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94篇:读文随笔∣如何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小石潭记》?
如何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小石潭记》?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了张宗方、孙涛两位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21年第2期的文章《<小石潭记>语言品味方法例谈》。文章是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展开的,实际上也是提供从言语形式角度解读文本的策略。去年申报立项的市级重点课题,就是希望能够研究出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与策略,目前对某些篇目进行了解读,但还没有上升到文体、文类的高度。这篇论文实际上也是个案解读,但其中又包含着一些共通之处,这也为我从言语形式的角度对文言文进行解读提供了思路。
对于《小石潭记》的解读,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矣”,想要再写出新的含义,实属不易。变换解读角度,借助不同的理论进行解读,这些都是出新的路径。这篇论文显然是选择了一个不同的角度,即语言品味,其中也隐含着言语形式的维度。对于《小石潭记》而言,作者提供的解读策略主要有:
一是由关键词切入,体会语势的连贯。《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类散文,“移步换景”是最基本的写法。因此,这篇散文的关键点就是体现观察点和地点变化的词语。为了全面把握散文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要更加重视。具体来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下见小谭”“潭中鱼可百许头”“潭西南而望”以及“坐潭上”等词句,就是体现作者游踪和观察视角转换的词。其中,“谭中鱼”是近距离观察,“潭西南而望”和“坐潭上”则是远距离观望。要想读懂这篇散文,把握这六个观察点是关键。此外,作者还将《小石潭记》和《钴鉧潭记》的观察点进行了对比解读,这也让读者更加明晰了前者的语言形式。在我看来,每篇文章都有其“关键词”,这些词往往跟文章体式、表达意图密切相关,当然,关键词并不是唯一的。游记类的散文,自然要把握作者的游踪及心理活动;叙事类的散文,自然要把握事情的发展与变化的词语;议论类的散文,要把握住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及观点展开的具体路径;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要把握时间变化、人物官职变化以及人物的重点活动及其精神品质。与这些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也就是“关键词”,有的是言语形式的精妙处,有的是人物情感与心理的转变、升华处,这是读者首先需要关注的。
二是多角度比读,品悟语言的韵味。对比阅读,是语言赏析的主要方式。一篇文章内部的对比阅读,相似文本的对比阅读,都是常见的方法。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善于借助简约凝练的词语表达个人情怀,并且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描绘山水意象,尤其是注重句式变化与情感变化的内在一致性,这些特点在《永州八记》的其他文章中也存在。作者提到了一个细节,即《小石潭记》的首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此前我也关注到步数的问题,即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去计算自己的步数?旅游时会吗?而作者又找了其他篇目的词句加以印证,例如《游黄溪记》中有“南行六百步”,《钴鉧潭西小丘记》有潭“西二十五步”,《石渠记》有“不能百步”等。如果说一篇文章出现了某个关键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同时期的同类型的文章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那就要去探究作者在这段时间内的心迹了。作者的解答是:柳宗元出游,显然不是为了旅游本身,而是为了排遣贬谪之后的压抑心情。正因为郁闷无聊,他才会不断计算自己的步数。此外,作者还抓住了写鱼的词句,并且引入了其他诗文中与写鱼有关的句子,例如“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请学生加以对比分析。这也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善于进行同类文本的言语形式对比分析。
三是披文以入情,品味语言的深意。作者抓住了经常被读者忽视的四个副词,即“水尤清冽”中的“尤”、“似与游者相乐”中的“似”、“不可知其源”中的“不可”、“以其境过清”中的“过”,请学生结合上下文体味这些词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词的程度和含义,正好与作者柳宗元的情感脉络相吻合。“水尤清冽”是作者初遇美景的快乐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尽管也是“乐”,但一个“似”字暗示乐情稍有削弱;“不可知其源”自然是一种迷茫的心态;“以其境过清”更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让人难以忍受。这个分析路径也其实我们:要善于抓住古诗文中的副词等虚词进行品析,很多时候,虚词是作者情感的延续或转折的关键处,依据虚词的变化分析作者情感脉络的,也是一条文本解读的路径。即使在《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议论文篇目中,作者也善于使用虚词表示文意的表达。
四是探究矛盾,体悟言外之意。从矛盾处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还原式解读,这也是我常用的方法。很多文本都存在着词句表面意思甚至是思想情感的矛盾,抓住这些矛盾处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晰作者的写作表达意图。《小石潭记》中出现了以下矛盾:一是最后一段作者已经写下了五位同游者,为什么前文却说“寂寥无人”呢?二是在对同游者进行分类时,为什么要单独列出“隶而从者”呢?对学生来说,文本的矛盾处也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矛盾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寂寥无人”,其实也可以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探求,游玩时柳宗元过于沉浸在个人的悲剧性氛围中,不断抚摸自己受伤的心灵,自然无法关注到其他人的存在。至于同游者的分类,论文作者认为,将“奉壹”“恕己”放在文末,是柳宗元向当权者表明他要用“恕己”之心来行“奉壹”之道,进而表明他的革新之志不会改变。如果是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我觉得还是值得肯定的,说明学生能够关注到词语的深层含义。当然,我个人认为这种解读有点“过度诠释”,柳宗元因为革新被贬,又怎么会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