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93,小湖一,淀山湖
《越绝书》记载:“小湖,周千三百二十顷,去县百里。”
小湖,是哪个湖?
《水经注·沔水》引“《吴记》曰:一江东南行七十里入小湖为次溪,自湖东南出谓之谷水。”《云间志》薛淀湖条:“在县西北七十二里。有山居其中,湖之西曰小湖。南接三泖......淀湖周围,几二百里,茫然一壑,不知孰为马腾,孰为谷湖也。”
南宋时期,薛淀湖(今淀山湖)的西半部称为小湖,后人认为南北朝时期郦道元记载的小湖也是同一个概念,由此上溯到东汉时期的《越绝书》记载的小湖,也应当是一脉相承。因此汇入小湖的“江”应该指的是白蚬江,这条江从吴江东面,一直往东南流,串起了同里湖、白蚬湖、周庄、急水港,在商榻入淀山湖。
从姑苏城相门到淀山湖西缘的商塌镇42公里,相当于汉代百里,里程上是对的。小湖1320顷,合88平方公里。今天淀山湖的面积是62-63平方公里,历史上应该不止这个数字,而且淀山湖西南以白石矶港与元荡湖连通,元荡湖面积近13平方公里,附近还有一串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面积上来讲应该也不是问题。
按《水经注》的说法,小湖东南有一条河流出,叫谷水。今天松江有很多美丽的别称:华亭、云间、茸城、谷水。古时在今小昆山镇之西有一较大的湖泊,名为谷水(湖),其后谷水成为松江的别称之一。陆机的诗《赠从兄车骑》:“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南朝齐陆道瞻《吴地记》佚文有“海盐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陆逊、陆凯居此。谷水东二里有昆山,父祖葬焉。”唐陆广微《吴地记》华亭县条记:“地名云间,水名谷水。”
谷水,有人考证为谷泖。松江的风景有九峰三泖,三泖以前叫上泖、中泖、下泖,其实三泖是同一条泖河,就是谷泖。泖,是正常河流的一部分,鼓出一大块,就像湖泊一样,我怀疑谷泖的谷,是鼓的谐音,因为这儿并没有什么山谷。泖字里的卯,甲骨文写作
,也许就是从这类河流的形状而来。
泖的样子
所有这些记载和数据,似乎坐实了淀山湖就是《越绝书》中的小湖。
但是,仔细阅读《水经注》,感觉不太对劲。《水经注·沔水》提到谷水的走向:
谷水从小湖出来以后,马上就流到由卷(拳)县的故城,秦代叫长水县。据说有一天,县里有谣言说,城门当有血,城陷没为湖。不知道为什么,守城门的士兵杀了一条狗,把狗血涂在城门上。之后突发大水,由拳县城就塌陷了,沦陷为谷。所以把这条河称为谷水。这肯定是传说,但由拳县城地陷为湖,应该是事实。
从古由拳县城边上流过后,谷水又东南迳嘉兴县城西。这个嘉兴县城,是三国孙吴的时候,“嘉禾生卷县,改曰禾兴。”因为孙权的太子叫孙和,避和的音,改为嘉兴。谷水东南流,从嘉兴城西流过,显然谷水上游在嘉兴的西北。如果谷水发源于淀山湖,淀山湖的东南方向是松江,不可能是嘉兴。
从淀山湖东南角流出来的是拦路港,之后一直东南流,改称泖河,过了太阳岛,叫斜塘,最后到浦江之首,汇入横潦泾,就是黄浦江的上游一段,据说是古东江的河道。嘉兴在什么位置,一看就明白,拦路港不可能是《水经注·沔水》里的谷水,所以淀山湖也不可能是《水经注》和《越绝书》里的小湖。而且按照比较靠谱的记载,今天这个规模的淀山湖(薛淀湖)最早形成于宋代。
谭其骧先生提到:长水应该是有的,现在还有长水塘,与古长水应有一定继承关系。但把长水和泖河混在一道,是说不过去的。古长水应该就是谷水。
郦道元是北魏的官,他没有机会到南朝的吴地来,没有考察过江南的水系,但郦道元掌握了北魏皇室和各地的图籍,看过从汉代留下来的地图,还看到了很多今天早已失传的古籍。那本《吴记》就是今天已失传的古籍,大概是西汉的书,里面一定记有吴地的地理。至少这一段郦道元并没有注错,很可能是后人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