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阳明经用药浅解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0)

相关推荐

  • 收藏,张仲景三味药的47个方,都治啥?

    '我要良方'认真整理了张仲景三味药组成的47个方剂,它们至今应用的范围仍然很广泛,最突出的是性价比极高.选药精当,个个经典. 文章长了些,值得收藏回味. 张仲景三味药的方剂 1,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 ...

  •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少阳经用药浅解

    少阳经在人体的两侧,从疾病的传变来说,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从病位来讲,少阳属半表半里之间,表现的病机特点就是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身体素质好的,邪气重,正邪相争太多直接入阳明化热,形成大热大 ...

  •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太阳经用药浅解

    <伤寒论>用六经辨证,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正常叫六气,病变叫六淫.同气相求,同气相感. 看一个苹果,你说这个是吃的,是甜的,他说苹果是圆形的,小孩说苹果是红色的,她说苹果是爱.说的 ...

  • 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真正的实质内容

    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真正的实质内容 原创: 胡希恕经方医学 建设经方医学理论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按语] 陶有强:作者田德华先生,是一位来自山西大同水利系统的退休人员,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前辈 ...

  • 中医蔡长福讲解伤寒论---独辨阳明经表证葛根汤

    摘自仲师之徒蔡长福的新浪博客.  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整理,奉献给各位.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后 ...

  • 中医蔡长福讲解伤寒论——独辨阳明经表证葛根汤

    摘自仲师之徒蔡长福的新浪博客.编辑/于立国 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整理,奉献给各位.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 ...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失

    ​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尚存阙疑一线,观其篇首之辞,谓痉湿暍虽同为太阳经病,以为宜应另论者,其一征也,观其篇中,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旨难得,故重集可与不可方治者,其一征也,观其篇 ...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叔和编次之失

    ​ 尝观王叔和汇集扁鹊.仲景.华元化先哲脉法为一书,名曰脉经,其于仲景伤寒论,尤加探讨,宜乎显微毕贯,曲畅创法制方之本旨,以启后人之信从可也,乃于汇脉之中,间一汇证,不该不贯,犹曰汇书之常也,至于编述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阳明经症辨治(8)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 胃下方的甜肉,中医叫做「膵肉」,就是西医的胰脏,中医的观念认为胰脏是「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在「 ...

  • 《伤寒论》之阳明经症辨治(上)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 胃下方的甜肉,中医叫做「膵肉」,就是西医的胰脏,中医的观念认为胰脏是「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