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记忆,九
红旗中学
现在的三厂中学,文革期间叫红旗中学。位于三厂镇的西北角,大生三厂护厂河在此拐了一个90度的弯。早期这儿是老老院,原是大生三厂老年人的寄托处,也叫做老人堂。1954年,扶海小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多,将其中的八个高级班移到老老院旧址,并增设二个初一班,从此将中小学分开。在老老院的这一支,后来发展为三厂中学,很长时间里是三厂镇唯一的完全中学。
在我记忆中,一直到我上了高中,才走到过三厂中学的位置,当时的校门是敞开的,随便进出,这在三厂镇的几所学校里似乎是唯一的,但我没有进去。一直到我上了大学以后,暑假里去厂中操场踢球,才开始自由出入。
沈惠斌是我高中同学,他父亲当时是三厂中学的教导主任,家就在学校里,他家有一只足球,或者是我们把足球放在他家里。每天下午我们去踢球时,先去他家楼下,喊他一起踢球,顺便把球拿下来。那时候没有电话、手机什么的通讯工具,做这种事情主要靠吼
。
一开始我们在楼下喊:沈惠斌!沈惠斌!下来踢足球了!他基本上每次都立马出现在阳台上:来了!来了!
有一次我们又在楼下喊,喊了几遍,没人应。这时隔壁阳台上出现一个人影,竟然帮着一起喊:小三!小三!你同学来喊你踢足球了!其实是沈惠斌刚好出去一下,很快回来了。我们从这次得知,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小名是小三。
又一次,沈惠斌不在,他爸在,我们在楼下一喊,隔壁邻居又帮着喊,这次喊的是:沈主任、沈主任!你家小三呢,有人来找。一会功夫,穿着裤衩背心的沈主任出现在阳台上:小三今天不在,球你们拿去!接着一只足球飞了下来......
现在时代不同了,不管在哪里,你要是敢如此大张旗鼓地大喊小三,没准会招来纪委的人
。
那时候三厂镇上踢球的人很少,我踢球时不戴眼镜,江湖人称眯眼,传说眯眼踢球踢得还不错
。那时候的全海门踢球的人也不多,没想到现在海门的少年足球队能拿全国比赛的冠军
。我们当年播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了。
红旗中学向东,北护厂河的北岸,现在是一个居民小区,记忆中当年是一块空地,不知是否一个苗圃?那个河岸很高,像一个坡地,我一直以为那是民兵训练的靶场,后来很多人纠正我,说靶场不在那儿。但是一旦有人提起训练场或者靶场上发生的事情,我不自禁就想到此处。
民兵训练时发生的故事千篇一律,故事的开始总是某个菜鸟,在实弹训练时,把手榴弹扔到了人群中,手榴弹的引信冒着白烟,呲呲地响。手榴弹的落地点附近总是有一位民兵连长,这位连长一般也是抬起一脚,后面的情节和结果略有不同,取决于讲故事的人,何时想引爆这枚手榴弹......
听得多了,就没人信,不过每次还是让我想到那个坡地,想到等我长大以后,也去参加民兵训练,也弄一枚手榴弹的实弹扔一次。那时中小学运动会上有一个项目是扔手榴弹,冠军都是男生中的英雄,后来接触奥运会后,很奇怪奥运会上怎么没有这项深受我们喜爱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