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敦煌壁画飞天

一 : 关于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由于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从艺术形象上说,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敦煌飞天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不长翅磅、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壁画飞天现已向游客对外开放,对这段历史、这段文化,以及这种壁画艺术和深藏其中的宗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参观,亲自感受敦煌飞天带来的视觉和心灵双重震撼。

二 : 飞天--观敦煌壁画

虚步涉太清;

凤首饰箜篌。

长臂擎宝钗;

清气舞彩带。

黄云影珠冠;

福音洒人间。

行天在极乐;

赤心向佛陀。

三 : 观敦煌壁画飞天畅想

敦煌有壁画

石窟留遗篇

花飞绸舞

空灵飞天

丝路花雨

琵琶反弹

乐细无声

舞轻步慢

是谁在翩翩舞?

在大漠石壁飞了几千年?

揭开时空尘封的隔断

阵阵熏风拂面

小桥流水

杏花春雨

水巷蓬船

花伞锦扇

歌舞评弹

花腔婉转

小桨剜波澜

新月初照

渔舟唱晚

烟雨江南

歌声拨动心弦

琵琶诉说缠绵

谁人突发灵感?

鬼斧神功

把千年飞天梦留给了人间

四 : 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一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在少儿时代,常见的敦煌牌香烟壳上优美的飞天图案,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只知道是古代女神挽着飘带飞舞在天空,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记忆里,可见敦煌飞天的鲜活的艺术魅力。

今天,敦煌飞天的形象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了。据说,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有4500余身。飞天是由古印度神话与婆罗门教中的乾闼婆(天歌神)和紧那罗(天乐神)演变而来。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夫妻,后来被佛教所吸收。随着佛教理论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古印度佛教中的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中国佛教的眉目清秀、体态优美的天人飞仙了。

飞天的艺术形象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的结果,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它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最独特的艺术创作之一。

近日,整理一下明信片,发现有不少敦煌壁画和石窟明信片中的飞天图案。遂将它们粗略编排,以和朋友们共享。

1、莫高窟北凉时期第275窟的飞天画在尸毗王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其造型形式为西域式飞天,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珰,头束圆髻,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十分相似,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

敦煌莫高窟壁画-尸毗王本生上部的飞天(275窟-北凉)(196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2、北魏的飞天形象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头束圆髻。身体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起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如莫高窟北魏第260窟的飞天。

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260窟-北魏)(20世纪80年代北京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敦煌莫高窟壁画—尸毗王本生上部的飞天(254窟-北魏)(2000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3、西魏至北周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中原式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5窟南壁上层的十二身伎乐飞天。

敦煌莫高窟壁画—弹奏箜篌的伎乐飞天(285窟—西魏)(20世纪80年代北京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敦煌莫高窟壁画—伎乐飞天(285窟-西魏)(201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249窟-西魏)(201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敦煌莫高窟壁画—西王母画上的飞天(249窟-西魏)(196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此壁画融入了汉魏以来中国传统的神仙思想和表现技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充分显示了佛教和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的特色。

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290窟-北周)(196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飞天的面部晕染出现了白鼻、白嘴、白下巴、还有白吉祥痣的新画法,用红、黑、白三色画出裙及天衣,表现出一派浓郁的西域风格。

敦煌莫高窟壁画—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景象,最下层为飞天。(296窟-北周)(2003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出

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296窟-北周)(201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0)

相关推荐

  • 飞天:如何从壁画配角成为万众所爱?

    如果说,敦煌莫高窟最出色的IP是"九色鹿", 那么,它最为著名的艺术形象便是"飞天". 我还没去莫高窟之前对于那里的想象,便是幽暗的封闭空间,但会有光从头顶照射 ...

  • 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文化渊源与历史演变

    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明的碰撞下,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从其艺术风貌上来看有着深刻意义.以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为研究,对我国古代历史.社会环境以及宗教因素进行深入剖析阐释并从 ...

  • 敦煌探秘:“黑眼圈”飞天的由来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飞天是佛家文化中最为优美灵动的神明形象.她们凌空翩翩起舞,演绎梵音仙乐,在彩云香花之中,留下曼妙的身影.飞天的美,就如李白咏赞仙女的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 ...

  • 敦煌壁画 飞天 高清白描 !喜欢的收藏关...

    敦煌壁画 飞天 高清白描 !喜欢的收藏关...

  • 敦煌壁画飞天:北魏

    飛天是佛教造型藝術,它從印度經過西域傳到中國內地,經過了一 千多年的衍變和發展,日漸完美,形成了中國化的造型.由於它的題 材.表現方式具有很高的藝術情趣,所以世代相傳,亙古不滅,為人們 所喜愛,以至超 ...

  • 敦煌壁画飞天,仙女集体下凡

    如今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文化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断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此. <国风美少年>一经播出,便引发网友热议,"少年因国风而美,国风因少年而 ...

  • 动态版敦煌壁画·飞天——梦回敦煌

    动态版敦煌壁画·飞天--梦回敦煌视频来源:石土沙尘

  • 画家王峰敦煌壁画飞天系列临摹精品

    [画家王峰]:令人惊艳的敦煌壁画艺术(王峰壁画临摹精品)[第二期飞天系列] 敦煌市敦煌美术院  1986年 毕业于江南大学美术系.同年进入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工作.2001年 创办<敦煌美术研究所& ...

  • 敦煌壁画飞天仙女白描

    敦煌壁画飞天仙女白描

  • 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

    ▲敦煌北凉壁画飞天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洛阳伽蓝记>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 ...

  • 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

    ▲敦煌北凉壁画飞天 "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洛阳伽蓝记>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 ...

  • 敦煌李玉飞天壁画临摹作品

    敦煌莫高窟壁画 唐代 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