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周日 | 奥古斯丁《忏悔录》:时间究竟是什么?
今日豆瓣评分8.5分,3774人评价
1.我们懂得生和死,就是先有而后无,活先无而后有。
2.你将照亮我的黑暗。
3.或许印象就是时间,或许我所测量的并不是时间。
西方文学中有三大成为经典的《忏悔录》,按照成书时间,分别是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卢梭的《忏悔录》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像是一部宗教教科书;卢梭的《忏悔录》可以说完全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忏悔录,它产生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在文艺复兴极度宣扬了人性的光辉面后,卢梭勇敢地从自身出发揭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原名为《我是谁》,作于1879年,到了1892年重新修订后改为《忏悔录》,当时托尔斯泰过着富裕的生活,同时他注意到了社会底层还有很多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一方面痛觉“人们不能这样生活”,另一方面开始忏悔“自己不该这样生活”。
后面两本《忏悔录》,之前有做过推荐,今天分享第三本,且聚焦本书对时间的讨论。
1.时间是什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慨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苏轼感怀:“叹天地之悠悠,感人生之须臾”。
人们常常感慨时光飞逝,青春倏忽不再,华发偷生。那么究竟什么时间呢?
奥古斯丁说:“没有人问我时,我倒是很清楚,可一旦有人问我,而我又想说明时,就茫然不知了。”
拨动无数文学家心弦的时间,令无数物理学家痴迷的时间,究竟是什么呢?
就如同1+1为什么等于2一样,越是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起来越复杂。
2.时间如何度量?
“既然过去已经不在,将来尚未来到,则过去和将来这两个时间怎样存在呢?”
过去又已经过去,将来尚未到来,二者都不存在,因而无法直接度量。那么不存在的时间怎能有长短呢?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认为“过去与将来存在”的观念就是不确切的。
过去和将来的不能度量,那么现在的时间就可以了吗?也不能!因为现在“一旦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 。认为我们测量的是“现在”的时间的尝试也失败了。因而,我们无法像度量空间那样,通过我们的当下的感觉来对时间进行度量。
过去是通过记忆存在在我们的心中,将来则是通过已经存在而能看见的东西预见到的。因而奥古斯丁认为,“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确当地。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 。
3.如何看待时间流逝?
奥古斯丁认为:时间由心灵度量。时间流逝的过程是经过人的思想工作的三个阶段——期望,注意与记忆,而可能的。
“并非将来时间长,将来尚未存在,所谓将来长是对将来的长期等待;并非过去时间长,过去已不存在,所谓过去长是对过去的长期回忆” 。这种观点将时间归入人的意识当中。“过去”被归为记忆,“将来”被归为期望,而没有任何长度的“现在”则被归为“注意”。整体时间成了在当下的意识(注意)中联系起来的记忆与期望。
爱因斯坦曾经证明,一切都是相对的,所以时间其实是无关紧要的。比起时间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确保自己能够感知到时间的存在才是更重要的,所以要求我们关注当下每一刻,不断地筛选出有益的记忆,并主动塑造积极的期盼,而让时间看得见,给生命一点色彩就变得尤其地重要。五色图书,五彩人生,中元节快乐!周日缤纷日快乐!
悦读者:彩虹仙女
西方三大《忏悔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