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知一天读一本书的奥秘--《10倍速影像阅读法》

一起成长的第29

小贱推荐的第4本

《10倍速影像阅读法》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智慧的人谈话。

在2002年,有一个对世界前两名首富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电视采访。主持人向他们两人提了一个问题:请问两位,你们都已经如此的成功了,那么,在你们的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是觉得最遗憾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
比尔·盖茨说: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阅读者。如果我能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多看很多书,相信我会更成功!
沃伦·巴菲特说:我的答案跟盖茨的一样,我在年轻的时候要是能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多看一些书,多掌握一些资讯,我想,世界首富的位置,估计就轮不上他(盖茨)了,哈哈。
“大量的阅读”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之一!甚至有可能是最重要的条件!不少世界名人,都拥有快速阅读的能力: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日理万机之余,平均每天看三本书;肯尼迪总统每天利用吃早点时间阅读八份报纸;法国前总统皮蓬求学时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学业成绩总是第一;发明家爱迪生看一夜的图书,其助手要11天才能读完。日本首富、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治疗肝炎的两年静养期间,阅读了4000多本书,可见其阅读速度多么惊人!
那如何学习快速阅读呢?本周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10倍速镜像阅读法》,这本书是我在司马腾时间管理训练营里收获的第一本书,对于我这种迫切想要阅读,但是一个月都很难读一本书的人简直是救命稻草,今天特别推荐给大家:

作者:保罗.席利[美]

译者:李毓昭

出版:哈尔滨出版社

保罗·席利(Paul R.Scheelel是美国学习策略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影像阅读法的研发者,是神经语言程序及加速学习领域的世界级权威,致力于让学习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课程研究,备受各界人士赞誉,他有着丰富的演讲资历,同时承担多个国家企业或政府的顾问咨询工作。

个人觉得本书所介绍的各种高倍速的阅读法,给我最大的影响是思想观念或者意识心态上的突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方法的很多关键动作都不是阅读,而是心理暗示,比如准备阶段的“橘子集中法”,视为了放空杂念,集中状态;预习阶段的快速翻页是为了消除我们和书的陌生感、我比喻成和书谈恋爱;影响阅读中说到的“悬页、摄像焦点”也是让我们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排除意识受限;复习过程中的“触发词”,也是让我们自己发现书中的兴趣点,让我们处于“信息渴求状态”等等。

最实用的一个方法是通过触发词建立思维导图,通过不同的诉求点带着目的趣阅读,下面是制作的本书思维导图,提前剧透给大家以便阅读理解:

具体书中的内容我就不过多阐述,只简单分享几点打破个人认知的观点:

一、你的阅读速度真的很慢?

也许,你认为,自己不能一年读完100本书,就是“阅读速度太慢”的表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读的是畅销书,字体排列很松散,一巴掌下去都挡不住几个字;或者,你在读最近连载的网络小说,那还不是一天就刷完一本?

而当你读的是教科书或者操作手册,读了几页就得自己去动手操作,一年要读完100本,这还真有点儿难。但是,你说你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这样的话,是有必要提高阅读速度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去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跟别人闲聊,根本没有专心去看,表面上时间很长,其实真正看书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说慢不慢要看你用了多少时间看了多少内容才对。

二、传统教学的读书方法是对的?

相信我们多数人都受到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和摧残,之所以说是洗礼是因为我们确实成长了很多,说是摧残也是因为有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带来我们一生的错误。

比如说,从小我们在学校接受的就是各种斟词酌句的训练,都是在告诉我们阅读就是应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千万不能落下重要信息。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给我最深的印象“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由于考试时间紧迫,内心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但是为了一遍就能理解文中主要思想,在看的时候就更加不敢遗漏任何一个词句,在你放慢了阅读速度的同时,又给表意识增加了新负担,心里总在想:“到底还需要多久才能读完?”。

高效的阅读者,从不会在某个句子上花太多时间,而是快速地找到这本书的重点。当然,诗歌散文、数学物理什么的除外。信心的重要性就在于:所有感性的意念,如果与信心相结合,都将立即转化为与之相等的物质报酬或对等物。信心是成功致富的催化剂。

三、看完等于完全理解?

上一段中就提到,在应试的教育模式下,不论是语文还是英语,亦或是其他各种学科,我们首先要学到的本领就是任何一篇文章或题目,我们一定要争取一遍读完就能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答题完成。

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给我们形成了限制,然而实际上我们的阅读范围和目的要比上学考试那会儿复杂也宽泛的多。

而影像阅读法呢,它完全摒弃了我们原有的阅读方式,它不要求你必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而且要求你阅读的时候不要分心,就专注在阅读这一件事上。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让阅读从意识层面进入潜意识层面的过程,强化视觉与脑部的连接,把文字作为一个整体,由眼到脑进行信息传递。

四、同时看几本书是不专一?

在各种时候我们都会受到做事要专一的教育,当然这个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同时只能做一件事似乎不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工作需求,本书中的主题式阅读正好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想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作者建议我们去搜寻市面上10-15本相关内容的书记,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去选择3-5本不同深浅层次的同时阅读,通过影像阅读法制作思维导图,分析几本书的共同点和不同见解以做到消化提升,转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经典金句

· 影像翻阅要求你以大约每分钟60页的速度进行阅读。也就是说,你要在5分钟之内把一本书的所有内容“摄入脑海”。

· 让眼睛不再聚焦在每个字句上,而是放宽视野,一次观看整个页面,将摄入的视觉信息直接输送到大脑的潜意识领域。

· 在复习这一步中,比较重要的两件事是寻找触发词和向自己提问。

· 通过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和激活这五个步骤,我们会发现手中的书不再是一堆有逻辑的文字信息,而是通过大脑的运作转换成了新的形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

结语

对于阅读的溢美之词成千上万。有人说阅读丰富了知识,有人说阅读美化了生活,有人说阅读拯救了灵魂,而影像阅读法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广阔阅读世界的大门。至于我们是否可以做到活学活用,关键还需要不断地练习总结。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永远知道你的目的,带着目标去阅读学习,不要去做那些和目标没有关系的事情。

读书不能盲目攀比速度。读了多少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多少?在保证读懂的前提下,适当加快速度,这才是我提倡的。

共勉,同行!

(0)

相关推荐

  • 4大阅读心法:快速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意思是要树木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坚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源源不断.必须要疏通它的源头.写作的根.源就是阅读.很多写作者写着写着 ...

  • 快速阅读法,真的有用吗?

    这是 书邦人 的第 35 篇原创文章 两年前,我付费参加了一个读书变现训练营,课程中重点讲了几种快速阅读方法,比如横向 8 字形,横向之字形与苹果阅读法等的,当时发现跟我的阅读习惯南辕北辙,就提前退出 ...

  • 《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风靡日本的“共振阅读法”

    公司有位同事,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高校,2006年某研究所技术交流项目外派人物,在美国研习了一年,后来离职来到公司.当时,总经理兴高采烈地告诉其他技术员工,"终于挖到一个专家级人物&quo ...

  • 美国图书馆带娃这样阅读,真是“读一本,胜10本”啊!

    上周末带逃逃去参加一个活动,因为离家比较远,中间的等待时间又很长,我索性就到附近的图书馆里转悠. 正好遇上图书馆的 Reading Club 在搞读书活动.我凑前一看,咦,不正是上次千妈也给大家分享过 ...

  • 夜读散文|【仲夏之梦】城市,求索探知的梦(原创)

    文/一生所爱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求索探知的梦.它,来自于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它,更来自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于梦的探知,就像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突然间捡到贝壳 ...

  • 读一本书很难吗?

    麻麻,读一本书很难吗? 我不知道.可能要看读书的人吧-- 可是,麻麻,你看: 丑小鸭会变天鹅, 尼尔斯骑着它去了OZ国: 小鹿斑比耍脾气-- 我要去找我的快乐王子: 长袜子皮皮在生气-- 卡尔松又自己 ...

  • 超级文明被发现?天鹅座现不寻常事件,科学家疑似探知外星能量站

    多年来,关于外星文明存在与否的讨论从未停止.由于人类又苦于找不到外星文明确凿存在的有力证据,从而使类似的讨论变得虚无而又令人不甘. 最近,NASA在寻找系外行星的巡天计划中,终于有了意外的收获.科学家 ...

  • 赵熊带你探微秦印匋、秦印与篆刻

    书法馆 公众号 近年所见秦印匋遗存颇多,其中又以戎壹轩藏品与西安一藏家藏品为两大宗,遂引发秦印匋与秦印之间关系的思考.而思考的方向,则多倾向于以篆刻艺术的视觉来审视秦印匋形式,以及其与秦印形式的关系. ...

  • 蒲公英 · 开年说 |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周读一本书

    周黎 蒲公英八期种子 职务:政府部门公务员 爱好:读书.徒步 签名: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王健林去年的一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先挣1个亿"引爆了网络,一时间,"小目标&q ...

  • 老人的错误带娃方式知多少?

    在很多新手宝妈带娃想来,想要娃娃不哭不闹,除了奶睡,还真的有点难,如果家里有老人带娃,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一些老人的错误带娃方式,虽然看似效果很好,实则存在很大隐患,你知道么?哈佛大学证实了老人说的& ...

  • 探知可编程经济

    一些投身区块链技术的朋友和我谈到一个名词--可编程经济,觉得有趣,恰好遇到了一篇文字,不敢私藏. 在大部分时间里,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变革的驱动力和受益者.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何与世界和他人进行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