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十法与专方

小编导读

脾为后天之本,与气血、寒热、痰湿等密切相关。通过调理脾脏之功能,充分发挥其主生气生血、主统血、主运化、主四肢肌肉,又与津液代谢相关等功能的治脾诸法,统称为“理脾法”,是临床常用治法。理脾主要有十法,这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

“理脾法”含义有三:一为治理、调节脾脏,恢复脾脏生理功能,如健脾化湿、运脾通络、醒脾开胃等;二为管理全身气血阴阳,如健脾摄血、健脾固精、健脾升阳等;三为辨别虚实寒热,改善脾之功能,如健脾温阳等。理脾法可以总结为“理脾法以理气为核心,理脾之功能,理气血阴阳之虚实,理脏腑之寒热”,既包括调理脾脏之功能,也包括通过调理脾脏功能从而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根据临床实践,我们将治脾诸法归纳为理脾十法,包括补脾气、温脾阳、滋脾阴、升脾气、化脾湿、消脾积、醒脾困、运脾滞、泻脾热、固涩法。

1
补脾气

补脾气即健脾益气,用于体虚乏力、病后体弱、劳倦伤气、饮食伤脾等,以四君子汤为代表,可选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山药、党参、太子参等。脾虚气弱,气机易郁滞于中,故可加陈皮、砂仁等行气导滞,有助于脾气恢复,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滋脾阴

滋脾阴即滋润脾阴。“脾阴”之说素有争议,脾有气、有阴,而临床中脾阴不足的症状多与胃阴虚类似,表现为口渴思饮、胃脘灼热等,以益胃汤、麦门冬汤等为代表,可选用玉竹、黄精、石斛、葛根、麦冬、沙参、天花粉等。脾为至阴之脏,其不足者可表现为阴不敛阳,出现失眠、口疮、失眠、健忘等症,以酸枣仁汤、百合知母汤为代表方,缪希雍提倡“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可选用石斛、玉竹、麦冬、沙参、百合、白芍等

3
温脾阳

温脾阳即健脾温阳散寒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见脘腹疼痛、泄泻、肢凉、纳差等症者,以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为代表方。理中汤强于温中散寒,黄芪建中汤强于和中止痛,吴茱萸汤强于和胃散寒止呕。药物可选用桂枝、干姜、附子、吴茱萸、白豆蔻、肉豆蔻、补骨脂、荜茇、高良姜、川椒、丁香等。阳虚出血者,忌用大辛大热之品动血,亦不可予大寒之品凝血,当温脾止血,选用黄土汤健脾温阳摄血。

4
升脾气

升脾气即补中益气,升举阳气之意。用于阳气不升之内脏下垂,阳气被遏之发热、乏力,也可用于清阳不升之头晕目眩、下肢水肿,久痢之气脱者,内痈、外痈之脱毒期。以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为代表方剂,可选用升麻、柴胡、葛根、黄芪等。升脾气又有补脾以降逆胃气之意,以旋覆代赭汤为代表方,升脾气,和胃降逆。

5
醒脾困

醒脾困即芳香醒脾法。脾脏劳倦,无力运化,功能减弱,表现为乏力、肢体困倦。因其不同于脾虚证,故称为“脾劳”,以芳香醒脾,鼓舞脾脏以“醒阳”,增强脾脏的益气行气化湿之功。可选用枳壳、陈皮、砂仁、香橼等药。

6
运脾滞

运脾滞即运脾导滞。滞有气郁、气滞、湿蕴、食积之分。气郁于内,表现为情志不遂、胀满胀痛等,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选用柴胡、枳实、白芍、佛手、香橼等药物疏肝行气。气滞即气机壅滞于中焦,表现为胃肠气滞、脘腹胀满、呃逆、嗳气等症,以枳术丸、枳实消痞丸为代表方,选用枳实、白术、莱菔子、厚朴、枳壳、陈皮、大腹皮、化橘红等药物,疏散胃肠气滞。湿蕴指气机郁滞,内生痰湿,又阻滞气机,可予二陈汤、温胆汤,选用陈皮、半夏、胆南星、石菖蒲、浙贝母、瓜蒌等药物,祛湿化痰以调畅气机。食积指饮食不节,以保和丸为代表方,选用连翘、焦神曲、生山楂、鸡内金等药物消食化积。郁久化热,气郁而变生火热,湿蕴变生湿热、痰热,食积化热,可配合使用清肝热、清痰热、化湿热等治法。运脾滞之法关键在于行气、通腑,使有形实邪从肠腑排出,促进气机运行,故可加通腑药物。

7
消脾积

此处脾积指脾虚寒积、瘀血内积证。寒积证多见于脾肾阳虚病证,表现为腹痛便秘、喜温喜按、手足寒厥等,以大建中汤、温脾汤为代表方,选用附子、花椒、干姜、党参、白术、厚朴、大黄、甘草等药物。瘀血内积指脾络瘀滞证,久病入络,临床见病久腹痛、便秘、舌暗红等,可加丹参、檀香、三七、郁金等药物。

8
化脾湿

化脾湿指运化中焦水湿,广义者包括运化湿、水、痰三种代谢产物。脾气虚弱,水谷精微不能转化成气血,内蕴中焦而化生痰湿,阻滞气机,困脾碍胃,表现为困怠乏力、泄泻、舌淡苔厚腻等,以平胃散、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为代表方,可选用苍术、薏苡仁、白扁豆、半夏、佩兰、泽兰、茯苓、白术、六一散、竹叶、木瓜。水液代谢失常而出现水肿者,以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可以茯苓、猪苓、薏苡仁、苍术、桂枝等为主药。痰湿内蕴者,以石菖蒲、浙贝母、竹茹等为主药。化脾湿法与运脾滞法有相同点,又有区别。运脾滞以行气为主,通过行气以消湿、痰、食之内积;化脾湿法以祛湿为主,通过调节水液代谢以化湿、痰、水等实邪。诸多药物既能化湿,又能行气导滞,如草豆蔻、半夏、陈皮等。

9
泻脾热

脾热指脾气虚弱而生的“阴火”,我们称为“脾之阴火”,故泻脾热指益气健脾消阴火。临床可见口疮、乏力,伴低热、消瘦等内热之象,又有脾虚气弱的基础。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失阴血滋养,肾精失养,则心阴、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此相火便是“阴火”。脾气虚弱,升清降浊失司,阳气不得宣发,郁而内耗营血,形成内热,故脾气虚弱是形成“阴火”的根本原因。治疗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苦寒以泻其火”,“升阳气,降阴火”,以升阳散火汤为代表方。又有清脾热以安胎者,多用黄芩、白芍等,可加用益气固摄之品,如黄芪、炙甘草等。

10
固涩法

固涩法指固涩人体气、血、精、津等的治法。脾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主固涩,气虚固涩无力而出现汗证、血证、滑精、尿频、大便失禁、白带多等,可予归脾汤益气养血止血、玉屏风散益气健脾止汗、桑螵蛸散固精、缩泉丸益气缩泉止遗、完带汤健脾渗湿止带、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止泻。

小结

临床运用理脾诸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临床中理脾诸法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运用时可单用某一治法,也可兼而用之以增效。如补脾气与醒脾困合用,增强脾脏运化功能;补脾气与泻脾热合用以消阴火;补脾气与化脾湿合用,增强健脾化湿之功。

②调节脾脏功能,当考虑脾脏与他脏关系。如脾胃相关,同居中焦,主气机升降,临床应健脾和胃同用;肝脾相关,治疗时可调肝理脾;脾肾相关,健脾温肾以增强温阳之功。

③他脏之病,可从脾论治,各脏腑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划分。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肝病治脾的重要性。

④通过调畅气机而治脾,如辛开苦降调畅气机,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剂。

⑤一味中药兼多种功效,临床切不可以健脾一概而论,当区别其各自特点。如苍术性温,辛香健脾,苦温燥湿,又可祛风散寒,长于燥湿健脾;薏苡仁性偏凉,健脾渗湿强于通利水湿;木香性温,辛散温行,长于行气。

(0)

相关推荐

  • 医生指出白术、茯苓可补脾虚之证,但为什么很多人吃了却适得其反

    中医认为,脾脏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共为"仓廪之官",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一旦脾胃变得虚弱,则可能导致身体上不升清,下 ...

  • 【参苓白术散合益气聪明汤: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具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气津两伤,气短口渴,内热消渴. 医案: 患者是位30岁 ...

  • 脾气虚有痰湿?六君子汤来加减

    先来说说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人参大补五脏气,生津安神:白术苦甘温,燥脾祛湿,可让脾气健旺:茯苓甘平,温和地将脾是湿气往下推动: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可补气健脾 而加上二陈汤下行气的 ...

  • 小小参苓白术散,调理12种疾病,祛湿超安全,便宜又有效,你会用吗?

    夏天过到这个时候,大家冷饮吃不少了,全国基本都进入汛期了,不论是内湿还是外湿开始双面"夹击".这个阶段也是大家最想祛湿的时候,肚子里堆了不少湿邪,身体就开始有不同体现,身体发沉,这 ...

  • 张声生之健脾十法与专方

    张声生之健脾十法与专方

  • 【歌诀】《治肝三十法》“效方歌诀”(值得收藏)

    导读:清·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全书不过几百字而已,却对中医肝病理论影响深远.程门雪先生为之编纂了歌诀,刘保和稍作修改,今编者将原文和修改过的歌诀对照 ...

  • 菇十眉专病专方

    茹十眉(1908-1989年)原本读艺术大学文科,遐余攻读中医,曾经问业于秦伯未,就读于厚生医学专科,辗转多个中医学校教学.1956年调入上海中医学院,历任内科学教师,后在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临床带教.1 ...

  • 《治肝三十法》“效方歌诀”(值得收藏)

    导读:清·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全书不过几百字而已,却对中医肝病理论影响深远.程门雪先生为之编纂了歌诀,刘保和稍作修改,今编者将原文和修改过的歌诀对照 ...

  • 《治肝三十法》“效方歌诀”

    导读:清·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全书不过几百字而已,却对中医肝病理论影响深远.程门雪先生为之编纂了歌诀,刘保和稍作修改,今编者将原文和修改过的歌诀对照 ...

  • 【中医】《治肝三十法》“效方歌诀”(值得收藏)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导读:清·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全书 ...

  • 三十几年的临床验方专方供同仁参考

    生地20克,玄参10克,白芍10克,地骨皮15克,阿胶(化冲)6克,焦艾1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益母草15克,乌贼骨30克.茜草根(炒炭)6克.延胡索6克,蒲黄10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 ...

  • 退休老中医三十几年的临床验方专方供同仁参考

    生地20克,玄参10克,白芍10克,地骨皮15克,阿胶(化冲)6克,焦艾1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益母草15克,乌贼骨30克.茜草根(炒炭)6克.延胡索6克,蒲黄10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 ...

  • 名医名方董德懋调理脾胃十法(十)

    调理脾胃十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董氏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 ...