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熟悉的潮州东门楼(广济楼)和湘子桥(广济桥)
我所熟悉的潮州东门楼(广济楼和湘子桥(广济桥)
潮州古城是我的出生地,我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我父母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出生在东门楼(广济楼,我们当地人都称她为东门楼)下面东门路与东门楼交界的一座二层骑楼的楼上,那是当年潮州商业局的宿舍。五六岁时搬到大街(牌坊街)的官诰巷居住。我的童年,青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我的幼儿园以及中小学也是在中山路小学和红旗中学(潮州金山中学)就读的。高中毕业后还在第三办事处(也是这一片小区)待业和工作了三年,之后才上山下乡到万峰山林场。再之后离开潮州上大学,工作至今户口迁出已经四十五年了。每年都有回去探亲 ,退休后回去的次数多了一些,对家乡的一切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无法忘怀。
潮州不是我父母的家乡,我爸爸是潮阳人,妈妈是汕头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解放后就调到潮州工作,一直到离休。但我们几姐妹都是在潮州出生长大的,哥哥姐姐至今还是在潮州生活,只有我和大哥离开潮州,尤其是我已经离开多年。潮州对我而言就是我的故乡,是我热爱的地方。
小时候的生活圈子就在大街(牌坊街)和东门楼(广济楼)和红旗中学(金山中学)的这一座不高的,但却具有一系列传奇故事的小山。我的亲朋好友也都在这一带。所以应该说对这里我还算比较熟悉的。
记得中学时代写过一篇记述文,写的就是湘子桥(广济桥)。还记得当年去县图书馆(东门楼就是当年县图书馆所在地)查阅了一些有关湘子桥的故事,记得里面有一段关于湘子桥的来历是这样的:湘子桥桥墩是建筑在一片巨大的石龙之上的,石龙就是连接笔架山和东门楼之间的水下地基 ,所以桥墩非常稳固。湘子桥的名字有两个来历。其一是说:湘子桥是当年八仙过海中的神仙韩湘子飞越这里,感叹这里的人间美景 ,于是挥手划下一道彩虹,于是就有了这座桥,后人为了感谢神仙就叫它“湘子桥”。另外一个传说是:唐代诗人韩愈被贬来到潮州,看到潮州人既聪明好学又非常勤奋,于是就兴师办学。开办了韩山师范,同时修建了这座桥。人们为了纪念韩愈就将此桥命名为“湘子桥”,比喻为神仙韩湘子。不管以前看过的对不对,反正当时就是这样传说的。我的“记述文”也是大概这样写的,记得中学语文老师还给予很高分,评价不错。湘子桥原来就有十八梭船二十四州,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韩江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州,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生牛一只溜”。说的就是湘子桥的桥面是由二十四座亭台楼阁组成的,每座亭台楼阁的造型都不一样,中间部分由十八梭船并列作为浮桥,船与船之间用老山藤捆绑在一起,中间可以打开让运输船经过。在十八梭船的两端各有一头生铁铸就的牛,牛的脖子就是山藤的固定一端。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生牛跑到客家地区去了。据分析说是牛掉水里了,由于重量大,水流把前面的沙子淘空,牛往前倒,这样一步一步,日复一日铁牛就逆流而上跑到韩江上游。而掉下牛那一端的山藤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鬼子拿走了。
可惜1958年为了改善交通,硬生生的把整座古桥拆掉建成钢筋水泥桥,成为韩江潮州段唯一的交通要道。所以我小时候的湘子桥其实一直都是钢筋水泥桥,没什么特色的。写记述文也只是根据资料记载而写的。
那些年的东门楼(广济楼)也是破破烂烂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县图书馆藏书所在地。因为我妈妈在县总工会工作,而总工会跟图书馆在一起,所以我就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图书馆。记得文革时期图书馆是被封条封住的,我常常偷偷爬窗进去偷书看,看完又偷偷爬窗放回去,继续再偷。
城墙也是破破烂烂的,无论城墙上面还是城墙内外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和临时搭建的木棚屋。记得小时候的“城墙”其实根本没有城墙的样子,只是石头和土堆成的堤坝。每逢汛期都要加固加高堤坝。那时候我们还很小,但经常要从家里带着“簸箕”去“筑堤”,说是“劳动课”,至于“筑堤”的效果或者说效率如何?我真的不知道,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改革开放初期城墙外面更是搭满了临时木棚或竹棚,很多人在里面做小生意。我表弟就是最早在木棚里面卖咸菜的。
也许这一切在那个年代都是一样的,上了年纪的人应该都懂的。
重修东门楼和湘子桥应该是二十几年前吧。经过一系列的维修和打造,现在应该比几百年前建桥建楼之初还要漂亮。
顺便说一下牌坊街,其实牌坊街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拆掉了。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牌坊。记得拆剩的一些在文革初期也继续拆,包括开元寺的所有佛像都在文革时期拆的彻彻底底。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参加过拆开元寺(破四旧),记得当时我们班负责入门的四大金刚。我砸了一下入门右侧的第一座金刚(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一根小手指,铁锤砸下去的一刹那整个人都很不舒服,于是我就走开假装去做别的事 ,但至今五十多年了还记忆犹新。开元寺的复原应该在改革开放后不久,但牌坊街的恢复就是这十年的事吧。
现在无论湘子桥还是东门楼,开元寺还是牌坊街都恢复得很漂亮。除了东门楼(广济楼)之外,城墙上面的其他三座楼阁也重新修建,它们的排列分别是:下水门,广济门,上水门,竹木门,门的上面就是相应的楼阁,现在都修缮得很漂亮。晚上湘子桥还有灯光秀,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韩江水面倒影着湘子桥和对岸的笔架山,有种海市蜃楼的感觉 。灯光下的湘子桥亭台楼阁分外妖娆,对岸的笔架山也被灯光染得五颜六色,站在岸边凝视或真或假,如梦似幻,有如看童话世界或者古装电视据。东门楼也装饰着红色调和红灯笼,灯光下更是红红火火,一派兴旺发达。现在牌坊街两旁的二层骑楼也基本恢复,所有的门店都经营着潮州特产和百年老店的食品。还有著名的潮剧团和潮州刺绣,潮州木雕等等地方特色的产品。我小时候潮州刺绣绣得特别好。大学毕业后本来在附属医院当耳鼻喉科医生 ,偶然一次眼科主任看到我绣给儿子的枕头套绣得很精致 ,就特意跟医院申请调我到眼科当眼科医生。潮州古城经过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高速发展,现在大部分该恢复的“古建筑”都恢复了,旅游人数也大大增加。但“表面文章”做得确实不错,“里面文章”就一般般了。其实潮州人的收入在广东省来说还是比较低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如珠三角。据说目前潮州的GDP和人均收入还是在全省最低行列。目前即便是牌坊街稍微里面一点的民国时期的建筑物都还是没有维修,大部分还是破破烂烂的。
无论如何 潮州有今天的面貌真的应该感谢邓小平同志,没有他老人家引导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辉煌的中国,更不可能有重见天日的潮州古城。
查了一下资料:
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列潮州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为名城标志之一。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 这次修复恢复了明代风貌,为三层四檐木石结构,青瓦屋顶的宫殿式建筑。然而,原明代广济楼已不复存在,仅剩一些零构件,设计者只好依据清代潮州古城图的广济楼外观以及清代画家笔下的广济楼风貌,参考潮州城内遗留的明代建筑形式,再行设计,采取“落架重修”方式,即把老楼遗存的老构件按原位安上,充分体现“修旧如旧”原则。在城楼的梁柱装饰细节上,设计者主要考虑潮州传统工艺技术,同时也参考北京、西安等地古建筑中的民族特色,重塑具有中式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物建筑。新修复的广济楼比民国修复的原楼高出6米,宽度也有所增加。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潮汕地区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 :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该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
牌坊街: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据《潮州市志》(1995年版)记载。潮州的牌坊建筑有木结构,有石结构,造型不同旌表也不同。潮州历代所建的牌坊,起初的牌坊多用木结构建造,到了明代以后则改成石结构。至清末,潮州府(古海阳县)共有各式石牌坊150座之多,其中潮州城区103座,仅主街太平路(太平路就是牌坊街,我们当地人称大街)就有40多座:分布在各地乡镇47座。这些石牌坊结构各异,所纪念的都是潮州府的知名人士。这些重建的牌坊太多,说实在记不住它们的名字,只知道都是历代历朝官府因各种原因所赐。我不是研究历史,大概了解也罢。
无论如何,我衷心的期望我的故乡潮州古城越来越好,潮州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