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带文化
扁带的起源
走扁带也有叫走绳,英文名Slackline,即行走于固定在两点之间的扁带之上,保持身体平衡,甚至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的新运动。走扁带最早起源于攀岩者在露营地打发时间时的游戏,他们在两棵树之间用一些攀登用的简单装备,把攀岩常用的扁带固定拉紧,然后站在扁带上保持平衡,甚至行走、转身,用以提高平衡能力。它是由国外的登山者在走钢丝运动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Slackline使用的绳索一般为5cm宽、2mm厚的尼龙扁带。它可以作为攀岩者或从事其他平衡运动员的辅助训练项目,用来提高平衡技术,是一项独立的极具挑战的平衡运动。
走扁带与走钢丝的区别
有的人会问:“这是在走钢丝吗?”
再次说明,走扁带和走钢丝是不同的。
走扁带与走钢丝相比,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差别,其实不然,实际上走扁带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走钢丝,原因主要在于所使用的绳索上。
走钢丝
走钢丝所使用的钢丝绳,在拉紧后弹性是很小的,绳索的上下振幅及左右摆荡不会太大,对于较长距离的钢丝绳,还会在中途设置一些用于稳定的辅助牵引绳索,所以行走起来自然就比较平稳。
走扁带
而走扁带使用的绳索是尼龙制品,即使扁带被拉的很紧,也会具有极大的弹性,而且除扁带两端的固定点外,不在设置其它稳定绳索。这样一来,当扁带长度较长时,它就像一根巨大的橡胶带,行走其上如同蹦床一般,不仅要控制左右摆荡,还要时刻调节重心的起落,若稍有偏差就会被弹出去。况且走扁带还有个规则,就是行走时不能使用平衡杆等任何辅助器材来协助平衡。
扁带的玩法与分类
技巧性扁带(花式扁带)
现在,走扁带已经发展成一项完全独立于攀岩以外的户外极限运动,被无数的攀岩和非攀岩者所热爱,并逐步形成了两种运动形式。一种就是比较安全、简单、有趣的“花式扁带”,花式扁带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无需额外保护。
极限高空扁带
另一种就是高难度的“极限高空扁带”。极限扁带距离地面的高度由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极限高空扁带需要额外保护,需要系上安全带。
大家都有个误区,认为极限运动是中玩命的运动,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身体的潜能不断被挖掘,最后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我可以这样!我们一直低估了我们的身体。
扁带的流行性和大众性
走扁带已在国外相当地流行了,已由一种极限运动转化为一种健身塑型体的运动。只需要每天抽出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去走扁带,就相当于他人在健身房中锻炼2个小时的运动量,而且走扁带的环境可以选择露天或室内,初学者可以选择5cm宽、2mm厚的低空运动扁带,该扁带相对较宽,延展率更高,更适合健身,趣味性更强。
走扁带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尤其适合小朋友,即可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又可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胆量,还有相互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和父母之间的合作与信赖。一条窄窄的扁带,5cm的宽度,50cm的高度,置于两棵大树之间(或任意两点之间固定),感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人的协助下,经过一小会儿的练习下,竟可以站上去,甚至行走,极大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而父母与孩子的合作更是能缩短这一距离。
练习扁带的锻炼效果
1、提升平衡感、训练专注力
走扁带时不仅要控制左右摆荡,还要时刻调节重心的起落,有助于提升平衡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必须呼吸匀称,目视前方,一心一意,一步一步地前进,才能到达终点。如果开小差,则很容易失败,掉下来。对于好动而不专心的孩子,走扁带是最佳的训练专注的活动。
2、增强控制、协调、反应的能力及核心力量
走扁带讲究“人带合一”,走在带上需要控制身体稳定,需要依靠自身核心力量和手臂的左右摆动,来调节身体的重心,维持平衡。因此练习走扁带可以提高自身的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及核心力量。
3、增强身体机能
走扁带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还有很多好处:光脚走扁带,可以按摩脚底;扁带上的静态和跳跃动作,能增强孩子的柔韧性和全身各肌群力量,特别是能锻炼到小肌群、深层肌群力量,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
4、培养进取心,增强自信心
行走在扁带上时,目标在望却遇上困难,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一次一次的挑战成功,不仅带来乐趣与满足,成就感伴随着自信心提升,培养儿童勇于挑战的自信心。
5、培养团队意识,增强社交能力
通过走扁带,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结识到更多的朋友,通过互相保护,增强沟通和默契,特别是亲子扁带,对家长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感情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