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北京市京剧演出团体概略

(摘自《寻找李少春》)

建国后北京的京剧演出团体沿革略说
   1949年以后到50年代末,北京的京剧演出团体众多。为使年轻戏迷对此有所了解,略述如下。

1、谭富英的同庆社与裘盛戎的戎社合并较早,称“太平京剧团”有李多奎、杨盛春、陈永玲、梁小鸾、李世琦、慈少泉、张洪祥等参加。1952年底改制为私营公助。称北京市京剧二团。1953-54年,梁小鸾、李世琦退出,杨荣环、马长礼加入。1955年杨荣环、陈永玲先后退出。赵蕴秋短期加盟,后徐东来、关韵华加入。至1955年底,市二团与马连良京剧团合并,成北京京剧团。
2、1952年,马连良自香港回来,在北京成立马连良京剧团。成员有马富禄、罗蕙兰、周和桐、黄元庆、马盛龙、茹富华、闵兆华、马艳芬、赵丽秋、马崇仁、马崇年、马幼禄、孙元喜、张福昆等。1955年与市二团和并为北京京剧团。

3、张君秋自香港回来后组建北京联谊京剧团,演员有陈少霖、刘连荣、高维廉(不久换为刘雪涛)、张春彦(因病时间不久换了郭和咏)、李四广、朱金琴、耿世华、钮荣亮、郝庆海、慈永盛、冀韵兰(后换刘芸秋)、1955年花脸朱玉良短期加入。1952年底改制为私营公助,称北京市京剧三团。1956年底并入北京京剧团,形成马谭张裘四大头牌。
4、燕鸣社,后称燕鸣京剧团。二牌武生极不稳定,多次更换。主要成员郭元祥、刘盛通、徐韵昌、李淑玉。于1960年并入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赵五大头牌局面形成。
5、李万春领衔建首都实验京剧团,主要成员有李庆春、李小春、李砚秀、李金鸿、景荣庆、苏维明、吴鸣申、赵文奎(五位后离去,加入中国京剧团)。李盛藻曾短期加入,后也去中国京剧团。1952年底改制为私营公助,称北京市京剧一团。1954年,毛世来和平京剧团加入,不久宋保罗、曹艺斌加盟,一度形成李毛宋曹四头牌局面。1955年毛宋曹退出。1958年下放到崇文区与明来京剧团合并,称新华京剧团。1960年去西藏,后再转内蒙。

6、姜铁麟一度组建青年京剧团,以演武戏为主。到1952年秋,与吴素秋建首都人民京剧团,不久,改制私营公助,称北京市京剧四团。主要成员有李德彬、萧英翔、张曼君、杨元才、张荣善、汪鸣辰张龙华等。1954年,言慧珠短期加入。1956年奚啸伯加入。1958年短期归于西城区,不久下放沈阳。1962年吴、姜返京,以吴素秋演出小祖名义借尚剧团班底演出。后与梁益鸣张宝华的鸣华京剧团合并在庆乐戏院演出。

7、50年代初,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下设实验工作团,最初,其第一团成员有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杜近芳、李和曾、王玉让、孙盛武、萧盛萱等。第二团成员有李宗义、云燕铭、叶盛长、童葆苓、李洪春等。王泉奎后来加入。后来到1953年,建立中国京剧团。有一段时间,李少春、袁世海属三团。再后形成李袁叶杜四头牌的一团、李宗义、云燕铭、王泉奎、张春华张云溪、高玉倩的二团。三团不很固定,李少春、李和曾、李宗义先后领衔。1958年后李宗义、李慧芳、王泉奎、叶盛章的中京院三团下放,并入梅兰芳剧团。以李鸣盛、郭元汾、李丽芳、王吟秋、班世超、俞鉴等组成的部队京剧团,回地方后,一度称北京京剧团,后加盟中国京剧院,称四团。1958年支援宁夏,人称其为“老四团”。中戏校毕业生中一部分组建新的中京院四团,成员有孙岳、吴玉章、毕英奇、萧润增、杨秋玲、王晶华、刘长瑜等。而另一部分则组建中戏校实验京剧团,成员有李春成、李长春、钱浩梁、刘秀荣、张春孝、谢锐青等。

8、以杨宝森领衔的宝华京剧团。成员有金少臣、刘砚亭、哈宝山、曹世嘉、谢虹文、王世霞、李少广等。1956年,全体进入天津市京剧团。
9、以奚啸伯领衔的啸声京剧团,主要成员有于鸣奎、张玉英、奚延宏等。1956年报散,奚啸伯加入北京市京剧四团。至1957年反右后离京去石家庄。

【1958年以后,四大须生中的奚、杨不再出现于北京舞台】、
10梅兰芳京剧团,主要成员有姜妙香、刘连荣、王少亭、王世续、徐元珊、梅葆玖、梅葆玥、李庆山、薛永德、衡和华等。1958年后北戏校部份毕业生李玉芙、李崇善等加入。后中国京剧院李慧芳、李宗义、王泉奎、叶盛章等加入。
11、程砚秋剧团、主要成员有于世文、罗荣贵、王元芝、贯盛吉、贾多才、李丹林等,刘雪涛、储金鹏短期加入。1954年,筱翠花加入,曾以程剧团分团名义演出。
12、尚小云剧团,主要成员有尚富霞、方英培、尚长荣、华世丽、李喜鸿、田荣芬等。1959年尚先生去西安,童葆苓以尚剧团分团名义在京演出。
13.荀慧生剧团,主要成员有宋玉声、姚世茹、何佩华、沈曼华、朱斌仙等。
   60年代初,梅尚程荀四个团合并为北京市京剧团,比马谭张裘的北京京剧团多一个“市”字。
14、明来京剧团,最初叫明社,后改此名。主要成员徐东明、徐东来、关韵华、徐东祥、马小禄等。1958年与市一团合并成新华京剧团。

15、和平京剧团,毛世来领衔,主要演员有刘鸣才、朱鸣秀、朱桂华、祁树春、毛庆来等。贯盛习、江世升曾一度加入。1954-1955参加市一团,后又退出。王玉蓉、万啸甫加入。至1958年,下放到吉林省,此后四小名旦之一的毛世来再没进京。
16、春秋京剧团,李元春、李韵秋兄妹领衔,后一度与张文涓、李开屏合并为青年京剧团。赵荣琛也曾参加。60年代,李宗义李慧芳加入,最后名“北京市京剧团”
17、从50年代初到1958年,久占庆乐戏院的新兴京剧团是北京唯一的一家彩头班。常演连台本戏如“明清八侠”、“西游记”等。有机关布景转台。主演有王永昌、张贯珠、杜丽珠、江世升等,李盛藻、曹艺斌先后短期加入,最开始尚和玉曾加入,在水浒中演铁棒教师栾廷玉。
18、同和社,后称同和京剧团。虞俊芳、虞俊声领衔,人称虞家班。后来虞俊芳加盟北方昆曲剧院,与李淑君、洪雪飞、张毓雯并称北昆四旦。文革后虞俊芳一度加入北京京剧院。

19、蓉青京剧团,王玉蓉、小王玉蓉母女领衔,贯盛习一度加入。后来小王玉蓉加入北京京剧团,王玉蓉入和平京剧团。
20、民生京剧团,毕谷云、周承志领衔,曾名红星京剧团。58年后下放本溪。
21、燕声京剧团,李金声、陈金彪、朱鸿声、白畹华、白凤鸣等组成,常年在朝外群众戏院演出。后下放广西。
22、鸣华京剧团。梁益鸣、张宝华领衔。长期在天桥天乐戏院演出。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移至庆乐戏院。后来吴素秋、姜铁麟加入。
23、先锋社,建国初期以“武生大会”号召,梁慧超、马鸿麟、赵文奎等组成。
24、奎德社,筱兰芬、李桂云的京秦两下锅剧团,于建国出期演出于大栅栏一剧场。
   总之,50年代北京京剧演出团体众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难以尽数。不当之出望予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