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立冬之后,天气变冷,到了小雪时节,天气就更冷了。四川有这样一句和小雪气节相关的民谚:“小雪大雪,烧锅不歇”,意思是从小雪大雪时节开始,天气就越来越冷,需要不停的烧火才能觉得比较暖和。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20个节气,小雪这天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的方向。从天气变化上看,小雪反应的是下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小佛觉得对于北方而言更恰当一些,毕竟在成都平原的我们还是比较难看见下雪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可见小雪是表示降水形式由雨变雪了,但此时下雪量不大,所以称之为小雪。今年,冷空气已经在小雪之前抵达我国大部分地区,北方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下雪。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分为三候共计15日,用三候来描述节气后大地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小雪也有三候: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闭塞而成冬,母后淫佚。用现在的话意译就是,由于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与地之间不能交通,从而导致阴阳不交,让万物失去生机,天气也因此转入严寒的冬天。
冬天这么冷,农民们也就很少出门干活,带在家中准备过冬的物件,比较常见的就是置办衣物、准备暖手暖脚的器具、准备腌菜腊味、酿酒等等。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冬天寒冷,进补的大好时机,与大地一起调养生息。要补更要暖,古人们在温暖身体这方面创意挺多,有暖手香囊(用金属制成三层球形香囊,中间可以用来焚香)、铜手炉(和香囊类似,中间也放炭火)、暖阁(指在大房间内隔出一个小间放炉取暖,不少电视剧中都有出现过)以及流传至今的“汤婆子”。
小佛几年前都还在见外婆用过“汤婆子”。根据记载,“汤婆子”又叫“锡夫人”、“汤捂子”、“汤媪”、“脚婆”、“锡奴”,在宋朝时已经是民间百姓在冬天比较常用的取暖器具,多是用铜、锡、陶瓷等材质做成扁扁的圆壶,在其中灌入沸水,同时为了防止烫伤常在外面包一个布袋,睡觉时放“汤婆子”入被窝里,用来暖脚那是绝佳的,其实和现在的热水袋差不多。宋朝大书法家、大文学家黄庭坚曾盛赞“汤婆子”说有了它冬天可以一觉睡到天明:“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元末明初文学家瞿佑在《汤婆》一诗中说,有了汤婆子,晚上的日子特别美妙:“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一个暖脚的“汤婆子”,文学家们都能写出这样的好句子,那对于“小雪”自然是佳句更多。如: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不过小佛最喜欢的当属邵雍的《和商守雪霁登楼》中的两句“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意境之美让人难以忘记。
参考资料:张明,《冬节藏物—冬季节气与造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