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声邮色|万维生回忆录(三)我画《人民大会堂》邮票


万维生回忆录(三)我画《人民大会堂》邮票

为庆祝1959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大庆,北京兴建十大建筑作为献礼,人民大会堂被列为首项,在北京天安门南侧兴建,是建国后北京最大的建筑,邮电部决定为十大建筑发行邮票。我刚从浙江长兴劳动锻炼一年回来、领导将设计《人民大会堂》邮票任务分配给我,我即与有关单位联系、找施工主管部门,看到了彩色设计图纸。那时,天安门前甚至长安街侧都是一片大工地,人民大会堂占地面积大、工地上搭着密密麻麻的施工架,看不清施工现场,但我还是走到每个角落,甚至爬到最高处。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工程进度很快,外面还是施工架,里面万人大礼堂已成型。会堂之大是空前的,是名符其实的大会堂。这座建筑除了主体大会堂外,还有以各省区市名命名的会议室,以及可容几千人的宴会厅和可供演出的小礼堂。

邮票决定用两枚,没有选择余地;一是这座建筑外观,一是大会堂。建筑主体外观是最后完工的,不可能等全部建成后才画邮票图稿。而且邮票要提前印制,不可能用实体照片,所以决定大会堂用真实照片,因为大会堂内部装修是最先完成的,建筑主体正大门十分雄伟壮观,但考虑到缩小成邮票后效果差,决定用侧面以站在天安门位置看,画右侧,用暖色调表现。大会堂用原片加工,增加棕红色调,主席台上挂的毛主席照片是后加的,为此小照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比例要大体准确。一套邮票用绘画和照片两种表现手法是不大协调的,但是邮票发行若干年后,还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指责,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这座建筑,在当时那么紧的时间里,也只能采取那样措施。

大概是我能荣幸为新中国这座伟大建筑设计邮票,亲眼目睹施工到落成,有了浓厚感情,后来在其他邮票设计任务中,并非一定要表现这座建筑,我却选用了这座建筑,如普13《北京建筑》为四种不同建筑,北京建筑要选择的有许多,我又挑选人民大会堂,用单色画大会堂外景侧面,而且把印量最大的8分票采用人民大会堂。

普13《北京建筑》

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时,我画了在万人大礼堂开会的人民代表举手欢呼的情景。

J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1)

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时,我再次画大会堂大门,这次采用近距离特写角度,而且是选用60×40毫米大票型。邮电部发行有人民大会堂图案的邮票不多,我却先后有四套七枚邮票画了人民大会堂。

J9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2)

我曾看见一本精制的人民大会堂自己编印的册子,作为珍贵礼品高价品售,册中只有三套大会堂邮票是有中国邮戮的盖销票。我感慨不已。那是三十多年前寄到国外的。这漂泊海外多年出自我笔下的作品的出现,我当然要把它带回国。邮票面值是8分,我用5000卢布“赎回”,成为我在俄罗斯旅游最珍贵的纪念品。1998年,我带上贴有我设计的大会堂邮票白信封,画上当年画《人民大会堂》邮票发行首日封的大公堂图案,书写文字记事,特请在大会堂里面工作的老乡,请他到设在大会堂内的邮局,盖上有“人民大会常”字样的日戳自己留藏纪念。(来源:上海集邮,2001年第1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