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明知对错不是绝对,为何仍然放不下心中执着

老子说的很多词汇和现代人理解的有很大出入,比如无为,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您会在今天的阅读中,有新的感悟。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一、善恶,美丑是事物的一体两端

天下人认识了美,是因为有丑的对比,天下人知道了善,是因为恶的对照。

老子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他观察到的规律,万事万物都互相依存联系,不断的变化发展。

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没有春天何来冬天,人的生老病死,未有生何有死,人法天地,天地法自然,生生灭灭,永恒的轮回。

  • 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出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

有和无互相产生,无可以生有,有也会变无,事物在循环中发展。

难和易是相对而言,长和短是互相对比的结果,高和下相互依存,单声和回音互和而成旋律,前与后因顺序而相连,这个规律是永恒的。

老子为了更形象的说明他看到的规律,举了诸多例子帮助理解,这些存在于天下各个角落的名相,时时刻刻影响着大到世界小至个人们的生活。

二、人因分别心而执着,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些看到的名相是人的创造,人又会执着于自己的创造而起分别。

真实,美丽和善是人追求的境界与目标,从古至今这样的追求都没有变,儒曰:明明德,止于至善。

但真善美不能人为刻意的追求,执着了名与相,反而离本质越来越远。

  • 儒家讲过犹不及,极端的追求事物的一面,反而会走向另一端。

很多父母极端的爱自己的子女,辛苦怀胎十月,费尽心血培养,望子成龙,光耀门楣。

凡是孩子的要求,都尽力做到,一个孩子几个大人疼爱,却是忽略了这个道理,事物的极端必然回走向另一面。

爱之深沉,逐成溺爱,疏于教育长大后反而难以成才,人长大后终究要走入社会谋生存,不能一直啃老受父母庇护。

而社会竞争激烈人情复杂,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突然迎来风雨,首先在思想上没有准备,其次智慧上也缺乏应对的手段。

由此处看,这是一个极端追求爱而适得其反的例子。这样的事,随时都在生活中发生,人们也懂这个道理,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却视若无睹了。

这就是明白道理,却做不好,因为执着而走了极端,被情绪牵引,忽略了客观,规律就是规律,不会因为主观而改变丝毫。

所谓真善美是放下自我的主观偏见与情绪,以客观规律为依据做事做人,这样才能达成所愿。

所谓美丑,善恶,难易,高下,换一个时间地点,环境与条件改变了这些概念也会相应的进行修正,老子此处暗示,人看到是事物的表面,并非本质,应该抛开现象看到本质。

三、洞悉规律,以无为顺应天地

老子提倡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法进行教化。

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横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但不会因此自以为是。

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 这是老子阐述了他感悟的道之后,提出的人生观,以无为做行事核心准则。

而无为必然不是什么都不干,圣人绝不会说种低级错误的话,如果真的按照字面肤浅的理解为什么都不做,那人类将如何生存。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类生存的规律。

人与自然因为其内在规律而发展运动,凡是破坏这种规律的人与事,必然会被规律惩罚。

如果读过上一篇我们的《道德经》,会知道一切与规律相违背的行为,称为离经叛道。

老子洞悉了这个规律,从而给出了无为人生建议,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违背规律而胡作非为。

明知冬天过后就是春天,那就不要执着于冬天的习惯,要跟随季节加减衣物。

明知溺爱子女不是真爱,那就及早好好教育,看似严厉,实则这才是真爱。

如名臣范蠡功成身退,没有被执着与固有的习惯蒙住双眼,才有后来的幸福安康。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诚然不是虚言。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四章的逻辑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微信公众号:luojijieguwen 冲是形容道的,是说到道个容器一样,是有内部空间的, ...

  • 跟道德经学领导力:寻本质,就正道

    本文富有哲理且耐人寻味,作者熟读道德经,将其中道理与企业中的领导力相结合.读者学习管理者的"道",应开启心性之眼和理性之眼,深入阅读本文,理解领导力的本质. 文 5900字|阅读约 ...

  • 你一急,孩子就能出个好结果,这是什么神逻辑?——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yǐ).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wéi)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zuò)焉 ...

  • 道德经第二章

    ​我们再看看第二章,世人流传的通行版的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 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章 第一段:天下皆知 ...

  • 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第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 道德经第二章译文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甫居. ...

  •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 ...

  • 这是宇宙运行最基本的规律与方法,我们该如何运用?(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与译文)

    宇宙的规律和运行方法是辨证的. "善"与"丑". "善"与"恶". "有"与"无" ...

  • 道德经第二章——有与无

    道德经第二章,简单几句话,道出了很多真谛--没有对比,没有 区分,有了对比,才有了区分. 先贴出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

  • 读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