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72,法华镇
法华镇就在交大本部的西边,我去过新华路、番禺路,记忆中好像没有去过法华镇(路)。
按照板子上的介绍:北宋开宝三年,李漎泾畔建法华禅寺,寺名法华二字取自《妙法莲华经》,这部佛教史上重要的经书也叫《法华经》。
北宋开宝三年是公元97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当时南唐、吴越尚存,上海所在的长江口南岸归吴越王钱俶统治,但这二个国家都奉北宋为正朔,没有使用自己的年号。所以此处标开宝三年没有问题,但似乎加上吴越国更好。
吴越王钱氏家族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尊奉《妙法莲华经》,钱俶的祖父钱镠曾经将王妃用金水书写的经书赠与陆宝寺,说此亦一宝,于是陆氏的家庙改为七宝寺,后来七宝寺搬到蒲汇塘畔,聚集成镇,为七宝镇。
钱俶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复兴杭州灵隐寺,请智觉延寿为中兴第一世。又迎请螺溪义寂讲法华经......
李漎泾畔的法华寺建成后的第二年,开宝四年(971年),北宋灭广州的南汉国,李煜去除唐的国号,以臣子的礼节尊奉宋廷。但赵匡胤表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四年后的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被掳去汴京。钱俶眼睁睁看着周边的国家一个个亡于宋,知道吴越国终将不存。
赵匡胤于灭唐后的第二年暴毙,其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惨死于汴京,钱俶知道不仅自己的国家保不住,自己的性命也悬。他又活了十年,于端拱元年(988年)死于汴京,死因不明。《妙法莲华经》并没有保住他的国家和他的性命,但保佑了他的后代,进入20世纪,钱氏家族大放异彩,钱穆、钱玄同、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永健等等,无不为人杰。
法华寺曾经是(当时)中国四大名寺之一,现不存,原址在法华镇路525号,现为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古寺遗址仅存2棵百年银杏。
交大安泰管理学院
法华寺前临李漎泾,因为这座著名的寺院,又名法华浜。李漎泾与肇嘉浜、蒲汇塘在今天的港汇广场附近交汇,此地原名徐家厍,是徐光启家族居住的地方,因为三条河浜的交汇,后来改为徐家汇。
法华镇路接淮海西路,左转,向前二百米,右转到华山路,路的尽头,向东为肇嘉浜路、向南为漕溪北路,原先蒲汇塘流过来的方向。
因为法华寺的存在,此地后来建成法华镇,但建镇的时间肯定不在建寺的同时,应该远远晚于这个时间,说“先有法华,后辟上海”是可以的,但说法华建镇比上海建县早321年,显然是不对的。
在整个北宋年间,吴淞江上游的青龙镇,得地利之便,为一个江海大港,非常繁荣,法华镇应该没有多么出彩。法华镇的繁荣是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后,当时从开封、洛阳一带逃难过来的工匠、商人、读书人等,涌入法华镇,带来了人口、学识、工艺等等,特别是牡丹。
南宋初期,洛阳花工到南方避难,将洛阳牡丹带到上海的法华镇。他们不仅带来了牡丹,还在法华镇首创了法华牡丹嫁接法,用著名的扬州芍药嫁接,育成了以盆栽为主的法华牡丹精品,当时法华牡丹与洛阳牡丹齐名、称绝江南。法华镇因此被称为“小洛阳”,不知道今天洛阳有没有地方被称为“小上海”?
为什么当时洛阳花工会逃到法华镇,而不是别的地方?要注意到,金兵(金兀术)曾经打过长江,一直追击到宁波一带,在江南肆虐,逃难者自然要逃到最偏僻的角落,法华镇大概就是这样的避风港。
法华镇在南宋繁荣起来,当时镇上房屋栉比,店肆林立,李漎泾上的大小桥梁有17座。在交大安泰管理学院的街对面,模拟了一条李漎泾,和曾经的四座桥梁:种德桥、香花桥、众安桥和恩本桥。
香花桥应该正对着法华禅寺,今天有香花桥路。
李漎泾一直存在到1958年,只是非常古老非常淤塞,估计还发臭、滋生蚊蝇,在革命群众看来是太不应该存在了,于是被填埋了。当时从李漎泾北的一块空地上大量取土,居然挖出一个人工湖,其形似葫芦,取名为葫芦湖,然后在湖边种植树木,辟建公园,取名为法华公园,1975年改称天山公园。
埋一条河,挖一个湖?
被彻底填埋的李漎泾(法华浜)成为今天的法华镇路,西接延安西路,东接淮海西路。
法华镇路北(西)首
道路弯曲处,告诉我们这曾经是河道
不经意遇到复旦小学,在法华镇路东端
法华镇路南(东)首,此处没有路牌
回望法华镇路,你也不能说它不好,但原先这是一条河浜,要是换在今天,肯定不会把它填埋了,只会疏浚、清理、维护、美化,但我们不可能再回到1958年了,只能说: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