决定了你的未来

前几天许多人在贩卖焦虑,比如北京百万年薪刚刚脱贫,在上海税后不到两百万不配要孩子,在广州不到两万月薪和乞丐没区别,你的同龄人都XXX了,比你小的人都XXX了,你的资产竟然还没有XXX?

确实这样的行为是很过分的,用人们的恐慌情绪来吸引流量一直是LOW爆地心的行为。

本质原因是:流量越来越贵了。比如我之前去调研,惊闻目前游戏的流量费已经涨到50-60元了(获得一个有效客户的价格),而因为“渣渣辉”出名的贪玩蓝月,流量价格甚至可能过百,而ARPU可能也就是200元左右。

而且随着行业红利的逐步衰退,自媒体行业慢慢开始进入“潮退了看大家谁在裸泳”的阶段。——有些自媒体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写作和采风训练,开始发现自己之前能飞的很高,是由于行业红利而非自身能力,所以只能让标题越来越惊悚、内容越来越焦虑、内容越来越缺乏条理但是堆砌。

别忘了,连咪蒙的文章都是从50个热点里开始选题,然后做四级采访再形成5万字素材的,不专业已经无法在这个行业生存。

但是这几天又有人出来贩卖“反焦虑”,比如你只要努力奋斗了就不失败,不要拿其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是你自己世界的天使等等。

对于普通人的人生来说,这些道理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而且从事的行业是专业型(Professional)职业,比如会计、投资、律师、精算、计算机等等,那么无论是“焦虑鸡汤”还是“反焦虑鸡汤”,还是都别随便喝比较好。

为什么,用一个故事就能说明问题:

一个在公司工作了10年的人,看到新来不久的同事加薪了,也跑去跟老板要求加薪。

老板:“你先给我一个给你涨工资的理由。”

他说:“新来的员工没多少经验都涨了,我都有20年的经验了。”

老板说:“你不是有20年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20年。”

对于从事专业型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向他们宣扬高薪生存论固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喝多了“反焦虑”鸡汤,导致你安心于人生的安稳、重复无成长的工作、不脱离舒适边际(Comfort Zone),用一个蓝领的工作标准来自我安慰:“我是我自己人生的赢家”的话,那肯定也是不对的。

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你和起点和发展轨迹和其他人不同所以可以区别对待,或者说这个世界就对你不公,而且因为你从事的是专业型(Professional)职业,这样的职业是有非常客观而且稳定的职业门槛和标准的,因此你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进步、成长、磨练,达到一个足够专业的水平。

这个过程,肯定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压力、焦虑、挫折,甚至于羞辱。

所以,千万不要掉进“我每天已经工作很多时间、已经很努力”的自我安慰陷阱,那是重复消耗自己的无成长的工作。年轻人,特别是做专业型工作(比如投资)的年轻人,不要轻易把自己放置在这种空间里,无论如何都不要把自己掉进那个“一个经验用了20年”的困境。

比如某个大V写的一篇“反焦虑”文章里,那个开顺风车的黑壮哥看起来好像很幸福,但是我身边就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大企业老板的司机,之前顺风顺水,但是因为老板出事后被迫离职,一度变得非常窘迫,因为老板司机这个职业的私密性还是比较强的。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冷酷,但也没有那么温暖,如果你还是年轻人,一定要竭尽自己的全力,向上大步的迈进。

——千万记得,这里的衡量标准,不是各种鸡汤文里提到的你是否足够努力,而是:你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行业应有的努力水平和转换效率

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吧,经济学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

一个水平一般的手艺人A,用了10年的时间做出来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一个水平比较好的手艺人B,花了5年的时间做出来一个同样精美的艺术品;

一个水平非常杰出的高手C,用了2年的时间做出来一样精美的艺术品。

请问,这款艺术品应该按照几年的人均薪酬来计算价格,10年?这样看起来对普通人更公平,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漏洞:那如果一个水平很差的人用了20年做出来这个,难道要按照他20年的付出来支付么?

这会导致所有人都磨洋工,也是当年大锅饭、工分制的最大问题:那我肯定选择用50年的时间偷懒磨一件艺术品出来,你是不是应该按照50年的薪水价格来支付我?

也就是说,价格和报酬,它不应该是按照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时间来定价的,而是应该按照行业的平均能力水平来支付的(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件艺术品,他可能是按照平均水平(手艺人B)的5年工作时间来定价的。

这样的话,那个花10年做出这件工艺品的A,他的真实薪酬只有人均的一半;而只花了2年的高手C,他的薪酬则有大家的2.5倍。——这才是真正的普通人可以触及的成功:要么有比其他人更高的效率,要么效率一致但是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如果效率不足,那是最危险的事情,很容易陷入求生存的疲劳困境无法脱身。

应该说,怎么重视效率和专业化都不为过,香港《穷富翁大作战》,提到的就是这样的案例:

现年65岁的田北辰曾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回港后他先是协助父亲管理制衣生意,后自立门户,开创以牛仔裤为卖点的奔腾品牌,1985年奔腾改名为纵横2000,G2000现坐拥全球700多间店铺。

在节目中亿万富豪田北辰将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做清洁工,每天只有几十元零用钱。节目开头,田北辰乐观地说:“我始终信奉自由市场,淘汰了很多弱者。只要你有斗志,弱者亦可以变强者。”

讽刺的是,节目末尾他却说:“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吃一顿好的。”只字不提如何依靠斗志变成改变命运之类的话。

所以,不要让自己陷于安稳,尤其是“反焦虑”鸡汤的安稳:你的成功,不是由你自己是否努力决定的,而是由你是否获得了比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效率和能力,来决定的

你的努力(以及在此上所花的时间)并不决定你的未来,而你的成长和效率决定了你的未来。 ——如果你是年轻人,你从事的是专业型的工作,那么这个世界不会冷酷到否认你的努力,但是也不会温暖到对你这个个人单独设定衡量标准,给你的标准,永远是这个行业和社会的平均标准。

所以,不要放弃,保持学习和进步。 就好像跑步的时候,适中保持合理的呼吸节奏(学习和进步节奏)是最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在还年轻的时候,就跑岔气了。

我记得,刚入行时,每次赶上年报季,我在公司刷完公告、填完数据、写完一部分点评(还有一部分要回家继续写),神色匆匆的跑出门赶最后一班地铁的时候,都会抬头望一眼天空。

北京夜晚的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但是还能看到北极星,照亮了我带血丝的眼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