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yesuo聊历史||先秦中华姓氏、中华文化百花齐放春秋史

郁氏文化
导读
上古先有姓后有氏,姓随母氏随父,百家姓,在先秦春秋时段基本完善定型。没有王子朝奔楚也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华姓氏、中华文化在先秦春秋时段终于开出了绚烂之花,百家姓、诸子百家奠定了华夏民族的万年基业,同为华夏儿女,同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理应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yesuo聊历史||先秦中华姓氏、中华文化百花齐放春秋史

作者||yesuo

一部先秦史浓缩了华夏民族的蕴育发展成型,从秦朝以后的两千多年根据历史周期论何尝不是一次次的复刻翻版,直到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一直在思考何为华夏?最近有了点比较确定的想法,远古华族应该是以东夷族为主体的东方集团,鸟凤崇拜。而夏族则是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西方集团,蛇龙崇拜。两者从黄帝开始进行大融合,后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分不开了,始称华夏。当然从文化层面理解,唐代孔颖达“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个还是比较贴切的。

上古八大姓:姜、姬、姞(ji)、妘(yun)、妫(gui)、姚、姒、嬴,另一说以妊代姞。除此之外还有三个著名古姓,一个风、一个子、一个芈。我们以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为:风、妊、姜、姬、、妘、芈、妫、姚、姒、子、嬴。

上古先有姓后有氏,姓随母氏随父,到后来春秋战国的时候基本上姓氏合并,成为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姓。

关于风姓、妊姓,来自伏羲氏,风姓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姓,这个姓后来衍生出任、包、鲍、程、粟、章、毕、汪、佟等姓,而妊姓一般认为就是任姓。

关于姜姓,来自炎帝,这个姓后来衍生出朱、吕、齐、许、谢、纪、卢、淳于、东郭、岳、邱、方、高、洪、崔、沙等姓。西周姜子牙姜姓吕氏叫吕尚,封齐国。

关于姬姓,来自黄帝、周朝国姓,这个姓后来衍生出尹、祁、陶、唐、荀、张、周、郑、鲁、曹、颜、薛、魏、毛、蔡、习、刘、史、晁、于、卫、常、郭、卞、冯、蒋、杨、段、臧、邢、茅、龚、施、侯、倪、潘、金、戚、俞、余、柳、岑、贺、邵、庞、贾、林、樊、霍、万、莫、管、荣等姓。而姬姓保留至今的如前外交部长姬鹏飞本名祁放勋,封于陶、唐,所以祁、陶、唐三姓始祖都可追溯到尧。据说百分之七八十的姓都来源于姬姓这一支。

关于姞姓,来自黄帝之子十二姓之一,这一支后来衍生出吉、羊等姓。

关于妘姓、芈姓,均为祝融八姓之一。火神祝融,五帝颛顼后代重黎、吴回这一脉世代为火官,称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之子彭祖。南方楚地鼻祖就是祝融,这一支后来衍生出董、祝、屈、彭、钱、韦、陆、伍、左、钟、卓、楚、苏、顾、温、罗、上官、叶、苗等姓。彭祖本名钱铿,封于彭城,其后代助夏朝仲康寒浞,封豕(shi)韦,所以彭、钱、韦三姓始祖都可追溯到彭祖。

关于妫姓、姚姓,来自,这一支后来衍生出(出自舜之子商均的虞国)、(出自妫姓)、胡、田、邹、车等姓。舜本名姚重华,是姚姓始祖。

西周春秋之时,在山东、河南这一块有齐、鲁、宋、陈几个封国,其中宋是商朝后裔之国、陈为舜的后裔之国。陈国首位国君叫陈胡公妫满,所以他就成了陈、胡两姓的始祖。陈国灭亡后,陈胡公后裔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没想到其后代田和“田氏代齐”居然夺了齐国的天下。

关于姒姓,来自,夏朝国姓。这个姓后来衍生出夏、曾、廖、欧阳、窦、谭、辛、计、司空等姓。

关于子姓,商朝国姓。这个姓后来衍生出殷、邓、丁、汤、瞿、萧、肖、林、郝、宋、仇、薄等姓。

关于嬴姓,秦朝国姓。这个姓后来衍生出秦、赵、廉、徐、江、黄、梁、马、葛、李、缪、费、郎、谷、白、裴等姓。

另外,孙、王、吴、杜、沈、石、傅等大姓源头较多,基本上与上古几大姓均有渊源。

东周春秋时,赵魏韩三家分晋,姓即来自韩国。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姓主流源自韩,另外晋国六卿中还有个范氏,范武子即为姓的得姓始祖。

东周春秋时,鲁国鲁桓公有4子,嫡长子鲁庄公继位,嫡次子季友、庶长子庆父(庶子之长称孟,故又称孟氏)、庶次子叔牙三家掌权,称鲁国“三桓”。这里姓的主流就源于此。

东周春秋时,宋国宋戴公死后,其子就以谥号为姓,其后代又衍生出武、庄、乐、华、花、向、牛、司马、司徒、皇甫等诸姓。据《姓氏考略》和《资治通鉴音注》所载,宋戴公叫武庄(百度百科称宋白),所以庄姓源于宋戴公,而武姓则来自宋戴公之子宋武公

庄姓的另外一支源自芈姓楚庄王的后代,这一支有著名的庄子。这支东汉时庄忌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成为姓一支的始祖。

宋戴公一脉可谓姓氏的多产源,其孙华督因封于华地而成华姓始祖之一,而这个华督就是害死孔子先祖孔父嘉之人,而孔父嘉则是姓始祖之一。孔父嘉后代中有一支是姓始祖。戴公之后宋桓公之子向带为向姓始祖之一。华氏向氏其后掌控了宋国。

宋元公的时候终于发生了“华向之乱”,华氏一族发动叛乱的是右师华亥,元公用大司马华费遂平叛,华费遂小儿子华登是华亥死党,逃亡吴国。与华登一起奔吴的还有下大夫郁伯,郁伯后在吴有封地,成为姓始祖之一。

郁氏《鲁国谱源》将孔子弟子有若奉为一世祖,追郁贡为始祖,有子生于周敬王12年即公元前508年(有说518年),而华向之乱自公元前522年开始,公元前520年结束,显然郁伯比有子要大,比郁贡要小。

公元前52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景王死了,他所宠爱的庶长子王子朝(姬朝)没能继位,后在尹氏的扶持下赶走继位的周悼王,占据都城洛邑自立为王,同年10月周悼王惊吓而死,晋国扶持周敬王继位,史家以公元前519年为周敬王元年。

公元前520年,周朝一年出了4个王,本也算不得特别大的事情,可其后公元前516年王子朝携周朝典籍奔楚,这个影响就大了,可以说对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子朝奔楚使得管理图书典籍的老子受到影响,其后他骑驴西出留下5000字的《道德经》后不知所终。

种种迹象显示,王子朝虽奔楚但没有投靠楚王室,而是隐居在河南南阳一带,直至公元前503年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杀,而这一大批宝贵典籍也不知所终。但奇怪的是,其后的东周战国时期,道儒法墨阴阳纵横名兵等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也带来了二百多年的战国乱世。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批典籍流落民间被高手所习。

上古经典典籍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历来被称为帝王之学,习之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王室单传,别说普通老百姓,皇亲贵族都不得一见,如今可好,天下人都可习而用之,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皇帝了么?

虽然王子朝之乱造成了上古典籍的流失、上古文化的混乱,但没有王子朝奔楚也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那些典籍可能一直深锁王宫。关于这批典籍流落民间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论语》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50岁才看到《易经》,为读易韦编三绝。孔子50岁为公元前501年,恰在王子朝被刺稍后,显然这里有着某种关联。《易经》被称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孔子儒家5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除了春秋,其余均为上古典籍整理,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就来自王子朝带出来的那批典籍。其后鬼谷子也拿到了部分典籍,教了一批高徒。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邹衍其理论学说定然也是有所参考。

东周战国之所以精彩纷呈,正因为有那些上古典籍作指导,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不然单凭武力打打杀杀就只有血腥味而没有韵味了,其后屈原著《天问》,汉初张良遇黄石老人,南阳诸葛庐,这些难道与这批上古散失的典籍没有关系吗?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还有韩非晁错(晁姓即王子朝后代)等活动范围都在南阳附近,难道是偶然的吗?

中华姓氏、中华文化在先秦春秋时段终于开出了绚烂之花,百家姓、诸子百家奠定了华夏民族的万年基业,同为华夏儿女,同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理应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作者简介

yesuo:本名郁松,海门市作家协会会员

非权威资深历史研读者、非专业资深音乐爱好者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