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仅仅在绿道上套个环,竟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今天要跟你讲的是同济的又一力作——碧道之环。听名字你可能不太理解,就是在碧道的其中一个拐弯处,做出来的节点景观。
项目刚公布的时候,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要前往打卡!好家伙,那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个项目有什么过人之处?
文末附2021绿道碧道规划方案文本合集
网红打卡地——碧道之环
项目位于宝安区茅洲河的一个拐弯处,刚好形成了一片绝佳的开阔湿地。设计团队就在想,这么好的地方,不好好利用实属可惜。接着就开始顺应地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微改造。而这个圆环建筑,也是顺应基地的轮廓,悄然建起来了。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项目以地景式的非建筑化渐渐与周边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高差形成一个悬空露台。一面自然衔接,一面悬挑观景。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考虑到这个程度,其实还不够,还需要植入一些符号性的、有记忆性的东西,那么今天的主角终于来了——圆环。这个环其实是挂在丘丁的环形观景平台,在她旁边,则是一个可容纳2000人的球(展厅)。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整个展馆尽管面积不大,约1500㎡,却糅合了水文教育、市民日常休闲的功能。并且,设计师也在游览者体验上做了一番功夫,形成从入口-前院-旋梯-圆环-展厅-湿地,再到河流这样一个景观序列,并且每一个节点都形成不同的变化。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天空之环”,一条直径30米的悬挑螺旋梯俨然成为其中的吸睛点。从楼梯走到观景平台上,就是一整个360°无遮挡、无障碍、无死角圆形视野,简直绝了。而作为打卡圣地的天空之环,也成为了“看与被看”的重要角色。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项目名称:碧道之环
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碧道之环成功在哪?
那么,再说说这个项目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
1)借势。项目本身真的很好地借助了地形优势,通过高差的处理,形成这么好的一个悬挑台,并且很自然地与周边环境衔接起来,注重了整体统一。
2)功能性强,除了打造场地之外,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些了活动、社交场所,并且打造成公园的形式,让周边居民经常过来锻炼、夜跑、游玩等等。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3)里面有一座水文教育展馆,也是一座记忆的容器。游人可以通过建筑来追溯到该区域以往的记忆,并且还有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互动性极强的亲水场所,瞬间就把本地文化输出得妥妥的。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4)有记忆点,最值得一说的就是这个大圆环,简单而充满了记忆点。基本上每一个来过的人,看到这个圆环,瞬间就记住了。
▲ “碧道之环” ©章鱼见筑
并且通过越来越多的有人前来打卡,一下子成为整个区域的“地标性景点”。
试问这么一个融于自然、又满足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网红属性的景观节点,能不成功吗?
节点景观是绿道的重点关照对象
其实说起来啊,遇到这种绿道碧道的项目,你可得注意了。除了考虑道路、铺装之外,像座椅、照明、垃圾桶、公厕这些基础设施一个都不能少。
▲ 江阴绿道 ©BAU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打造出有趣的节点。这个节点主要是供大家休憩、停留、社交使用,一般来说每隔500米就要设置一个。
▲ 江阴绿道 ©BAU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
而这样的节点,传统的通常会考虑是否可以乘凉啊,有没有休憩的空间等。这些都没毛病,但今天要说的可能是另一个地方:记忆点。
▲ 成都智慧之环
你可以在不同的节点设置不同的主题,让大家从感官上就觉得不一样。同时,还可以增设一些互动装置,增强游人的体验,最后就是要有一些标志性元素,不用太复杂,学学人家一个简洁的大圆环也挺好的。
▲ 成都智慧之环
好嘞,看到这相信你已经对绿道了解得差不多了,最后给你准备了一套最近的《2021精选绿道碧道景观方案文本合集》,里面有多个城市绿道规划,也包含各种各样有趣的景观节点,希望能帮你快速打开思路。
2021精选碧道绿道规划方案文本合集
| 2017-2021年文本 |
贵州黔西城市双修
武汉绿道茶园及万国园规划
惠州市碧道规划(2020-2035)
海宁市绿道规划(2021-2035)
浙江省省级绿道网规划(2021-2035)
获取方式
扫码私信回复
编辑:台长
审核:台长、气象观察员、台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